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流大学建设 专题网站

     求是 担当


工作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工作动态>>正文
中国环境诱变剂学会气候变化与健康专业委员会在郑州成立
2025-04-02   点击:[]

近日,由中国环境诱变剂学会主办,郑州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承办的中国环境诱变剂学会气候变化与健康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专委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在郑州召开。中国环境诱变剂学会理事长曹佳,郑州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王海杰,河南省气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郑世林,郑州大学学术副校长、河南医学院院长董子钢,中国环境诱变剂学会秘书长郝卫东等出席会议。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等高校环境科学、生态学、气象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等不同学科领域的专家学者共100余人参加会议。

王海杰在致辞中代表学校向与会嘉宾致以诚挚欢迎,对大会召开表示热烈祝贺。他系统介绍了近年来学校以“双一流”建设为引领,在交叉学科布局、高端平台搭建、重大科研攻关等领域取得的一系列突破性进展和标志性成果。董子钢在致辞中指出,郑州大学医学学科历经近百年的发展,在人才培养、科技创新、服务能力提升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下一步学校将充分发挥跨学科协同创新优势,以医学科技创新为支撑,推动医学与生态学、环境科学、人工智能等学科的深度交叉融合,努力提升气候健康领域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

大会宣读专委会成立批复文件,郑州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作为专委会的挂靠单位。会议以无记名投票方式选举产生专委会第一届委员会委员81名。郑州大学邓启红教授当选为主任委员,天津大学傅平青、暨南大学邵敏、清华大学黄存瑞等来自不同高校的7位教授当选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会议期间,中国科学院院士朱彤作题为《空气污染与气候变化的健康影响》的主旨报告;气候变化与健康领域知名专家学者,围绕气候变化的健康风险、全球变暖背景下大气新污染物、热浪与居民健康风险、城市绿地空间等主题作专题报告。

郑州大学将以专委会成立为契机,整合学校优势学科资源,构建“机理研究—风险评估—防控干预”全链条科研体系,重点攻关极端气候事件、环境污染物与健康风险的关联机制,为提升我国气候变化适应能力提供科学支撑。

合影留念



上一条:最高人民检察院政治部主任滕继国一行到郑州大学调研
下一条:郑州大学徐明亮教授当选河南省人工智能协会首任理事长

关闭

版权所有:郑州大学规划与学科建设部一流建设办公室    网络管理中心提供技术支持

邮编:45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