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董卫教授作系列课程讲座第四讲《走向创新发展的历史文化空间规划设计》

2024年01月04日  浏览次数:

2023年12月29日下午14:00-16:00,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化资源管理教席主持人、亚洲遗产管理学会秘书处负责人、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市规划历史和理论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住建部科技委历史文化保护与传承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历史文化名城分会委员、郑州大学建筑学院特聘教授、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遗产院院长,董卫教授在建筑学院四楼报告厅带来了研究生课程《城乡规划学前沿与研究》系列讲座之第四讲——《走向创新发展的历史文化空间规划设计》。该线上线下讲座吸引了城乡规划、建筑学、风景园林、文物与博物馆等专业师生及行业从业者参加。

本次讲座由如何学习城市规划理论与设计方法的问题展开。

董教授向同学们阐释了城市的定义,以城市作为讨论对象,可依据不同层次、不同时间、不同视角而形成多样化的研究。城市规划的历史综合体现了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大格局中的空间变迁过程,强调未来应走向以文化为导向、以环境为基础、以资源为依托的城市规划。鼓励同学们学习城市规划设计与方法,从了解它的历史开始。

并指出对于城市历史的学习需要通过长期的观察、思考、记录和研究以形成系统的研究方法。

过去,我们大多依赖学习西方的城市规划经验,根据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报告,在未来数十年,亚洲以及非洲会成为世界城市化进程的主要发展区域,相信我国的城市发展经验,可为同样人口稠密、社会形态相近的亚洲发展中国家城市提供借鉴。对于处于城乡建设转折期的中国,通过对历史的审视来总结归纳中国特色的城市规划理论不失为有益的办法。当下中国规划建筑领域应顺应时代大势,抓住机遇,迎面挑战。

董教授在讲座中分享了在城市历史变迁研究中总结的城市空间要素周期分析方法,例如城市住宅建筑的变迁速度远高于公共建筑及街巷系统,城市所在的地形地貌在诸多空间要素中相对稳定。这些规律都有助于我们科学判断各城市空间要素的价值。

讲座最后,董教授还向大家介绍了其团队在阿房宫考古遗址公园概念性规划国际竞赛中的设计方案。

该方案是对西安古都发展过程梳理的基础上,提出了与城市共生的中国大型古都遗址公园策略,旨在通过规划整合碎片化的土地。虽然该设计暂未实现,但这些深入思考在今日依旧为大家带来了鼓舞与启发。


上一条:河南省文物考古学会孙英民会长到建筑学院调研并举办座谈会                 下一条:建筑学院举办退休教师荣休仪式暨新进教师入职仪式

关闭 打印 责任编辑: 王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