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明星、张雨:马克思恩格斯经典化翻译传播思想核心话语考释(节选)

作者: 时间:2023-08-06 点击数:

原文发表和节选自《中国翻译》(CSSCI)2023年第4期,阅读全文详见杂志p.48-57。

摘要:本文基于马克思恩格斯外文原典,全面考证分析其翻译传播思想的核心话语。其经典化翻译传播思想主要内涵总结如下:一是实施动态化的翻译过程,即译作再现原作经典、译作比原作更加经典、译作使原作更加经典;二是遵循活力等效、风格再现、分众化传播、译文高度精确化以及译本互文互鉴五项翻译原则;三是建立四项翻译制度,即保留翻译权、选拔政治可靠的优秀译者、采取科学严密的翻译流程和翻译与传播一体化;四是采取试译、译审、倒译、改写、重译、转译、省译和增译八大翻译策略。马克思恩格斯经典化翻译思想源自其丰富的翻译实践和系统的译学论述,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世界翻译传播理论建设做出重要贡献。

关键词:马克思恩格斯;经典化翻译传播思想;译传一体;分众译传;翻译制度

经典化翻译传播思想(以下简称“经典化翻译思想”)是马克思恩格斯翻译传播理论的核心内容,也是马克思主义政治话语体系建设的重要原则。马克思恩格斯不仅创作了大量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品,还身体力行参与和指导了其众多经典作品的多语种翻译实践和国际传播活动。其经典化翻译思想和实践全面导入和充分体现了鲜明的国际传播意识,并实现了翻译环节与出版发行和受众反馈等传播环节的高度融合,构建了原创性的经典化翻译思想话语体系。

世界文学的出现使得文学经典(literary canon)这一概念延伸至翻译领域。学界多集中在对翻译文学“经典”概念的界定及对译本经典化过程方面的研究(查明建,2004),且以 20 世纪以来出现的研究成果居多,而马克思恩格斯早在 19 世纪就萌生了经典化翻译思想。经典化翻译多指通过翻译使译作达到经典水平。马克思恩格斯的翻译思想内涵丰富,自成一体,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时晓、杨明星,2022444)。本文从马克思恩格斯的德文原典出发,系统分析考证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经典化翻译思想的原创性核心话语,提炼出马克思恩格斯经典化翻译的标准、原则、制度和策略等核心思想。

一、马克思恩格斯经典化翻译的三级标准

马克思恩格斯掌握通晓多种语言和多国文化,创作的《共产党宣言》、《资本论》等政治文献具备一种天然的国际化属性,这是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对外翻译传播能够实现经典化的基础。其经典化翻译标准可表现为以下三个层级:经典再现是实现经典化翻译的基本标准,超越原作是对译作经典化的更高标准,而译作反哺原作使原作更加经典是经典化翻译思想的最高标准。动态性经典化翻译思想始终贯穿马克思恩格斯一生的政治传播实践过程中。

(一)经典再现:“(译作)读起来要像原著一样”

马克思恩格斯十分重视译作还原原作的经典特质。1885 年,恩格斯在《不应该这样翻译马克思的著作》中批评有宗派主义倾向的英国社会主义者布罗德豪斯(John Broadhouse) 的 译 文“ 远 远 没有 忠 实 地 表达 原 文(treue Textwiedergabe)”(Marx & Engels1962b229; 马 克 思、 恩 格 斯,1965266); 而 在 1893 年,恩格斯在与马克思的女儿劳拉(Laura Lafargue)的通信中赞扬她提出的两个翻译目标:“(是)一个准确的译 本(eine getreue Übersetzung), 而 且 读 起 来要像原著(Originalwerk)一样”(Ruschinski & Retzlaff-Kresse1974529;马克思、恩格斯,1974c83)。1894 年,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法译本发表后,盛赞劳拉的译文“忠实(gewissenhaft)而流畅(flott)”(Marx & Engels1968b195;马克思、恩格斯,1974c190)。以上德语 treuegetreuegewissenhaft 均表示忠诚、忠实之意。

(二)经典超越:“有独立的科学价值”“比原著还好”

