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晓、杨明星:语言镜像映射中国与世界互动

作者: 时间:2023-09-06 点击数:

原载于《中国社会科学报》2023年9月6日第2729期语言学版

作者:时晓 杨明星


语言符号系统是认识、反映和建构现实不可或缺的重要途径和媒介。语言指涉和映射现实,是社会发展与时代变迁的重要镜像。同时,语言具有社会建构性,在与现实的互动构建中促进主体意识的确立。马克思、恩格斯曾言,语言即“现实的意识”。语言是意识的外化,进入社会主流话语体系的关键词、核心概念,则是国家意志和对外形象的集中体现。以语言的多维变迁为镜像,可以折射出中国对外关系的发展演变,呈现中国在融入世界的过程中主体性愈加凸显的趋势,彰显中国积极参与并引领全球治理体系和新型全球化的态势。我们要重视语言的建构功能,发挥话语治理、语言服务的作用,为当代中国的发展进行语言赋能,进一步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


一、多维展示话语互动


语言符号是认识世界的工具,语言概念能够反映特定时期人们对世界和自身抽象化、范畴化的认知,共时性概念凝缩了历时性的认知成果。作为镜像的语言处于人类和世界之间,反映和记录人类对现实世界和自身变化的感知。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语言景观发生巨变。不断涌现的新词和热词是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领域发展的重要见证,标记着国家形象的变迁。

第一,语言镜像映射中国与世界的政治话语互动,中国逐步从国际舞台的边缘走向中心。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为标志,中国开启了改革开放新征程,“改革开放”“与世界接轨”等成为时代关键词。中国秉持“和平与发展”“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外交方针,逐渐融入国际政治格局。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新型大国关系”“人类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高水平对外开放”“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等关键词,表明中国已深度参与全球治理,推动和引领全球治理体系变革。“中国式现代化”的概念基于反思西方以资本为中心的现代化弊病,为人类文明新形态提供了中国样板。中国实现了从“与世界接轨”的全球治理参与者、“有所作为”的推动者,到引领世界走向“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身份转变。

第二,语言镜像反映中国与世界的经济话语互动,中国对外经济不断走向多元化。改革开放之初,低附加值加工外贸占据中国对外经济的较大比重,以“来料加工”“来件装配”“来样加工”“补偿贸易”为代表的“三来一补”成为时代风行的词汇,展现了中国经济融入全球产业链的初级形态。“入世”成为具有年代特色的热词,凝结和记录了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实践经验。新时代以来,中国对外经济关系从依赖外贸的单一模式逐步转向多元化发展,尤其是加强区域自由贸易。“亚投行”“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合作共赢”“构建新发展格局”等词汇,标志着中国快速转向“开放型经济”的趋势。

第三,语言镜像体现中国与世界的文化话语互动关系,人文交流重心由外国优秀文化“引进来”转向中国优秀文化“走出去”。20世纪80年代,“文学热”风靡一时,外国文学译介如火如荼,折射出广大读者群体的精神文化需求。21世纪以来,“文化年”“文化节”“文化体育交流年”等词汇频繁出现于社会主流话语,显示中国文化外交力度和频次不断加大,人文交流进入国家统筹、多方参与的活跃局面。“孔子学院”“孔子课堂”等世界瞩目的热词,堪为汉语学习热潮的表征,反映了“中华文化走出去”的时代趋势。党的十八大以来,“文化自信”作为理论热词、网络热词成为社会共识、价值共识,“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展示了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和时代价值,为对外话语建构传播指明了方向。2023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全球文明倡议”,强调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推动国际人文交流合作,对促进人类文明交流互鉴作出重要贡献。

第四,语言镜像展示中国与世界的科技话语互动,中国科技从学习借鉴不断走向自主创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成为“世界工厂”,但之前“中国制造”成为廉价产品的代名词,暴露了中国制造业靠贴牌加工、代工生产获取微薄利润而没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尴尬境地。新时代以来,“中国创造”“中国智造”备受关注,词汇变迁的背后暗喻中国企业从参与产业链到构建产业链的进阶,中国产品自主创新能力大幅提高。一些“自主品牌”(如华为、大疆、比亚迪、字节跳动TikTok等)蜚声世界,提高了中国企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气候变化治理”“碳达峰碳中和”则展现了全球治理、绿色发展的中国智慧。


