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动态

俞绍初先生为广大师生开展学术讲座

发布时间: 2024-04-24

2024年4月10日下午,郑州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国文选学研究会原会长俞绍初先生应邀返校,为广大师生带来了一场题为“曹植《洛神赋》创作时间和成因”的学术讲座。本次讲座由文学院罗家湘教授主持,文学院广大师生共同聆听。

罗家湘教授介绍了俞绍初先生在郑州大学的工作经历,指出俞先生自1960年被分配到郑州大学至今,坚守一方,引领中国古典献学、古代文学学科不断壮大,为文学院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而俞先生本人一直以“平凡的人”定位自己,这正是他受到学界尊重、在学界广交朋友的重要原因。

俞绍初先生的讲座分“《洛神赋》创作的时间”和“《洛神赋》创作的成因”两个部分展开。关于《洛神赋》的创作时间,俞先生认为即是序文所言黄初三年,而非李善注所言黄初四年。俞先生将《洛神赋》与写于黄初四年的《赠白马王彪》进行比较,发现两篇作品在行程路线和时节天侯两方面存在明确差异,因此它们不可能是曹植同一时间由洛阳返回封地时所作。而曹植《鼙舞歌》也可证明他在黄初三年确实到过洛阳。

关于《洛神赋》的写作动机,俞先生认为乃是曹植因罹谤遭毁,蒙冤受屈后,多次想向曹丕陈诉衷情而不得,内心极度悲伤苦闷的真实写照,“托辞宓妃,以寄心文帝”之说,便是《洛神赋》的寓意所在。但对于此赋乃写曹植与甄后之事的“爱情说”,俞先生据《文选》收录情况、李善注及唐人的认识,认为亦有道理。由此,俞先生强调古代文学的研究是历史性与艺术性的结合,“求真”是我们追求的最重要目标,这样得出的结论也才能经得起历史的检验。

最后,罗家湘教授对本次讲座进行了总结,指出俞先生的学问最能以小见大,由研究小问题而谈论治学的大道理,并谈了对于《洛神赋》主旨和创作动机的认识。王士祥、梅启波、王建生、刘群栋、赵俊玲、高小慧、梁帅、王勇、贺伟等多位老师到场,分享了学习的体悟和思考。在交流互动环节,俞先生耐心细致地解答了同学们的问题。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上一条:张鸿老师应邀为文学院师生开展学术讲座
下一条:“东西方文学研究中的文献学概念:濠梁青年学者论坛”成功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