马克思恩格斯经典化翻译思想进一步表明,经典译本不仅是原作的经典化再现,而且还可以比原作更具有经典性。马克思在1875 年的《资本论》第一卷法文版跋中表达了对译作的真实看法,宣称“不管这个法文版本有怎样的文字上的缺点,它仍然在原本之外有独立的科学价值(sie besitzt einen wissenschaftlichen Wert unabhängig vom Original),甚至对懂德语的读者也有参考价值”(Marx & Engels1968a32;马克思、恩格斯,1972a29)。《资本论》法文版对德文母版做了全卷篇章结构的改变,由德文第2 版 的 7 25 章变为 8 33 章, 并 对“ 资本积累”、“资本集中”等专业术语做了明确阐释,弥补了之前德文第 2 版没有详细论述的不足(张钟朴,20165659)。 恩 格 斯在 1894 年与劳拉讨论《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法译文时,赞赏她的译文“读起来比原著还好(Sie liest sich besser als das Original)”(Marx & Engels1968b233; 马 克 思、 恩 格 斯,1974c225)。译作可以在原作的基础上发挥科学价值和创作优势,这一特点使得已经还原原作经典特质的译作可以超越原作,达到比原作更经典的效果。

(三)经典反哺:根据法文版“修改和补充”

马克思恩格斯经典化翻译思想还体现在逆向经典化与双重经典化,即指译作在翻译、传播过程中能够反哺原作,使得原本不够经典的原作变成经典,或是使得经典文本更加经典,与原作一起实现经典化效果。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法文版跋中写道,随着矫正工作的开展,他感到“作为依据的原本(德文第二版)应当作一些修改 ”( 马克思、 恩 格 斯,1972a:29)。1883年,恩格斯在与第一国际领导人之一的左尔格(Friedrich Adolph Sorge)的信件中表示,德文原版要根据法文版做一些修改:“《资本论》第三版要求我做大量的工作。我们手头有一个本子,马克思在上面注明了要根据法文版进行的修改和补充”(马克思、恩格斯,1974b:46)。恩格斯在《资本论》德文第四版的序言中谈到版本的修改时,特意提到“把法文版的一些地方补充到德文原文中去(einige Zusätze in den deutschen Text aufgenommen)”(Marx & Engels,1968a:41;马克思、恩格斯,1972a:38)。《资本论》原作在翻译过程中也受到译本的启发,进而得到完善和修复。因此,马克思恩格斯经典化翻译思想更加强调原作与译作的互动互补关系,将原作对译作的单向影响发展为原作与译作的互相成就,在逆向经典化中实现双重经典化。
   (四)马克思恩格斯在“三维”“三级”框架中实现动态性经典化翻译
   马克思恩格斯将经典化翻译思想植入到“文本构建”(构)、“文本翻译”(译)和“文本传播”(传)三位一体的宏大语境中。动态性是该经典化翻译三级标准的突出特质,译作从还原经典到实现比原作乃至使原作更经典均是在动态经典化过程中完成的,经典化翻译应是逐渐完善的。1885 年,恩格斯在与劳拉的信件往来中点明:“越是接近结尾部分,实践将使你的工作越加完善”(马克思、恩格斯,1974b361-362)。恩格斯 1894 年致信劳拉,表示“如果你们能够尽可能经常的重印《宣言》,我当然非常高兴”(马克思、恩格斯,1974c268)。此次《共产党宣言》法译本的重印对之前译本的错误“作了修订”,优化了译文质量。这说明译本质量的动态化提升对于实现经典化翻译具有重要作用。

……

五、结语

本文以马克思恩格斯外文原典为蓝本,考释其翻译实践和思想的原创性话语和论述,系统总结了马克思恩格斯的经典化翻译思想体系。该思想由经典化翻译标准、翻译原则、翻译制度和翻译策略四部分构成。该思想秉持“译 - 传”一体化发展,不仅强调对原作内容与风格的忠实等效,而且重视以受众可接受性为导向,既主张译者主体性,又重视贴近读者的分众化翻译,强调译本的独立科学价值。同时,马克思恩格斯的经典化翻译思想体现了一种鲜明的“构 - - 传”三维互动和一体化特色,即并非孤立地看待政治翻译过程,而是动态性地将其植入到政治话语构建过程和政治话语传播过程之中。

当前,中国特色政治话语体系和大国外交话语权构建正处于关键时期,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为代表的中央文献的翻译传播是讲好中国故事、提升国际传播能力的根本遵循和实践平台。马克思恩格斯经典化翻译思想和实践对中央政治文献的翻译传播及成为世界经典作品具有重要的政策指导作用:一是译者要坚持国家站位和政治忠诚;二是在动态优化过程中实现中央文献译作经典化;三是以翻译为手段、传播效果为目标,“构 - - 传”三位一体(杨明星、周安祺,202119),最终实现“政治等效”(杨明星,20218);四是加强中央文献的多语种、区域化、地缘性和国别性分众化翻译传播。应将中央文献经典化翻译作为重要使命,更好地向国际社会精准传播中国理念,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和国际话语权。



Copyright © 2017 郑州大学中国外交话语研究院 All Right Reserved 地址:郑州市科学大道100号 邮编:45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