二、彰显大国形象


改革开放40多年来,语言的多维度变迁印证了中国话语体系建设的斐然成效。透过语言镜像,能够看到国家身份认同和国家形象自塑与传播的走向。词语变迁、概念演变展现了中国对外关系愈加开放多元,国际传播效能和国际舆论引导力不断提升。

第一,语言镜像里的国家身份认同。“发展中国家”“社会主义国家”“东方文明古国”“负责任大国”是中国的多重身份构建。语言在反映现实经验的同时也在建构现实,能够促进国家主体意义的表达和生成。正因如此,我们需要聚焦语言的建构性,重视对外话语体系建设中的概念表述、词汇选择和话语创新。比如,“一国两制”从话语创新延伸到政策实施,为国际社会解决相似遗留问题贡献了中国方案。又比如,“中国式现代化”是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独特经验的话语构建,以此确立了对外交往中的现代中国身份,并为其他发展中国家展示了超越西方资本逻辑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范式。

第二,语言镜像里的国家形象自塑与传播。语言符号是传播信息的媒介,语言的交际性突出表现在话语上,话语是特定社会语境中互动呈现的语言形式。概念表述是话语体系的核心要素,也是国家形象自塑的底层支撑。因此,要进行国家形象的有效自塑,必须构建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加强语言对国家形象的建构作用。“文明大国形象”“东方大国形象”“负责任大国形象”“社会主义大国形象”是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当代国家形象的精准概括。在国际传播中,要紧紧围绕标识性概念,展示多元立体的国家形象。值得注意的是,国家形象是自塑和他塑共同影响的结果,我们必须高度警惕西方炮制的涉华负面话语,并有效形塑中国自主的话语体系。


三、助推国际话语权提升


从话语互动建构的视角出发,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在语言镜像里得以映射和确认,同时又被语言所塑造和演绎。语言之于现实的反作用力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要充分发挥语言的建构功能,全面构建中国特色的对外话语体系。

第一,推动话语治理,增进国际共识。现行全球治理体系存在诸多缺陷,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垄断了许多重要概念的定义权、阐释权、评判权,国际舆论环境长期存在话语失序、话语失真的乱象。我们在坚决反对西方话语霸权和对华污名化的同时,还要建立自己的语言标准,提出中国定义的概念表述,拓宽全球话语治理重要概念的内涵意蕴,进行中国阐释和中国解读。

第二,做好语言服务,促进合作共赢。对外经贸合作需要语言先行,语言融通是“一带一路”建设互联互通的前提与保障。要加快“一带一路”相关国家的语言人才建设,提升语言服务质量,拓展语言服务范围,为跨境基建、跨境贸易、投资融资等提供高质量语言咨询、培训和管理工作,增进经贸互信。

第三,加强人文交流,促进民心相通。语言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并且是文化国际传播的重要基础。要发掘语言背后的文化维度,根据传播客体特点区域化、分众化选择传播信息,增进受众对传播内容的情感认知。比如,就“东亚汉字文化圈”而言,可以选取以汉字为基础的书法、诗画等共通文本进行国际传播。

第四,发展语言技术,赋能科技进步。语言数据已成为数字时代的重要生产要素,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需要以语言数据为基础。语言数字化为数字经济繁荣和数字产业发展提供强大驱动力。要积极培育语言产业,拓展数字化国际交流合作,展示当代中国科技创新大国形象。

语言镜像具有时代性、实践性、建构性特征,反映世界之变、历史之变、时代之变。改革开放以来的语言镜像,折射出中国与世界日益紧密的话语互动关系,彰显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和中国和平、开放、包容、负责任的大国形象,见证了中国话语体系由“与世界接轨”向“中国特色、引领世界”的转变。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话语构建、翻译与传播研究”(17ZDA318)阶段性成果)

(作者系郑州大学外国语与国际关系学院讲师;郑州大学中国外交话语研究院教授)



Copyright © 2017 郑州大学中国外交话语研究院 All Right Reserved 地址:郑州市科学大道100号 邮编:45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