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教文摘》2014年第7期
发表时间:2015-10-19    点击:

     

目次

高等教育信息化

  教育信息化为何停滞?(2)

现代大学制度建设

  不能因为害怕腐败而拒绝改革(4)

 

地方高水平大学建设

  地方高水平大学的困境与突破

    ——2014全国地方高水平大学发展峰会探讨(5)

  应用技术大学建设的若干思考(7)

就业信息

  教育部公布就业率低专业名单15专业被亮红牌()

 

专业设置与评估

  辽宁省创新高校专业评估 理性为专业设置“减肥”

 

?高等教育信息化

教育信息化为何停滞?

    国家教育规划纲要和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颁布以来,我国教育信息化进

 

入高速发展时期,不过,这种改变很可能发生在学校教育“主阵地”——课堂教学之外,与

 

我国社会其他领域因信息技术影响而正在“从量变走向质变”的发展趋势相背,值得高度警

 

惕。一个时期以来,我国教育信息化设备闲置、低效应用或表演式应用现象突出,这与信息

 

化发展道路、体制机制等诸多方面的束缚密切相关,需要深刻认识、着力破解。

理论束缚

新世纪以来,国家站在时代高点,敏锐提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具有革命性影响”、“

 

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破解制约我国教育发展的难题,促进教育的创新与变革”的发展

 

战略和方向,然而,在实际贯彻执行层面出现脱节,将信息化战略意义降格为局部的技术应

 

用,甚至是技术部门的事,离服务好国家教育改革与发展大局还有相当的距离。

教育界普遍认为,教育信息化理论逻辑是“四阶段论”,即“起步、应用、融合、创新”。

 

然而,实践逻辑已经证明,在教学制度不变的情况下,除了浅层次应用,信息技术与课堂教

 

学的融合是一条走不通的路。美国学者埃弗雷特·罗杰斯在上世纪60年代创立的“创新扩散

 

理论”发现,在信息技术传播、扩散进入“第三阶段”也即相当于教育的“融合”阶段(或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阶段),出现一条鸿沟,曲线不是向上延伸,而是横向前行,我们

 

称这种现象为教育信息化“扩散鸿沟”。“扩散鸿沟”表明,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很难从实

 

验、浅层次应用中走向深层次的、大规模应用。这条“扩散鸿沟”到底有多“宽”,粗略估

 

算,目前我国教育信息化已经出现了5-7年左右的停滞期,而信息技术相对发达的美国、日

 

本出现了10-12年左右的停滞期。

美国在新世纪之初中小学就已经百分之百联网,生机比达到5∶1,但信息技术在课堂教

 

学方面的应用基本上是原地踏步。有专家指出:“多年来美国(乃至整个西方)教育界关于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一直是在课前及课后下功夫,而较少在课堂上(即课堂教学过程的几

 

十分钟内)去进行认真的探索。”而在日本主要用于副科,主科应用较少。

“整合”“融合”之路既限制了人们的创造性,又模糊了教育信息化的历史使命,最终

 

不过走的是一条技术路线:人们只看到是技术在变,而教与学方式没变,更没有显著提高教

 

育教学质量。如果将信息化教育比作一座新城,我们现在所做的“顶层设计”不过是在“地

 

面”上下,做的依然是“修路”、“建地下管道”和“送货”工作,而地面上的“建筑”到

 

底是什么样,适合住什么样的人根本就不知道。笔者认为,我国的教育信息化要么像美国一

 

样绕过课堂教学,积蓄力量,待课外研究性学习模式成熟,最终取代班级授课制;要么对理

 

论逻辑做调整,先进行“创新”,即先打破现有体制机制框架,进行变革,然后,再融合。

 

 

应试教育体制束缚

信息技术本应成为破解教育发展难题、砸碎应试教育“流水生产线”的巨大推动力,然

 

而,知易行难,在这台以考试为轴心的层层相连、环环相扣的考试机器面前,信息技术也只

 

能“机枪当棒子用”。几年前笔者在一所小学做英语教学实验,试图利用在国外几十个国家

 

使用、效果显著的一个教学系统,解决西部贫困地区、民族地区英语教学质量较差,或因缺

 

少英语教师开不了课的问题,寻找一条解决西部教育均衡发展的道路。教学系统丰富多彩的

 

内容、个性化的学习方式受到学生的热烈欢迎。校长说:“我当了二十多年校长,没见过学

 

生下课听不见铃声的。”实验教师也感到教学系统功能强大,但仍十分担心应试训练不足,

 

会影响学生在学校、区里各种考试排名。我们说,教学系统是一个培养能力的系统,基础打

 

扎实了、能力提高了,成绩自然就会大幅度提高。但似乎各方面都无法等到那一天。面对笔

 

者的不解,一位名校高二英语教师私下说:“现在没有谁关心学生的英语能力如何,只要学

 

生会考试、拿高分就行,即便学生对所学的内容不懂也没有关系。”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教学制度束缚

我国教育信息化受到超级成熟的班级授课制的强大排斥。班级授课制是300多年前教育

 

为了适应工业社会需要而创建的核心教学制度,其时空限于课堂、视野限于教材,每节课的

 

每一分钟都被切割好、设计好、安排好,这样的课堂怎么会有信息技术的立足之地?可以说

 

,班级授课制就像是一块精致的瑞士机械手表,无论信息技术这个电子“部件”功能多么强

 

大、多么令师生喜欢,都难以融入其中,而强行加入既显得十分蹩脚,又难以长久维系。对

 

班级授课制的再造绝不是教师个人、学校、一般教育行政部门可以完成的。

管理体制束缚

多年来,我国教育信息化管理体制一般是由主管部门和相关技术单位负责,其特点是重

 

建设、轻应用,建用分离、技术思维占主导地位,从由上到下的教育信息化领导小组成员构

 

