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学习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郑大人·红色故事宣讲团奋斗“郑青春”系列作品(四)

发布时间: 2023-06-02

为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进一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教育引导广大青年继承和发扬艰苦奋斗精神,进一步选树青年典型,写好奋斗故事,传播奋进力量,郑大人·红色故事宣讲团推出奋斗“郑青春”系列作品,激励广大青年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时代新征程中,创造经得起历史检验、实践检验和人民检验的青春业绩。

灯火阑珊之处

作者: 文学院本科生第二党支部 段琬馨

朗诵: 文学院2020级本科生 王珂欣

周末往返于开封,在古城之中见了许多奇妙事物,但我印象最深的是那大宋武侠城中的一场“民间绝活”表演,当那年岁不大的小演员用她尚且稚嫩却已柔软至极的身体在空中腾跃、旋转时,舞台周边围着的孩子们惊叫连连。我的脚边一个孩童抬起头,用天真无邪的眼眸望着自己的父亲:“爸爸,为什么这个姐姐要做这么危险的动作。”“这个姐姐是之前有很多次练习了,不危险!”他回答。

“那为什么要练这个呀?会不会很痛?”小女孩更加不解。

“因为这是我们的传统民间艺术呀,如果大家都不练就失传了。所以就算很痛,也要有人去继承的。”他的回答令我一怔。

灯火阑珊之处,无人见证的处所,即使很痛,即使回报微小,无数的人仍在坚守,仍在在默默奋斗,不管是眼前这个在舞台上传承传统民艺的女孩,还是千千万万负重前行却不图留名的人们。

灯火阑珊之处,念着这个句子,我总是能想起家乡的一位老英雄,他的大半辈子都在“没有灯火”的地方度过。他曾是一名解放军战士,后转业回乡,当目睹家乡的青山树木屡遭砍伐、动物惨遭猎杀而濒临绝迹的惨状,他心如刀绞,主动要求成立民兵护林队,亲自带队走进大山,从此之后,戍林四十载,寂寞守繁华。

护林小队的其他成员都忍受不了待在山林里的孤寂劳苦,纷纷离去,他留守;山中没有任何护林设施,甚至无处可供居住,他拿出家中全部积蓄,单凭一人之力在海拔1600米的山头搭起哨所,他坚定;多次遇见全副武装的偷猎者、偷伐者,他全力阻止,多次遭到不法分子的报复,险些丢了性命,他仍不退缩。山下灯火万家,山上却只孤灯一盏,家人苦苦劝说,但他还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守林,他不谙山下的人情世故,却熟知大山的一切秘密:红豆杉群聚集在哪儿,鹿群在何方嬉戏,小鲵和青蛙在哪儿潜游……他如数家珍。他说:“我坚守大山一辈子,死了就埋在山上。”这是他对他所热爱的山林和土地最真挚、最朴素的承诺。

他守护一生的山,名叫狮子口大山,被称为“动植物基因库”,是一片绿色宝库;他,名叫刘真茂,是一名共产党员,也是全国优秀道德模范。

传承着民间艺术的女孩,纵使在台下练习辛苦,但每一滴汗水的滴落,总会换回观众热烈的掌声与叫好声,因而她能多汲取一些前行的动力。护林的老人呢?即使辛劳苦痛,即使无人喝彩,也要为理想信念负重前行,所以他即使只有孤灯一盏,也能够照亮茫茫群山。

看完古城的演出,离开景点,人渐渐散了,夕阳西斜,天色将晚,街边红如烈焰般的灯笼刚刚燃起,颇有“灯火阑珊处”之感。我借着那亮光,仿佛看见幕后苦练的女孩,看见山林里穿行的老者,看见远方的戍边人,看见近处无数默默无闻的人。世间纷扰,人人都向往星光灿烂、灯火通明的地方,可是哪里会处处灯火通明?我想,我们身为青年,也该不惧寂寞与辛劳,坚守信念,默默耕耘,方能大有作为。前路漫漫,那人愿在灯火阑珊之处。

上一条: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出席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下一条: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史为鉴、开创未来 埋头苦干、勇毅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