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工作

东亚大学闫先会教授莅临我院讲学

发布时间: 2021-03-22

2021年3月18日下午,日本东亚大学艺术学部准教授、中国齐鲁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特聘教授、东亚大学“齐鲁学院”代理院长闫先会教授莅临郑州大学文学院,作了题为“花未眠日本文学美意识”的学术讲座。对外联络办公室副主任牛海军、文学院党委副书记韩宁出席讲座,文学院2019级研究生到场聆听。

讲座伊始,闫先会教授介绍了川端康成的诗歌特点,他代表了日本的阴柔之美,美在细节,但不是情节的推动,而是情节的叠加和铺张。川端康成被誉为“日本传统的现代探索者”。代表作品有《雪国》、《千纸鹤》、《花未眠》等。他的思想饱含着浓厚的日本美学的传统。“物哀”是日本传统文学的审美情趣,日本文学常借自然界的风花雪月哀叹人生的盛衰无常。“雪月花时最怀友”从自然之美中获得一种生命的感动,把自然之美与生命之情融合在一起,使日本文学始终带着一种浓浓的凄美与感伤的情调。

闫先会教授首先讲述了川端康成的《雪国》对驹子的描写,“映在雪中和烟雾中”、“盈盈皓月,深深地射了进来,照亮得连驹子的耳朵的凹凸线条都清晰地浮现出来。”在这些描写中,浸透着川端康成的主观情绪,流露出淡淡的哀愁,这与物哀是相通的,物哀不是直观而是靠情绪、想象力去感受自然,在欣赏自然景物时潜藏着一种爱情的哀愁情绪留有诗韵,包含无常的哀感和无常的美感。川端康成常常从生活细节的琐碎中体会别样的感受。

随后,闫先会教授带领大家欣赏《花未眠》朗诵,领略了诗歌音乐的艺术之美,重点讲解翻译的技巧,对《花未眠》翻译的用词、语句逻辑关系提出可以修正,使翻译更符合中文特点。让大家对日本文学的翻译有了初步了解。

最后,闫先会教授引用诗歌苏轼的《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鼓励同学们多读多思、不负青春,要始终保持对文学的高度热情。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落下帷幕。

 

上一条:文学院研究生成功举办2020—2021学年第五期学术交流会
下一条:创新创业,榜样力量——郭思颖、杨林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