成就可以看出这一点,负责实际应用部门往往放在不重要位置上或直接被忽略掉,其结果是

 

出现一轮又一轮的设备购买浪潮。轻应用还有一个重要表现,就是多年来,教育一直遵循“

 

自我投入、自我建设、自我使用”的运行模式,排斥企业、害怕市场,结果教师被定位为软

 

件开发者。教育信息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教师自己开发软件充其量只能造出“信息高

 

速路”上跑的“马车”“自行车”,绝造不出“红旗”“宝马”来。技术思维主导下我们最

 

终实现的只能是技术的现代化,绝不会是教育的现代化。

教育信息化亟待结构性变革

联合国教科文人力资源部主任查尔斯早在2005年就指出:真正的教育创新需要我们重新

 

构思教育、彻底改造学校、改造我们的自身,而在教育中把技术教给学生、把技术整合到现

 

有的课程中、使用技术促进教学就不是创新。2010年国家教育规划纲要开宗明义地提出,利

 

用信息技术进行教育革命,而美国政府也在同一时间提出对教育进行“结构性变革”。也就

 

是说,学校教育需要在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撑下实现一次“突变式”、“断裂式”的转型,而

 

不是渐进式、堆积式进化。为此,建议从以下方面进行教育变革。

1.构建未来智慧教育

   随着信息技术无处不在,教育的基础与前提将发生根本性变化,随之而来的是教育范式

 

的转型。钱学森曾经提出,未来教育=人脑+电脑+网络。这为我国构建未来智慧教育指明了

 

方向,也预示了人类面临着一次历史性的人脑与电脑的任务大分工。推行“无分数教育”,

 

构建能力教育体系。为了打破应试教育桎梏、彻底解放学生,至少应该取消小学阶段考试,

 

进行“无分数教育”。“无分数教育”是苏联著名心理学家、教育家阿莫纳什维利提出、并

 

进行了长期的实验,得到国际社会高度认可。今天,已经基本具备了大规模实施“无分数教

 

育”理想的条件,可以利用计算机教学系统将考试中合理的、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转变为能

 

力测试、知识点学习达成目标测试等,从而打破应试教育体系,构建能力教育体系。

2.启动“农远工程”二期——全日制远程教学项目,解决“连片特困地区”、民族

 

地区教育均衡发展问题

   “连片特困地区”、民族地区教育是我国教育发展“短板中的短板”,发展严重滞后。

 

四川省民族地区教育学前教育毛入园率仅有32.5%,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还不到同期全国平均

 

水平的一半。目前,解决这些地区教育问题时间紧、任务艰巨。全日制远程教学模式是我国

 

独创的一种新型教学形态,通过卫星或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实况直播或录播城市名校课堂

 

教学,实现了城乡学生异地同堂、共享城市优秀教师的智慧和优质教育资源的目的。这是一

 

种“母鸡带小鸡”“名校火车头带着薄弱校车厢跑”的发展模式,有效解决了长期困扰我国

 

教育发展的核心问题。

远程直播教学相当于为贫困地区教师提供了大规模的、低成本、高水平、长周期的“在

 

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的培训,培养了大批骨干教师和优秀教师,通过采用“链式发

 

展”,直接将名校优质教育资源“送抵”薄弱校,实现了城乡学生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充分

 

利用电子学籍,构建国家教育大数据库。利用制度优势,我国电子学籍建设仅仅用几年时间

 

就解决了美国一百年都没有解决好一人一号、终身不变的难题。电子学籍是教育底层基础数

 

据,对于教育具有“车同轨,书同文”的战略性意义。未来教育的数据记录范围、测量范围

 

和分析范围在此基础上可以不断扩大,构成国家教育大数据库。

3.全面推进教育信息化绩效管理评价机制

目前,我国教育信息化实行的是过程性管理,关注做了什么事,而忽视其效果,造成教

 

育信息化建设出现“分蛋糕”、低效、闲置现象。未来应建立信息化建设“花钱必问效、低

 

效必问责”制度,努力实现效益最大化。进行教育变革,还需要突破人们对教育信息化发展

 

状况的认识误区,即长久以来,人们一直认为我国与世界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这一判断

 

10年前是对的,但随着时间推移,越来越显得失之偏颇。许多到过美国中小学参观的人都有

 

一个共同的感受,就是我国东部大中城市学校,其信息化条件并不比美国差,甚至超过美国

 

。可以说,这些地区早已与发达国家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关键是我们能不能面对现实,在

 

大力解决国家“数字鸿沟”的同时,去进行结构性变革、探索未来教育。

(作者: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 张杰夫,摘自《光明日报》2014年11月11日

 

第15版)

 

?现代大学制度建设

不能因为害怕腐败而拒绝改革

    围绕深化高考改革,公众最为关心的是保障教育公平,中央领导关注的也是

 

这一问题。近年来,高校腐败案件频发,尤其是发生了中国人民大学的招生腐败案件,极大

 

地挫伤了公众对高招改革的信心。从现实出发,高考制度改革不急于扩大高校招生录取的自

 

主权是有道理的。

众所周知,高校出现招生腐败的根本原因是制度建设滞后,没有建立一个能够取信于民

 

、透明、公开、社会参与监督的招生录取制度。尽管教育主管部门对于严格考试纪律三令五

 

申,对“阳光招生”提出很多要求;但是,仅有自上而下的行政管理和内部监督是远远不够

 

的。

多年来,几乎没有一起高考舞弊和招生腐败案件是教育系统自己发现揭露的,都是舆论

 

监督的结果。高校就像一个被越俎代庖、娇宠惯了的长不大的儿童,出了问题也往往被“大

 

家长”博大的“父爱”所“包容”化解。于是,深化招生录取制度改革就陷入了鸡生蛋还是

 

蛋生鸡的怪圈:在政府独大、高校缺乏自主权的情况下,不放权高校永远不会形成自主、自

 

