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18日至19日,受郑州大学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心、考古与文化遗产学院邀请,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员、西北大学特聘教授、中国考古学会陵墓专委会主任焦南峰先生在郑州大学考古与文化遗产学院三楼教工之家作了“西汉帝陵系列讲座”,本系列讲座共三场,分别为“汉家陵阙——西汉帝陵形制要素”、“后宫深深——西汉帝陵祔葬墓研究”、“最早的里——西汉陵邑相关问题研究”。
第一场由郑州大学考古与文化遗产学院副院长陈朝云教授主持。讲座伊始,焦南峰教授先生援引考古学的概念,对西汉帝陵形制要素的概念做了定义,西汉帝陵的形制要素应包括西汉帝陵应由陵园、墓穴、封土、门阙、寝园、陵庙、外藏坑、陪葬墓、祔葬墓、园省、园寺吏舍、道路、陵邑、修陵人居址、手工业作坊以及刑徒墓地等十六个具体的建筑构造组成。焦南峰教授结合西汉帝陵的相关考古发现,对西汉帝陵形制要素的每一个部分进行了详细的阐释和分析,并总结了各个形制要素的发展演变规律。焦南峰教授从西汉帝陵营建管理、布局结构、性质内涵等角度分别进行考察,修陵人居址、刑徒墓地、手工业作坊是修陵过程中的产物,当时不应当是陵墓的组成部分;园省、园寺吏舍、夫人居址是陵墓建成之后管理和居住者使用的居住建筑。
第二场由考古系主任陈博副教授主持。焦南峰教授首先对考古学以往的“陪葬墓”的概念提出了质疑,通过对文献的详细梳理并结合相关考古发现,提出了祔葬墓的概念,即因血缘、婚姻及人身依附关系埋葬在祖、父、夫、主陵园、墓园附近的墓葬。以此为据,他对每个西汉帝陵祔葬墓的考古发现进行了分析,总结了其发展演变规律,即西汉帝陵的祔葬墓均为“甲字形”,竖穴土圹,封土均为“覆斗形”。西汉帝陵多有公共的祔葬墓园,多位于陵园东北角隅,平面为南北向长方形,面向帝陵;中晚期开始出现独立及联排墓园;墓园根据墓主级别面积有大小之别。随后,焦南峰教授对祔葬墓的源头、墓主和级别进行了探究,认为,西汉帝陵祔葬墓滥觞于商周的姬妾殉葬,模仿于战国中山王陵的“兆域图”和秦始皇陵的祔葬墓园,成熟于汉武帝、汉宣帝的营建实践和汉元帝对其后宫等级制度的增删与完善。其墓主应为皇帝的高级嫔妃和未成年子女。结合文献和考古发现来看,不同等级的祔葬墓在位置、独立墓园有无、封土等方面存在差异。
第三场由陈朝云教授主持。焦南峰教授回顾了西汉帝陵陵邑的研究史,对西汉帝陵陵邑的研究始于建国前,20世纪50年代后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分别基于文献和考古发现对陵邑展开研究,1998年以来,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对于西汉帝陵陵邑的考古工作大量开展,使对其的研究迈入了新的阶段。焦南峰教授对长陵邑、安陵邑、霸陵邑、阳陵邑、茂陵邑、杜陵邑、平陵邑、昌陵邑的考古发现进行了详细介绍,同时梳理了相关文献中有关各陵邑“里”的记载,并对居民身份进行了推测。结合考古发现,对西汉帝陵陵邑中的基层单位“里”的演变规律进行了总结,即“里”的面积越来越大,其数据越来越接近,单位街区逐步矩形化与规整化,里中普遍实施方形十字街布局,同时“井”字形道路系统形成并规范化,“里”中的居民组织结构由大家族逐步转变为多家族。焦南峰教授认为里坊制度承自西周时期的闾里制,最初指乡村居民的聚居单位,后移入城市,成为城市和区域规划的基本单位与居住管理制度的复合体。同时对汉代里的形制进行了总结。焦南峰教授总结认为,包括陵邑在内的西汉帝陵的选址、规划和设计经过精心策划,体现了坚守理念、遵循规制等特点。陵邑具备北方城市的形制要素,有完备的城市管理体系,是西汉中小城市代表。其采用“分区”“设乡”“制里”新方法,使得布局合理、交通便利、功能分明,同时出现“井”字形道路系统,催生了最早的“里坊”。西汉陵邑具有后世都城布局的基本元素,特别是西汉中期的平陵邑、茂陵邑,其中轴线、道路系统、功能区划分和“里坊”出现,对隋大兴城、唐长安城的建筑规划及平面布局产生了直接影响。讲座结束后,焦南峰教授与全体师生进行了问答互动,陈朝云教授代表全体师生对焦南峰教授的精彩讲座表达了诚挚的感谢。
本次系列讲座是郑州大学考古学科、中原考古暨博士后系列讲座的构成部分,陵墓考古是郑州大学考古学科重点研究方向之一,本次系列讲座将对下一步的教学、研究提供重要的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