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动态

金石学书法与“金石学”当代研究趋势 ——兼及几种唐代诗人书写石刻文献会议纪要

发布时间: 2020-10-28

2020年10月24日,中国书法家学会张永强老师应文学院与华夏文明研究院(筹)邀请讲演《金石学书法与“金石学”当代研究趋势——兼及几种唐代诗人书写石刻文献》。本次讲座由刘志伟教授主持,文学院王允亮教授、赵俊玲教授、何新所副教授、尉侯凯老师及河南省大象博物馆的副馆长李红新、郑州市环保局刘凯峰,以及文学院近百名学生参加。讲座在郑州大学文学院203会议室顺利举行。

张永强老师既从事书法、篆刻艺术创作,是西泠印社社员,同时又进行书法文献研究。主要研究方向为魏晋南北朝碑刻、写经写本、房山石刻大藏经,出版了一系列嘉惠学林的研究著作,如《永宣金石:古代碑帖拓本选粹》、《从长安到敦煌——古代丝绸之路书法图典》等。

本次讲演主要围绕“金石学”、石刻文献学的基本构架、碑与帖的概念及源流、研究对象与方法等,对“金石学”包涵的甲骨文、金文、碑刻、刻石、造像记、摩崖、刻经等形式,择其不同时期的代表性作品,如先秦汉代的石鼓文、西汉泰山无字碑、东汉袁安碑、北魏张猛龙碑、北魏郑文公碑等,从书法艺术与跨学科的角度,进行基础性介绍,并对当前“金石学”的研究趋势和任务进行展望。同时,张永强老师还从新出版的《从长安到敦煌——古代丝绸之路书法图典》中择取唐代著名诗人书丹的石刻资料,以及作者正在整理编纂的《房山石刻大藏经》中发现的与唐代诗人有关的第一手石刻资料,为大家进行解读。王允亮老师总结到张老师的讲演明白晓畅、清通简要,既无艰深晦涩之蔽,又能使聆听者快速了解学术前沿,收获颇多。中国学术文化提倡“左图右史”、“图文互动”,但目前文学研究更关注传世文献,关于图的方面会少一点。本次讲座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契机,从金石器物外观、形制的角度开阔眼界,提升认识。古人有言:“书于竹帛,镂于金石,琢于盘盂,传遗后世子孙者知之”,相对而言,金石文献更加郑重其事,有深远的政治意义,例如秦始皇的摩崖石刻等。但是,随着时代发展,普通百姓花费大量资财也可以进行制作,例如造像记等。最后,关于张老师提到的南北朝时期,碑、帖兴衰问题,在传世历史文献中也有印证,如王褒入北后,其书法大受欢迎,赵文渊备受冷落,甚至最后转学王褒,可见南人入北后影响北朝书法。

本次讲座既有关于“金石学”概念、流变的概述,也有前沿探讨,深入浅出,钩深致远。同学们积极参与讨论,畅所欲言,获益匪浅。讲座结束后,各位老师关于访碑实践、文物保护与展览、石经体式的发展流变等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大家各抒己见,切磋琢磨,使此次会谈达到完美的效果。最后,在热烈的掌声中,刘志伟教授聘请张永强老师为“中国历代书画图目”研究项目的分卷主编并授予证书。(郭玉蕾/文)

上一条:文学院成功举办2020-2021学年第一期学术交流会
下一条:中国古代散文学会副会长马自力教授为我院师生做学术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