律的能力;而如果实行招考分离,扩大高校招生自主权,权力就有可能被缺乏责任感和自律

 

精神的“儿童”滥用,就会有风险。对腐败的担心,成为高校放权改革的实际困扰,使实质

 

性的改革难以迈步。

深化改革就意味着攻坚克难、啃“硬骨头”,我们不能因为担心腐败而拒绝改革。要突

 

破改革和公平的困境,需要建立新的方法论,这就是“以改革促进改革”的新思维:通过改

 

革高校招生录取制度,促进高校落实自主权的改革。这就是说,制度建设在先,只有建立了

 

具有公信力的招生录取制度之后,才对高校放权。另一个概念是试点先行。高校数量众多,

 

治理能力参差不齐,因此,必须从很小的范围开始试点,例如,根据自愿的原则,确定首批

 

5~10所高校试点建立新的招生录取制度。这样,在培育新制度生长点的同时,将改革的风险

 

降至最低。

这一新的高校招生录取制度的要点,是校内同样要“去行政化”,学校成立以教授为主

 

的招生委员会作为招生录取的最高权力机构,负责制定《招生章程》,建立程序公正、信息

 

公开、社会参与监督、能够问责、具有公信力的招生录取制度。校招生办转变职能,变为一

 

个支持和服务机构。招生和录取工作具体由教师组成的院系招生工作组负责。招生录取过程

 

应当有社会人士和家长代表参加。

日前,21世纪教育研究院开展的网络调查,反映了公众对高校招生自主保障措施的一些

 

诉求。公众关注最多的首先是“实行信息公开,增加公开力度(如公开考生各项评价指标的

 

得分、城乡背景等)”,占82.6%;“加重违规惩罚”占60.9%;“引入家长、社会人士等监

 

督招生录取过程”占55.2%,“引入专业机构监督评价招生公平”占46.0%,“组成以教师为

 

主的委员会负责招生”占21.6%。这一具体制度的建设,高校可在实践中探索完善,可以各

 

具特色,相互竞争。

香港地区的高校由于制度健全,没有腐败之忧,已经在内地实行自主招生录取;大陆的一些

 

新大学如南方科技大学、上海纽约大学等也获得授权,实行结合高考成绩、高中成绩、面试

 

成绩,所谓“三位一体”的综合评价和自主招生。当然,招生录取制度改革需要获得更高层

 

面的法制的支持。在这次调查中,超过九成的网友期待从快制定《教育考试法》,保障教育

 

公平、考试公正,保障高校依法自主招生,改变惩治考试舞弊和招生腐败无法可依的落后状

 

态。

(作者: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 杨东平,摘自《中国青年报》2014年9月18日第2版)

 

 

?地方高水平大学建设

地方高水平大学的困境与突破

——2014全国地方高水平大学发展峰会探讨

    所谓地方高水平大学,就是那些非教育部所属,在所在的地方院校中属于“

 

领头羊”的大学。他们一般生源质量好,录取分数高,学校师资力量雄厚,有院士,有博士

 

后、博士、硕士授权点,博士和硕士人数比重大,另外,硬件设施良好,建筑面积大,社会

 

影响大。他们一般都是“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或是近年入选“中西部高校综合实力提

 

升工程”即“一省一校”的高校。

近日,2014年全国地方高水平大学发展峰会在郑州大学举行,峰会由全国地方高水平大

 

学联盟主办,北京工业大学、上海大学、苏州大学等来自全国49所地方高水平大学的校领导

 

与代表参会,短短一天的信息沟通、经验交流中,可以管窥当下地方高水平大学的困境与突

 

破。

困境之一是学校的规模过于庞大。南昌大学现有在校生超过了8万人,郑州大学在校生

 

近7万人,贵州大学在校生5万余人。因为之前是多所高校合并而成,形成多个校区且分散在

 

所在城市各个地方,占地颇大,郑州大学有4个校区,占地近6500亩,南昌大学5个校区,占

 

地8000余亩,贵州大学8个校区,占地近4500亩。这么大的规模,若在10多年前定是高校追

 

逐的目标,但现在看来,规模过大,管理的压力也大,而且在资源分配上不仅不占优,反而

 

吃亏,比如省里分配一些名额时,即使这所大学之前是由8所院校合并,但所给名额顶多增

 

加一个两个,而那些规模不大的学校怎么也都有一个,类此种种,让人产生不公平的感觉。

 

可反过来说,规模小的学校还觉得大校处处占尽风光与优势,也觉不公平。总之,规模带来

 

的效应,个中好坏,这些大学是深有体会了,所以北京工业大学的报告以“国家和区域发展

 

的战略需求倒逼高校从‘以量谋大’转到‘以质图强’”为题,虽然这所大学在校生规模和

 

占地远远不及上述大学,但也是真实敏锐地道出地方高水平大学当下的拐点所在,出路所在

 

困境之二是办学没有自主权。地方高水平大学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虽然没有“惨”

 

到仰人鼻息,但人、财、物这三件大事,是由地方政府的财政厅、人事厅来管理的,其中的

 

利害,一目了然。一些校长反映,高校发展要引进高层次人才,随之匹配的是高薪酬,但这

 

种支出不在地方的财政规划之内,往往一事一议,耗去高校很大的精力。其实除了这三件大

 

事,高校还在许多大事上没有自作权。苏州大学党委书记王卓君提出的改革建议中罗列了两

 

级政府应该下放的权力清单,中央政府的学位权、课程专业设置权,地方政府的编制权、人

 

事权、资源分配权、薪酬权、学费定价权等等,都在这份权力清单中。广西大学校长赵艳林

 

也呼吁教育部应该更加关注地方高校的办学自主权。他说,现在大学都在制订章程,但大学

 

章程的落实却是前途光明,道路曲折,显而易见,依目前地方高校在人财物上少得可怜的自

 

