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郑州大学、中原关键金属实验室、中原纯化制程实验室、关键金属矿产超常富集提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联合主办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关键金属冶金的科学基础”重大研究计划2025年重点布局与指南编制研讨会及2024年度学术交流会在郑州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刘炯天、何季麟、郑绵平、黄小卫、姜涛、赵中伟,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贾明星,河南省科学技术厅总工程师高拓,三门峡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卫祥玉,郑州大学副校长刘春太出席会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相关部门负责同志,关键金属冶金领域相关高校、科研院所等单位的200余名专家代表参加会议。
刘春太致辞。他表示郑州大学牵头组建了中原关键金属实验室、中原纯化制程实验室等河南省实验室,为关键金属产业升级作出了积极贡献。他希望与会专家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为关键金属冶金基础提供顶层设计,规划研究方向,推动该领域的创新和发展,支持郑州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一流学科发展。
何季麟致辞。他希望在“关键金属冶金的科学基础”重大研究计划支持下,系统开展基础理论研究与关键技术攻关,构建我国关键金属“弱作用-强选择性”为特征的现代新冶金学理论体系、知识体系与技术体系。
高拓致辞。他指出“关键金属冶金的科学基础”重大研究计划是河南省冶金领域首个重大研究项目,标志着我省省实验室在承担国家重大科研项目、融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方面取得重大突破。项目的实施将树立我省在关键金属冶金领域的旗帜和标杆,推动战略矿产到关键金属的提升。
大会主席刘炯天在致辞中指出,钢铁、大宗有色金属、关键金属“三足发展”时代到来,就关键金属冶金而言,建立相应的产业体系,引领产品与产业迈向高度,已经是当务之急。
研讨会后,举行了“关键金属冶金的科学基础”重大研究计划2024年度学术交流会,与会专家代表对重大研究计划指南编制工作进行了深入探讨交流,并提出了指导性意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交叉科学部一处处长戴亚飞等相关部门负责同志出席交流会。
本次大会邀请10余位院士及专家学者作主旨报告,并设置4个分论坛,开展30余个专题报告。本次会议的成功举办,不仅为“关键金属冶金的科学基础”重大研究计划的深入实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推动我国关键金属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性和核心技术自主可控能力提供了有力支撑。

大会现场

交流会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