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流大学建设 专题网站

     求是 担当


工作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工作动态>>正文
郑州大学教师荣获第九届“中国侨界贡献奖”
2022-10-08   点击:[]

近日,中国侨联第九届新侨创新创业成果交流活动在北京举行,会上颁发了第九届“中国侨界贡献奖”。郑州大学人民医院王梅云教授荣获第九届“中国侨界贡献奖”一等奖,并在河南分会场领奖。

王梅云是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博士后,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医学院访问教授,她从事医学影像临床、教学、科研工作近30年。2008年,作为海外高端医学引进人才,王梅云从美国回到家乡河南,开始在郑州大学人民医院工作。回国后,王梅云带领团队长期致力于重大疾病医学影像诊疗与研究工作,她针对我国人口快速老龄化过程中的重大临床难题,率先开发个体化脑功能成像等高级磁共振成像技术,为帕金森病、脑卒中等重大神经疾病的精准诊疗提供新技术,推动我国神经影像学跻身国际先进行列。她牵头影像科、神经内科、神经外科组成多学科治疗团队,在国内首个开展帕金森病震颤的磁共振引导下聚焦超声(也称“磁波刀”)治疗,标志着我国微创、无创治疗技术走在了世界前列,为广大帕金森病患者带来了福音。

“中国侨界贡献奖”作为中国侨联“新侨创新创业成果交流活动”的主要内容之一,由中国侨联于2003年设立,每两年评选一次。该奖项旨在表彰侨界人才在科研攻关和科技创新方面取得的成就,其专业领域涵盖了物理、化学、生物、天文、医学、教育、经济、人工智能、电子通信、地球科学、海洋工程等30多个门类。




上一条:郑州大学穆青新闻实验班“重走穆青路——走进延安”活动图片入选 “奋进新时代”主题成就展
下一条:厄立特里亚卫生部部长阿明娜一行慰问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医务人员在内的中国援厄医疗队

关闭

版权所有:郑州大学规划与学科建设部一流建设办公室    网络管理中心提供技术支持

邮编:45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