主权,难以落实大学章程,而如此大学章程也就在很大程度上成了一场自娱自乐。

困境之三是被等级管理左右。虽然地方高水平大学在自己那方土地上占有很大的优势,

 

但他们在很多时候仍有失衡感,尤其是在面对一贯的等级管理制度时。985、211、部属院校

 

、地方院校在具体管理中是以等级呈现的,一所地方院校发展得再好,甚至某个学科专业已

 

至一流,但也入不了部属的级别,相应的也没有部属的待遇,一个地方的非211工程学校也

 

是如此,做得怎么好也入不了地方高水平那一级,更不用说部属央级了。王卓君建议要打破

 

这种门槛制,将分级管理向分类管理过渡,如此,大学的特色办学才有可能彻底实现。

当然,在改革是大学不变议题的今天,地方高水平大学也实现了许多突破,其中许多让人欣

 

喜。

上海市有条规定,政府的支持只向那些在全国排名第一第二的学科倾斜。如此,甚少有

 

此座次排名的上海大学处境堪忧,不过,最近,他们在上海决意重振电影业辉煌、将自己建

 

成东方的好莱坞战略中赢得了机会。他们与加拿大温哥华电影学院合作办学,并与中国艺术

 

研究单位合作共建,最终使上海市决定建设环上海大学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现在,上海大

 

学正在专业与学科上整合涉及影视制作全过程的包括工科、文科、艺术等各个学科的专业与

 

课程,并获得政府14亿元的校区建设改造支持。上海的目标是寄望上海大学延长校区最终建

 

成一个教育、科研、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产业助推“五位一体”的开放型大学校园,从而

 

使上海大学辐射整个闸北区,形成校区、园区、社区、厂区“四区联动”式的影视艺术等文

 

化创意类产业的集聚区。

在苏州大学,期待上级放权的他们正在自觉地放权给下级,进一步扩大学院的办学自主

 

权。他们以国家试点学院为特区,试点推行“教授治学”,强化教授在学院事务中的参与权

 

和决策权,学院的相关事务分别由学院教授委员会、教学委员会、学位委员会、学术委员会

 

负责处理,涉及教师管理、教学事务、学位授予、学院改革的方方面面。另外,学院不设行

 

政级别,行政人员全面实行职员制,一般要具有海外教育背景,由学院自主招聘、考核、管

 

理,学院在管理中强调职员的服务意识,并建立了职员评估体系,不合格者予以解聘。可以

 

说,在对“去行政化”的强烈呼吁中,苏州大学在试点学院的小环境中基本实现了学术权力

 

与行政权力相对独立、相互支撑的治理格局。

总的来看,参加峰会的地方高水平大学对高校深化综合改革有着高度的认同,敢于直面

 

问题,立志解决问题。然而,我国各地发展的不均衡,使他们的诉求并不一样,在一些高校

 

希望政府放权的同时,也有一些高校希望政府能更好地支持自己,而且,在一些高校取得的

 

突破中,政府的作用显而易见。这实在是一个纷繁复杂的局面,但它也提醒我们,综合改革

 

不是盲目攀比与看齐,基于自身,从中求出内涵,走出自己的道路,才是改革的要义。

(作者:王庆环,摘自《光明日报》2014年11月4日第15版)

 

应用技术大学建设的若干思考

    当前,部分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大学的转型试点正在有序进行。这既是

 

高等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需要,更是国家社会转型和经济结构调整的要求。本文结合

 

自己的教育政策研究工作,参照对一些国家和地区同类学校的借鉴,对为什么和如何开展应

 

用技术大学建设给予思考。

一、高等学校转型是时代的要求

当今社会处于转型时期,经济面对发展方式的转变、基础教育向均衡迈进、高等教育着

 

眼于内涵、职业教育加强体系构建,因此都在全面深化综合改革。

2013年,当全国高校毕业生达到699万人的时候,就有人惊呼是史上最难就业年,而这一数

 

字马上将被刷新为727万人;自2006年起,中国作者发表在国际主要科技期刊和会议上的论

 

文数已连年位居世界第二,科技投入更是以每年20-30%的速度增长并于2013年越过占GDP2%

 

的门槛,但显然我们还不是创新型国家。勿容质疑,高等教育结构需要与未来经济结构调整

 

需求相适应,科技进步需要推动国家发展并提高人民的生活品质,社会需要教育实现转型。

 

 

转型发展其实也是一个世界性的命题。国际金融危机后,发达国家发展政策的重大变化

 

是从后工业社会转向再工业社会,一字之差,却影响着全球经济和教育的发展理念与实践。

 

美国总统奥巴马签署《振兴美国制造业法案》,重点实施再工业化战略和重振制造业战略,

 

提出要重返世界制造业颠峰,2011年政府公布的《美国创新战略》进一步提出要打造世界一

 

流的劳动力;德国作为欧洲经济的领头羊,近几年的作用更加凸显,原因就在于经济上有着

 

强大的实体工业支撑,教育上有着从“双元制”的中职到高等专业学院再到工业大学对多层

 

次技术技能人才的供给;英国在2009年底至2011年间陆续发布《为增长而提高技能:国家技

 

能战略》、《新机遇、新挑战:创建世界一流技能体制》、《为可持续发展而提高技能》等

 

政府文件,旨在通过提高高级技术技能人才而支撑实体经济和现代产业的发展。日本、韩国

 

、加拿大、澳大利亚、法国等也都出台了相关政策,欧洲委员会2011年颁布的《欧洲2020》

 

也非常明确要促进高就业经济。相对而言,中国经济发展的工业化尚未完成,作为一个发展

 

中的大国其制造业还应是强国的基础,更须注重技术技能积累。

从我国高等教育与经济增长的数量关系看,它们还是相互适应的。如笔者按当年价格计

 

算国内生产总值与普通高校毕业生数的比值,结果分别是1993年6.19、2007年5.57、2013年

 

