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创新中心

网站首页  |  加入收藏
视频中心
首页>视频中心>正文
视频中心
八年前被救猕猴,如今是王屋山猴王 年约11岁 率领上百只猴
文章来源:   日期:2017-03-30 10:45  点击:

关键字:王屋山 猕猴

摘要:八年前,在济源市王屋山景区实习的两名研究生救下一只被铁丝严重勒伤的猕猴(详见大河报,2009年4月10日A09版)。近日,当年的施救者故地重游,发现这只小猕猴竟成了猴王,率领上百只猴,威风凛凛。

正文:

1991E

   2009年3月24日,郑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研究生田军东、郭相保在对野生猕猴群进行跟踪观察时,意外发现其中一只猕猴行动迟缓。经过检查,发现猕猴腰部被铁丝严重勒伤,伤口已溃烂发炎。经过几天的悉心救治,小猕猴终于脱离危险,也由此得名“腰伤”。

 八年后,当年的研究生田军东已获得德国柏林自由大学博士文凭,回国后继续从事有关太行山猕猴生态学与保护生物学的研究。田军东近日故地重游,惊喜的发现,当年受伤的小猕猴“腰伤”竟成了猴王,执掌整个猴群。据园区工作人员介绍,2012年“腰伤”约6岁,开始步入成年,毛发光亮,体格雄浑,已显露出王者之态。自2013年3月起,“腰伤”通过和群内猕猴撕咬、打斗,慢慢奠定了群内地位,并最终“打遍猴山无敌手”,坐上了“猴王”宝座。行走在王屋山景区内,机缘巧合的话,游客或许可以一睹“腰伤”的王者风范。

 据悉,栖息在太行山猕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猕猴为猕猴华北亚种,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现仅分布于河南与山西交界的太行山南端,因此又被称为太行山猕猴。据郑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路纪琪教授介绍,该猕猴为现今世界上野生猕猴分布最北的种群,也是华北地区除人类之外唯一的非人灵长类,在猕猴系统进化中具有特殊地位。基于这些优势,路教授带领团队,在该地区建立了“动物生态研究基地”和“研究生创新实践基地”,开展长期的野外跟踪观察和实验室分析。

 

(济源市王屋山景区张俊歌供稿)

 

 

上一条:关于举办第二十一期“学术与人生”讲座的公告

下一条:主题征稿

关闭

版权所有:郑州大学     

地址:郑州大学     邮编:45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