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园文化 >> 青春郑好 >> 正文

【校园之星】逐光探索路,奋进向未来——记2024年度学习之星姜蕴涵

日期:2025年03月16日 16:20   点击量:   发布人:    资料来源:

在人生的新征程上,迷茫与踌躇常如薄雾,遮蔽前行的方向。但总有人,以无畏的探索为剑,斩断迷茫,开辟出属于自己的光明坦途。郑州大学2024年度学习之星——来自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软件学院2021级软件工程1班的本科生姜蕴涵,便是这样一位逐光者。本科四年,他在探索之路上从未停歇,积累了耀眼的履历,如今已保送至北京大学,在海优导师的引领下,开启博士阶段的学术新篇。

4F6AD

志存高远,锚定前行方向

“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高考报志愿时,姜蕴涵的96个志愿清一色与计算机相关。计算机专业不仅是当时的热门选择,还要求选择者拥有攻坚克难的毅力、不凡的耐力和脚踏实地的性格,这些特点正是姜蕴涵所拥有的。在这份热爱与笃定的加持下,他选择了自己的方向。

踏入大学校园,他积极向学长学姐请教,主动关注学院政策,补齐信息差,早早立下保研目标。在目标的激励下,他本科四年踔厉奋发、全面发展,成绩斐然:平均绩点3.9,总平均分92.16,五十多门课程在90分以上,其中微积分、大学物理、离散数学、数据结构等核心课程取得了95分以上的好成绩,平均绩点专业排名第一,并获得了国家奖学金、河南省三好学生。

“ 我没有严格的时间表,但在学习和研究时,一定会保持高度专注。”课堂上,他全神贯注;课后,他充分利用在线课程平台,拓展学习深度。以线性代数为例,除了认真学习校内课程,他还主动学习 MIT Gilbert 老师的相关课程,对待课内作业和考试,更是全力以赴,力求做到最好。

专业排名第一的秘诀,除了百分之百的专注,更重要的是不要畏难,是面对学习困境时的勇敢与坚韧。计算机课程充满挑战,枯燥的理论与复杂的代码常让人望而却步,但姜蕴涵凭借对专业的热爱,总能在困境中找到前行的力量。

22A6C

遇到难题时,他常以浙江大学翁恺教授的一句话激励自己:“ 计算机的一切都是人做出来的,别人能想得出来的,我也能想得出来。所有的东西,只是我现在不知道而已,总有一天我会把所有的东西都搞明白,不断突破自我。”他会一头扎进浩如烟海的专业书籍中,逐字逐句地钻研理论;也会在电脑前一坐就是数小时,反复调试代码,不断尝试各种思路。他踏踏实实地走好学习路上的每一步,用行动诠释着对知识的不懈追求,在探索计算机世界的征途中,向着更高的山峰奋勇攀登。

投身实践,积累经验增长才干

“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为将专业知识学以致用,提升个人能力,姜蕴涵先后加入郑州大学水下空中机器人实验室、郑州大学服务机器人实验室以及智能集群系统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在服务机器人实验室中,姜蕴涵在张大伟老师的指导下踏上机器人大赛的征程。2023年在国家顶级的机器人赛场上,他一路过关斩将,成功斩获三项国家级冠季军、国家级一等奖。2024年,在同样的RoboCup机器人世界杯中国赛中,他指导学院的学弟学妹参赛,再度展现出卓越的实力,获得亚军、国家级一等奖。不仅如此,在RoboCup Asia-Pacific赛事中,他更是脱颖而出,勇夺国际冠军。

FC144

姜蕴涵记忆最深刻的是2023年在上海举办的RoboCup机器人世界杯中国赛,这是姜蕴涵和其所在的团队首次参加的线下比赛。面对巨大的工作量,以及来自清华大学、东南大学等高校的强劲对手,他和队员们都感到压力山大。

为了能够赛出好成绩,他和队友们利用工作日的夜晚和诸多节假日及周末,留在清冷的实验室里测试和完善机器人。在实验室亮眼的灯光下,每一处零件,每一行代码,他们都反复、仔细地检查,尽力打造着心目中理想的机器人。当感到疲惫、枯燥时,他们总是相互鼓励、相互支持,共同面对难关。

在上赛场的那一刻,做好充足准备的他们沉着冷静,把握节奏,紧密协作,奋勇拼搏。最终,他们以超出第二名近1000分的优异成绩夺冠,他负责的“What is that”赛项是RoboCup世界杯中国赛历史上该赛项的第一个满分。这份荣誉,不仅为郑州大学争光添彩,更是姜蕴涵成长路上的重要里程碑,见证了他的努力与坚持。