8.14,扩招前后的变化并不明显,原因是在高校扩招的同时经济也在迅速增长。当前教育与

 

经济的不适应主要体现在结构上,解决问题的办法也只能是调整结构、转变发展方式。

《高等教育法》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党的十八大报告要求“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表明了对高等教

 

育的规格要求。高等教育要给学生以适应社会和改造社会的能力,这种能力由知识、技能和

 

思维力等因素组成。知识通过传授学习、技能通过培训练习、思维通过心智开发而获得,它

 

们各有自身相应的规律,并组合在一起形成个体的能力结构。我们的人才培养问题是过于重

 

视知识而忽略了其它,把鲜活、多样的教育简化为对知识点的死记硬背,培养的人容易眼高

 

手低。

社会的健康发展不仅需要坐而论道者,更需要身体力行者,国家的强盛需要大量建设者

 

。因此,推动一些高校转型发展是教育改革、人才培养、毕业生就业和社会发展的共同需要

 

二、世界范围看应用型高校的崛起

回顾世界高等教育八百多年的历程,外部环境和大学本身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市场需求

 

和科技进步是推动变化的诱因,文化传统和治理模式影响了变化的走势。经过漫长的进化,

 

高等教育的整体功能得以拓展,高等学校的类型走向多样;每个国家的高等学校都不再是单

 

一的大学模式,而成为复杂的体系;应用型高校的发展最具活力,不仅丰富了高等教育的模

 

式和内涵,更是改变了社会。当然,应用型高校不完全等同于应用技术大学,下面笔者从不

 

同的视角给予一个全景式的解说。

1.从历史的脉络说起

应用型高校起源于技术学校。如今我国的高校都想升格、想叫大学,其实在17、18世纪

 

的欧洲,大学并不是一个好的词汇,学术界将这个时期称之为欧洲大学的“冰河期”。当时

 

,由于宗教藩篱的树起,教会完全控制了大学,经院哲学、教条主义是唯一出路,大学不思

 

进取普遍走向衰落;上大学的人又都是富家子弟,有钱有闲又有精力,在僵化的体制中只能

 

选择堕落。而社会是蓬勃向前发展的。慢慢地在欧洲大陆新生了两类社会组织,独立的研究

 

机构和技术学校,它们替代了大学应该承担起的社会功能。随着历史长河的沉淀,现如今技

 

术学校在德国已进化为工业大学、在法国涅磐出了工程师学校,成为最精英的高等教育机构

 

。应用型高校伴随着工业化的进程而发展、壮大,目前已成为世界高等教育体系中最庞大的

 

分支,层次由低到高都有。如后来英国的城市大学和多科技术大学、德国的高等专业学院(

 

Fachhochschulen)、美国的专门学院、日本的高级专门学校等。

2.由办学模式的可借鉴性看

我们目前要建设的应用技术大学,最直接的借鉴对象就是德国的高等专业学院,英文直

 

译名为应用科学大学(University of Applied Sciences)。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技水平

 

的提高,职业对从业者的要求开始提高。考虑到单纯利用已有大学的理论性教学已不能满足

 

社会的特定需求,德国政府在1968年决定建立一种新型的、以培养应用性人才为目标的高等

 

教育机构。由于适应社会,其一创建就得到了各方的认可,发展很快,成为高等教育体系中

 

的第二大类。2013年,其学校数量接近大学的一倍,在校生数量超出大学的一半。其英文名

 

称是从1998年开始使用的,以区别于原有的大学。

尽管高等专业学院和大学这两类学校在形式上同属高等教育层次,但在德国人心目中还

 

是有着区别的。例如,高等专业学院的文凭(Diplom)和学位(Magister)上要加注“F.H”,

 

且不能授予博士学位,而大学的任何一个专业均有权招收博士生。一般而言,高等专业学院

 

的教师认为他们与大学有着相同的地位,属于同一教育水平层次,而大学的教师则认为高等

 

专业学院的地位比他们低。笔者以为,他们之间最突出的差异是功能、面向的不同,进而开

 

展人才培养和研究工作的方式不同,具有互补性。

高等专业学院为单科性或多科性专门学院,规模一般不是很大,为学生的职业做准备。

 

其人才培养规格指向岗位、技术和综合技能,专业设置强调实践性和应用性,重视对学生的

 

实践能力训练,开设大量的实践性课程和案例课程,要求其教师必须有五年以上行业工作经

 

验,还大量聘任来自企业界兼职教师,注重与区域产业结构的紧密结合,办学模式、教学模

 

式与传统大学明显不同。

至上世纪末,这类学校在我国均被译为高等专科学校或专科高等学校,该专科其实为专

 

门学科。为了避免与我国专科教育的层次概念混同,笔者在十几年前根据功能性质将其译为

 

高等专业学院,得到了学界认同,因为它们很像体制改革之前我国的一些专门学院。近几年

 

人们又开始使用其英文译名应用科学大学。其实说的都是同一类学校,特此说明。

Fachhochschulen模式后来直接影响到了奥地利和瑞士的高等教育,它们也分别建立起

 

应用科学大学(UAS),这是因为语言和民族的渊源,这类学校的德语名称和英语译名都与

 

德国完全一致。以瑞士为例:从1995年起,瑞士开始了大规模的改革,调整职业培训系统使

 

之朝现代化方向发展,并且建立了一个高等教育第二部门以作为传统大学架构的补充。大学

 

和应用科学大学的目标不同:前者主要开展基础科学、前沿技术研究和教学活动,培养人才

 

到博士层次;后者重视实践性教学,突出应用性研究和开发,培养人才到硕士层次。此次改

 

革历经十多年,将六十多个规模较小的学院合并为七所区域性的“应用科学大学”,覆盖了

 

瑞士各大地区,特别注重为所在的区域服务。此外瑞士还建立起两所私立的应用科学大学。

 

