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教育强国战略部署,加快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科学谋划“十五五”发展路径,加速推进“双一流”建设提质增效,郑州大学召开2025年战略咨询委员会工作会议。常俊标、孟安明、丁健、李林、郝跃、阎锡蕴、王复明、郭子建、潘家华、朱美芳、李杰、赵中伟、艾四林等13位战略咨询委员会专家齐聚一堂,为学校高质量发展把脉定向、建言献策。河南省教育厅副厅长朱自锋,校领导李成伟、李蓬等出席会议,学校相关职能部门和学院负责同志参加会议。会议由常俊标院士主持。
李成伟在致辞中向与会专家汇报了郑州大学建设发展取得的成绩,希望与会专家为学校建设发展把脉问诊、出谋划策,提供战略指导意见,助力学校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建设。他表示,学校深入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全面落实教育强国战略任务,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改革,在人才培养、平台建设、科学研究等方面取得长足进步,服务重大战略和产业发展能力不断增强,为河南国家创新高地建设提供有力支撑。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历史机遇、教育强国建设的时代机遇、中部地区崛起的区位机遇和学校改革转型的发展机遇,学校将聚焦国家战略需求和区域发展需要,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全面总结“十四五”办学成绩,科学谋划“十五五”发展蓝图,有组织应对一流大学建设竞争挑战,努力在办学核心指标突破、推动科研成果转化落地、拓展办学资源等关键领域集中发力,推动学校实现提质进位,奋力谱写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新篇章,为中国式现代化赋能助力增光添彩。
单崇新作了题为《郑州大学一流大学建设报告》的专题汇报,从“超大规模的本科生如何实现卓越拔尖学生培养”“大而全的学科如何凝练优势特色”“省属地方高校如何创建一流”三个“发展之问”,全面介绍了学校“双一流”建设进展与“十五五”规划布局。臧双全、刘春太、董子钢分别汇报了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临床医学三个一流建设学科的进展成效。
聚焦新时代高等教育使命与郑州大学发展目标,会议在孟安明院士主持下展开深入研讨。专家一致认为,郑州大学在第二轮“双一流”建设中,以学科建设为牵引符合科学的发展路径,以改革为手段提升治理效能抓住了学校转型发展的关键,学校的人才培养、队伍建设、科学研究、平台建设、开放办学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办学实力与水平实现了快速跃升,也为下一阶段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专家组围绕“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目标,对学校“双一流”建设提出建议:一是要优化学科布局,提升学科竞争力。结合区域资源禀赋和学校学科积淀,强化特色学科建设,形成明显比较优势;对接国家战略和区域需求,前瞻布局集成电路、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等新兴学科和未来学科;推动跨学科交叉融合,依托平台集聚优势,多学科协同攻关,打造标志性成果;深度挖掘中原文化资源,推动文科特色发展、融合发展。二是改革人才培养,塑造卓越拔尖人才。优化结构,提高博士生占比,扩大优势专业人才培养规模;改革教学,将前沿科研成果融入教学实践,优化实习实训场景和条件;变革模式,在临床医学等专业试点本博贯通试验班,施行八年制培养。三是强化人才引育,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发挥平台聚才优势,加速领军人才汇聚;实施“青苗计划”,强化青年人才培养,建立大师引领、学术支持、资源保障等一揽子支持计划;构建多元人才评价标准,畅通工程型人才、技术型人才引进通道,服务产业发展。四是变革科研范式,增强科技支撑力。围绕前瞻性战略性新兴产业需要,以学科、平台、团队一体化发展提升基础研究、关键技术、应用验证的全链条创新效能;建立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体系,打造专门人才队伍,推动学校与区域高效对接、供给与需求精准匹配,让更多科技成果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五是拓展办学资源,奠定长远发展能力。创新资源募集机制,撬动校友、企业等社会力量参与学校建设;构建办学新格局,以创新示范区建设带动泛郑大科创圈、高等研究院、卓越工程师学院、未来技术学院等布局。
李蓬在表态发言中指出,各位专家站位高、视野广、理念新、落点实,所提意见建议对学校“十五五”乃至更长时期的发展,具有很强的战略指导性。学校将认真研究吸纳,完善咨询建议落实机制,及时转化为高水平办学实践,加快推动“双一流”建设实现内涵式、高质量、可持续发展。面向“十五五”,郑州大学一要坚持高水平研究型的办学定位、综合性的学科布局、特色化的学科方向,一体推进学科、学院、专业布局调整;二要以师资结构优化为突破,紧密对接学科所需,加快构建“金字塔”式的人才方阵和分赛道发展的评价体系;三要进一步强化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以服务产业创新为牵引,找准对接产业的结合点、突破点,加快形成集成创新格局;四要以全面开放发展为动能,持续深化内部治理改革,推动实现更大力度的开放和更有效能的放开。她表示,郑州大学将紧抓“十五五”关键周期,推动学校在一流大学新征程中提质晋位!
此次战略咨询委员会工作会议的召开,标志着郑州大学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征程中迈出关键一步。学校将以更高站位、更宽视野、更实举措,书写服务教育强国建设的“中原答卷”,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郑大智慧与力量!

李成伟致辞

李蓬表态发言

常俊标院士主持会议

孟安明院士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