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流大学建设 专题网站

     求是 担当


工作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工作动态>>正文
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与郑州大学签约续建中华汉字文明研究中心
2024-12-31   点击:[]

近日,2024年度国家语委科研机构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会上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与郑州大学举办了续建国家语委科研基地“中华汉字文明研究中心”(原名“汉字文明传承传播与教育研究中心”)的签约仪式。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司长刘培俊,校党委常委、副校长王海杰代表共建双方签约,中华汉字文明研究中心相关负责人等参加签约仪式。

王海杰代表郑州大学向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对学校和中华汉字文明研究中心发展给予的指导与支持表示衷心感谢,并介绍了中心在第一个五年建设期取得的成绩。他表示,郑州大学将以续建签约为新的起点,把握发展机遇,以更高的站位、更高的标准和更高的质量推进中心第二个周期建设,确保中心取得更多实绩实效。一是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促进中心功能作用更加彰显,更好地传承弘扬中华文明;二是进一步凝练方向,促进中心特色更加突出,从多个维度强化国家语言文字高端智库的职能;三是进一步夯实基础,促进中心各项保障更加有力。

刘培俊总结回顾了二十年来各研究机构取得的卓越成就,希望各中心深化共识,立身有组织科研,聚焦“强语、强教、强国、强基”,强化部省校院(中心)四方责任,把优质资源转化为社会效益,进一步服务学校教育创新发展,服务地方区域战略发展,服务国家社会经济发展。他对各研究机构提出了三点要求:一是提高政治站位,科研机构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关于语言文字的重要指示,全面准确深入学习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将大会精神作为开展科学研究、服务政府决策的根本指引;二是找准历史方位,切实增强“强国建设、语言何为”的历史使命感,充分发挥语言文字作为国家重要的教育资源、科技资源、文化资源、战略资源和安全资源的重要作用;三是明确发展定位,明确机构重点方向和任务,增强成果谋划和产出,提升转化能力和效益,强化语言服务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大局的新担当。

据悉,2018年12月,经教育部批准,由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河南省教育厅和郑州大学三方共建国家语委科研机构“汉字文明传承传播与教育研究中心”(现更名为“中华汉字文明研究中心”)。中心成立以来,取得突出建设成效,入选国家古文字工程建设单位,连续三年在全国17家工程建设单位年度考核中名列前茅,获批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5项,教育部、国家语委重大委托项目1项,国家古文字工程G1、G2类项目12项,出版《甲骨春秋》《河南藏甲骨集成》等著作50余部(套),在各类刊物发表论文300余篇,获教育部第九届高校社科优秀成果奖1项、第八届中华优秀图书奖提名奖1项等。

签约仪式现场

与会嘉宾合影留念



上一条:郑州大学2024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获资助经费创新高
下一条:校长李蓬院士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系列中原大讲堂主题学习报告会作报告

关闭

版权所有:郑州大学规划与学科建设部一流建设办公室    网络管理中心提供技术支持

邮编:45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