可借鉴的模式还有荷兰的应用技术大学(HBO),英国的多科技术大学,我国台湾地区的技术

 

学院和科技大学等。

3.从办学层次的可借鉴性看

应当说明,当前我国转型试点的应用技术大学是本科层次院校,与我国台湾地区的技术

 

学院、荷兰的应用技术大学、英国1992年前的多科技术学院大致在同一层次上。台湾的技职

 

教育比较发达,是随着企业技术升级及加工业向大陆的迁移而逐步升格发展的。上世纪六十

 

年代,台湾的经济开始发展,到处建立工业加工区,对生产工人质量的需求迫切,于是在初

 

中阶段开始培养技术工人;七十年代,开始发展职业高中,鼓励毕业生作为初级技术工人进

 

入到劳动力市场;八十年代,台湾的工业结构向资本密集型转变,开始注重技术进步,这一

 

变化极大地影响了技职教育的提升,因为结构的变化要求为就业市场提供更多有技术和技能

 

的人才,专科层次的初级技术学院发展迅速;之后,为配合技术密集型产业的需要,以及应

 

对企业内迁后低层次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减少的局面,技职学校开始向更高层次的技术学院

 

、科技大学升格迈进。

荷兰应用技术大学,学制四年。第一年主要学习基础理论课程,第二年自选专业学习,

 

第三年企业实习,第四年毕业设计。其学制也可以灵活安排,选择非全日制课程,如实习期

 

间如愿意留在企业工作,就可以采取业余学习的方式完成学业。德国、奥地利和瑞士的应用

 

科学大学培养人才最高到硕士层次,我国台湾地区的科技大学培养人才有博士但很少,英国

 

1992年升格后的多科技术大学也可以培养博士,但它们的本科教育模式都很有借鉴意义。再

 

往高说,美国的专门学院、MIT等此类研究型大学,英国的城市大学,德国的工业大学,法

 

国的大学校,瑞士的联邦理工学院,也都培养高层次的应用性人才,但与本文的应用技术大

 

学关系不大,它们很多其实都是世界一流大学。

4.不同的体系架构

至此,每个国家的高等学校都形成了一个系统。一种是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明显并行的

 

架构,如德国、奥地利、瑞士、荷兰及我国的台湾地区等都属于这种类型。它们从基础教育

 

起就开始有多次的分流,甚至大多数的生源都进入职业教育的体系里,如瑞士职业高中的学

 

生比例要占总数的70%以上。学生上普通中学的目的就是上大学,而制度设计上也不拿其他

 

的学生来陪绑,各走各的路。

另一种是在基础教育阶段不分,而在高等教育阶段却很鲜明,如英国、法国就是这样。

 

法国的大学校甚至把这种模式走向了极致,它们以工程师学校、商业学校和师范学校为主导

 

,主要从事应用科学的教学和研究,培养工业、商业、管理等方面的高级专门人才,成为另

 

一种类型的一流大学。这种精英教育模式很有特点,水平很高、规模很小、行业管理为主。

 

 

亚洲国家一般重视学历文凭,普通教育比较发达,大学地位突出,如韩国和日本都是这

 

样。中国义务教育后的高中阶段是分流的,但职业高中地位较低;专科层次的职业技术学院

 

也都叫普通高校,表明我们没有区分;本科院校主要按学科门类划分。将来的改革方向是要

 

有类别区分。美国比较多样,本科阶段重视基础和通识教育,专业教育的任务多放在研究生

 

阶段完成,社区学院承担着一定的职业教育任务。研究型大学、州立大学、专门学院、文理

 

学院和社区学院构成了适应社会需求的独特体系。

三、回避不了的职业技术教育层次提升问题

教育规划纲要提出要建立高校分类体系和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十八大报告明确要深化教

 

育领域综合改革和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笔者认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避不开职业教育

 

的向上拓展议题,因此也是高等教育界关注的话题。

1.地方高校已经做出的探索

自世纪之交的高校扩招以来,地方本科院校和独立学院得到了极大发展。1998年,全国

 

有普通本科院校591所,其中地方院校371所、占总量的62.77%;而2012年地方本科院校就已

 

达到1032所,占总量的90.13%。面对社会需求的动力和市场竞争的压力,高校的异质、错位

 

发展冲动被激发了出来。在那些中央直属高校向研究型大学、综合大学、特色高水平大学迈

 

进的同时,一些地方院校提出了服务型、应用性、技术本科、行业特色、创业型等新的发展

 

思路,进行了多方位的实践探索。同时,一千多所职业技术院校的发展也令人鼓舞。它们虽

 

身处高等教育链条的低端,但直接面对市场,反而赢得了先机和生机,很多学校毕业生的就

 

业率超过了三本甚至二本院校。这些,也促使了地方本科院校的思考。

2.技术技能积累

我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的古老国家,既有着悠久的文化传统,又有着精湛的技艺

 

制作,更不乏有创意的臆念作品,许多如神来之笔、巧夺天工。但是,我们的很多工艺、秘

 

方、经验都已失传,即使留下来的也少有发扬光大。其原因在于不重视技术技能的积累。

其一,蔑视劳动。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视技术技能

 

为雕虫小技而不上台面;其二,传承方式单一。师傅带徒弟、又怕教会徒弟饿死师傅,传男

 

不传女,因此不断创新、不断失传;其三,技术没有上升为科学认知,没有原理支撑,只知

 

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因此难以进步。这才有泱泱大国虽有四大发明但却受尽外强欺辱的历

 

史。当今社会知识不断产生、科学不断发现、技术不断更新,都需要创新、传承和积累。技

 

术技能积累源自社会需求,需要科学支撑,能直接改变自然、改造世界、造福人类。

3.职业教育和专业教育

当职业技术教育的层次提升后,职业教育和专业教育的界限怎么划分?有人说医生、律

 

