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松安,历史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汉族,1963年生,河南荥阳人。1982年至1986年就读于武汉大学考古专业并获历史学学士学位。1986年至2000年在郑州大学历史研究所任教,历任助教、讲师;2001年至今在郑州大学历史学院任教,历任副教授、教授。其中1988年至1991年在职攻读新石器时代考古研究生,获历史学硕士学位;2001至2005年在职攻读中国古代史商周考古与商周史方向博士研究生,获历史学博士学位。兼任中国考古学会新石器时代考古专业委员会委员和河南省考古学会、嵩山文明研究会、郑州古都学会理事。
主要研究方向为新石器时代至夏商考古,侧重于先秦文化交流方面的探索。
主持的科研项目有: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淅川沟湾2007~2009年田野考古发掘报告”,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与科学技术研究项目“丹江口地区新石器时代的石器工业”,国家重大工程南水北调文物保护项目“淅川沟湾遗址发掘与研究”、“淅川单岗遗址发掘与研究”等5项和河南省教育厅社科研究重点项目“中原地区史前文化研究”。考古研究成果曾荣获“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河南省五大考古新发现” 和“全国田野考古奖”。
出版专著有:《河洛与海岱地区考古学文化的交流与融合》(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鹤壁刘庄——下七垣文化墓地发掘报告》(合著,科学出版社2012年版)、《小浪底水库考古报告(一)》(合著,中州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
发表论文和考古报告60余篇,主要有:《试论山东龙山文化的历史地位及其衰落原因》(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先秦、秦汉史》1994年第5期全文转载,原载《郑州大学学报》1994年第4期)、《‘二里头五期’遗存分析及其相关问题》(《江汉考古》2004年第1期)、《论自然环境对河洛地区史前文化发展的影响》(《中原文物》2004年第4期)、《试论裴李岗文化的分期和类型》(《东方考古》第6集,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论龙山时代河洛与海岱地区的文化交流及历史动因》(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先秦、秦汉史》2010年第6期,原载《郑州大学学报》2010年第3期)、《河南淅川县沟湾遗址仰韶文化遗存发掘简报》(《考古》2010年第6期)、《河南淅川沟湾遗址农业发展方式和先民食物结构变化》(《科学通报》2010年第7期)、《王湾三期文化的南渐及其相关问题》(《中原文物》2010年第1期)、《略论淅川沟湾遗址的仰韶文化遗存》(《华夏考古》2010年第3期)、《论文化交流在中国古代文明起源中的地位与作用》(《中华之源与嵩山文明研究》第二辑,科学出版社2015年版)、《从郑州地区仰韶文化聚落看中国早期城市起源》(《郑州大学学报》2015年第2期)、《沟湾遗址发现标尺性史前文化遗存》(《光明日报》2015年8月4日第7版)。
Email :jinsongan63@zz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