242EA

深耕科研,收获成果砥砺前行

“欲穷大地三千界,须上高峰八百盘。”科研能力是科研人员的立身之本。他深知,攀登科研高峰,需要个人毅力、创造力,更离不开导师支持与团队协作。在撰写第一篇论文时,姜蕴涵遇到诸多难题,从搭建实验环境到不断调整方法,再到构思写作,每一步都异常艰难。

怎么能体现出“生成图片的同时生成像素级语义标注”的优点?如何让主图更加清晰明了?通过什么方式能又快又好地跑实验?这些疑惑在他脑海中不断浮现。在姜晓恒教授的倾囊相授下,他坚持尝试与探索,反复优化写作,不断改进图表。与文献和数据相伴的无数个日夜,他咬着牙,一步一个脚印地推进研究、完善论文,在他不懈的坚持与付出下,他成功完成这篇论文,最后,一举投中。

截至目前,他已以第一作者/共一作者身份发表一篇CCF C类论文,投递一篇CCF A类论文,还分别以第一完成人和第二完成人身份公开两项国家发明专利。在追求真理的路上,他步履坚定,心无旁骛,始终保持着对科研的敬畏之心和对目标的执着追求。“去造就非凡的意志和力量。” 如今的成果只是他深厚积累的初步展现,他清楚前方还有更长的路要走。凭借着扎实的专业素养、卓越的创新能力以及团队的强大支持,他将稳步前行,不断拓展科研的边界,铸就一座又一座坚实的丰碑。

在辅导员侯力冉老师眼中,姜蕴涵是一个在学习、科研、学科竞赛等各方面全面发展的本科生榜样。“姜蕴涵同学身上最值得大家学习的,是他主动学习的自觉性。课堂上遇到问题,他会主动联系任课老师;生活中有困惑,便主动请教辅导员;投身科研时,也主动关注领域内最前沿、最尖端的论文。”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为了培养本科生的学科竞赛与创新创业能力,特意在大二下学期到大三上学期,开设了“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课程,作为本科生的必修课,提升他们创新创业的能力。在学院的大力支持与老师的指导下,他通过自身不懈的努力,取得了瞩目的成就。

1AEE58

全面发展,展现新时代青年担当

有一分热发一分光,怀千般志倾千般情。“ 大学是一个多元的平台,在这里,我不仅能专注学习和科研,还能为社会和集体贡献力量。” 作为软件工程1班的班长,从初入大学时对班级工作的生疏,到后来处理事务得心应手,他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中服务集体、提升自我,成为一名优秀学生干部。

疫情期间,他细心关注着大家的身体情况,主动承担送饭和分发抗原检测试剂的工作。当得知有一位同学因异体动物蛋白过敏而无法食用学校统一配送的饭菜时,他立即联系导员,寻求学院帮助,帮助同学度过这一特殊时期。这段经历让他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也让他深刻体会到奉献的价值。

他心怀爱国之情,坚定跟党走。高二时,他以共青团员的身份参观了泰西武装起义纪念碑,站在28米高的纪念碑前,他深刻地感受到了这段历史的厚重和革命英雄们伟大的牺牲精神。大三时,他再次站在山东泰西武装起义纪念碑前,这时他已成为一名光荣的中国共产党预备党员。深入了解那段历史,感悟党的组织力、凝聚力和强大领导力,他意识到自己从“历史的旁观者”成长为 “ 精神的继承者 ” ,感受到自己肩负的责任,更加明白信仰在代际传承中的重要意义。

33C99

“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在本科四年中,姜蕴涵同学收获的不仅是直博北京大学的通知书与无数的奖项和成就,而且是一段段不凡的经历,一个个真挚的朋友,一个坚定的前进方向。在郑州大学的四年时光即将落幕,姜蕴涵即将进入下一阶段。“ 很多事情在开始时,我也曾感到迷茫,但我坚信,只要不断探索、持续奋进,就能创造非凡未来。”未来,他将继续秉持探索精神,在学术道路上砥砺前行,书写更加精彩的篇章。(学生通讯社新闻采写部 刘淋煜 吴慧)


友情链接: 郑州大学学生会 河南共青团 郑州大学研究生会 郑州大学青年志愿者 郑州大学青年集结号 郑州大学社团联合会 中国共青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