师、教师也是职业,甚至是岗位工作,那么对他们的培养是职业教育吗?笔者认为,职业教

 

育和专业教育最重要的区别是工作的变化性。职业教育面对的是相对固定的工作场景和对象

 

,不管其背后技术的支撑多么复杂,学生学会后就形成了一种以技能技术为基础的习惯反应

 

,工作是可预期性或常规性的,如数控机床的操作(技能)和维修(技术);而专业教育面

 

对的是不可预期的工作,需要思考、判断、选择和处理,如医生看病,同一种病在不同体质

 

者身上的治疗方法可能会截然不同,手术中面临的情况也是千变万化的。所以现代社会对医

 

生、律师、教师的培养是专业教育而不是职业教育。

为了理解变化的多样性和复杂性,需区分如下概念:技能是通过练习获得的习惯性操作

 

能力,技术是人们利用已有知识而对自然的变革,科学是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工程是人们

 

为完成特定任务而对技术、管理及其成本要素的组合。这里,不是为了定义概念,而是为了

 

解释。

技能有很多种,以身体技能为主的培训在中职阶段就能实现,而需要心智参与的技能则

 

需要在高等教育阶段完成,现代产业的发展已使得技能的复杂性和复合性上升;单纯的技术

 

学习应该是职业教育的内容,只是现代意义的技术已需要有科学原理的支撑,技术的掌握还

 

需要有实践环节的训练,复杂性上升,许多到了本科教育阶段;专业水准的工程教育和科学

 

教育应该是专业教育的内容,可上至博士教育阶段。不同的人才,智能结构不同,培养方式

 

也不同。

由此推出的结论是:职业教育和专业教育的类型区分由变化性决定,层次区分由复杂性

 

决定;技能、技术人才培养是职业教育的任务,工程、科学人才培养是专业教育的任务。

4.应用技术大学的建设定位

顾名思义,应用技术大学培养技术应用性人才,包括高端技能技术复合人才。简单举例

 

说,高端数控机床的操作和初级维护可由高职院校来培养人才,深度维护、维修需要应用技

 

术大学来培养人才,而设计和制造工艺人才的培养则是其它大学的任务。当然,一些简单机

 

床的技术设计、零部件设计或技术改造任务也是应用技术大学的份内职责。

现代技术需要遵循科学原理,不知原理技术很难进步;技术又是习得的,需要真实环节

 

训练。因此理论教学和实践培训是应用技术大学最基本的育人方式。在办学模式和管理模式

 

上,应用技术大学需要积极开展与企业的合作,甚至把校企合作作为一种基本的制度性模式

 

来建立。其教师应该考虑有产业工作背景。

总之,“技术”是这类大学关注的核心,包括技术人才培养、技术开发、技术应用等。

 

另一个关键词是“应用”,实际上就是实用,上得了手,懂基本原理,有职业素养。另外还

 

要说明,职业技术教育是高成本的教育,保证投入、满足条件、增加吸引力很重要。

四、地方本科院校转型面对的一些挑战

应用技术大学,在中国算是个新生事物,尽管国外已有可借鉴的模式、国内已有探索的

 

基础。转型必将面临挑战。

1.来自发展理念的挑战

中国人喜欢比高、比大,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轻视劳动、实践、一线、基层者大有人

 

在,甚至重学轻术。有些理念是根深蒂固的,对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很不利,需要有所改变。

 

现代社会,已不能再小觑技术的力量。技术是生产力的实现方式,科学无国界、技术有壁垒

 

,日本就是先经由技术立国后走向科学技术立国而发展起来的。科学与技术,并无高下之分

 

,只是和而不同。科学致力于发展概念体系,是发现,科学研究的过程是人们认识自然、探

 

索未知世界的过程,注重求真;技术则是科学概念体系的应用,是创新,技术开发的过程是

 

人们利用科学原理来改造自然以为人类服务的过程,注重求用。当然,二者也有很多相似之

 

处,科学是技术的基础,技术对科学又有着促进作用。

实际上,即使美国的许多研究型大学,也是通过解决社会现实问题、满足社会需要而发

 

展起来的,是以技术的广泛应用、技术积累为基础而推动了科学发展的,如著名的威斯康星

 

思想。因此,站在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高度看,高等学校不能游离于社会之外,能推动社会

 

发展的学校才有生命力。

2.来自高校现实的挑战

有不少本科院校,原来它们就已自发地开始了转型工作,或原来就是以工程技术学科为

 

强项的,或大量独立学院原来就是利用母体学校面向市场的那部分学科优势而发展起来的。

 

它们的转型相对容易,要改变的主要是轻视职业技术教育的观念。其实,这类学校是转型的

 

最大受益者,因为在原来的本科院校序列中它们身处末端,而转型后它们身处前列。历史已

 

把转型的开拓、改革的重托交给了它们,不可辜负。

另外一些系由原来的师范类专科学校合并升格、或以文理经管学科为主的民办高校发展

 

起来的本科院校,规模还比较庞大,转型的压力就很大。既有理念上的问题,更有办学模式

 

、办学条件的问题。还有是来自职业技术学院的挑战,特别是那些示范、骨干建设学校。经

 

过近二十年的发展,它们的办学条件、理念、市场适应性等都没有问题,但突然把一些应用

 

技术大学放到了它们前面,可能会想不通。对此,笔者的观点是大局为重,相信这一举措对

 

整个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有利,因此肯定会对自身学校的发展有利。同时要相信自己的办学

 

方向,相信市场和社会需求的力量。

3.来自对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架构认识的挑战

以笔者的观察,对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业内是普遍认同的,但如何架构,包括向上延

 

伸和立交桥搭建等,可能会智者见智。这没有关系,因为是新生事物,方向对了,一步一个

 

脚印,向前发展就是了。当前的重点是做好应用技术大学的转型试点工作。关于现代职业教

 

育体系的上游架构问题,笔者个人的观点是在本科阶段可以并进职业教育和专业教育,但在

 

研究生教育阶段也说是职业教育则有些勉强。可行的办法是对接,与专业教育、工程教育等

 

实现对接。

近年来专业学位发展很快,也符合世界潮流。可以逐渐把专业学位授予高校与学术学位

 

授予高校分开,逐渐把专业学位名额调整给专门学院或专业大学,以推动高校的特色发展,

 

提高应用型高校发展的积极性。同时,这些年行业特色大学、特色高水平大学也在凝聚自己

 

的特色,无疑,它们是应用型高校的顶端。

转型是时代的要求,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需要与现代产业体系对接,高等学校体系需要全面满

 

足社会需求,应用技术大学建设是其中重要的环节。

(作者: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高等教育研究室主任、博士生导师 马陆亭,摘自《

 

中国高等教育》2013年第10期)

 

?就业信息

教育部公布就业率低专业名单15专业被亮红牌

    食品卫生与营养学、生物科学、旅游管理、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前几年

 

这些时髦的专业,出现在教育部低就业率本科专业名单中。昨日,教育部公布了全国和各地

 

近两年就业率较低的本科专业名单,要求各高校在申报专业时参考全国、各省(市、自治区

 

)的就业率较低的本科专业名单,充分考虑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避免盲目布点、

 

重复设置。

信息发布:全国15个专业被亮“红牌”

在教育部发布近两年全国就业率较低的本科专业名单中,大河报记者看到,全国有15

 

专业被亮起“红牌”,这些专业中,有不少是前几年看起来时尚而高端的“高大上”专业,

 

例如广播电视编导、播音与主持艺术、动画、知识产权、电子商务。此外,当年部分新兴行

 

业例如食品卫生与营养学、生物科学也榜上有名。

被亮“红牌”的专业中,市场营销和公共事业管理成为亮牌的“重灾区”。例如,市场

 

营销专业在山西、吉林、上海、浙江、湖南、广西等省市就业率走低,而公共事业管理在北

 

京、上海、安徽、山东、广东、云南等省市“中彩”。 在公布全国就业率较低本科专业的

 

同时,教育部还公布了全国各省市的低就业率本科专业。

近两年全国就业率较低的本科专业名单

食品卫生与营养学;生物科学;旅游管理;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市场营销;动画;知

 

识产权;广播电视编导;表演;艺术设计学;播音与主持艺术;音乐表演;电子商务;贸易

 

经济;公共事业管理。

河南省近两年就业率较低的本科专业名单

法学;应用心理学;汉语国际教育;应用物理学;人力资源管理。

法学1/5学生就业与专业无关

林静,2013年毕业于河南某高校法学专业。昨天,提起自己的就业经历,她就有点儿抓

 

狂。林静说,当年高考填报志愿时,出于对律师这一职业的崇敬和喜爱,毫不犹豫地选了法

 

学。成功被录取之后,她开心了好几天。进入大学后,林静每天认真学着《刑法》、《经济

 

法》、《诉讼法》、《民法》等,把法律条文背得烂熟。四年大学时光一晃而过,等到林静

 

该找工作时她发现情况不妙了。“原来一直觉得律师社会地位高,收入也高,可这一毕业,

 

发现学法学的毕业生还真是多。”最让林静郁闷的是,当律师并不是她想象的那么容易,司

 

法考试不过、律师资格不过,白搭!林静只好去招聘会上找“饭碗”,她又郁闷了,因为招

 

聘会上需求法学专业的企业很少。“最后我们班,3/5的学生去考公务员,1/5的学生去考研

 

,1/5的学生找了和专业毫不相关的工作。”林静说,她最后选择了一家小型民企做行政工

 

作。

注:根据国内第三方教育数据咨询和评估机构麦可思公司2013年、2014年连续两年发布

 

的《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就业“红牌”本科专业的前10名里,法学连续两年都位居河南

 

低就业率前3名。

专家释疑:这些专业为何不好就业?

省人力资源专家卢宇

昨天,提及河南被教育部贴上就业“红牌”的本科专业,省人力资源专家卢宇表示,从

 

这几年的就业形势来看,法学专业学生的就业情况一直不太好,因为其上升通道比较短,专

 

业对口的工作多在司法机构或做专职律师。他建议,如果法学专业的学生毕业后想找个好的

 

工作,在学校期间专业基础知识就要打好,并积极参与司法考试;如果法学专业的学生不太

 

喜欢法学的话,又想求职顺畅,最好在大学期间就攻读另外一门学科。

郑州大学就业服务指导中心副主任张钦

像应用心理学,是文科专业,就业面较窄,其实就业需求是有的,但是能提供有效辅导

 

的不是很好。虽然需求大,但我国做心理咨询专业机构很少,导致目前局面需求有,但缺乏

 

机构,没有足够力量让这些毕业生就业。对于汉语国际教育,张钦则表示,这个专业将来出

 

路主要是去国外教汉语,但真正能够实现的学生并不多。

补充案例: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本科学历国内就业较难

一名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姓胡的学生2011年,通过国家汉办的选拔,以汉语教师志愿者的

 

身份奔赴海外的孔子学院工作,一年任期结束,她最终决定继续留任。数据表明,截至2011

 

年12月,中国共在105个国家和地区开设了358所孔子学院和500所中小学孔子课堂,累计派

 

出汉语教师志愿者1.4万多人次。

“在中国本土从事对外汉语教师招聘学历标准基本为博士以上,我这个学历想要在国内

 

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只能选择一些民办的语言培训机构或国际学校。”她表示,海外汉语教

 

学的师资供不应求,大量的对外汉语和汉语国际教育的毕业生倾向于暂时出国担任并非正式

 

的国际汉语教师志愿者,然后回到国内再谋出路,否则凭这个外向型特征明显的专业在国内

 

较难找到对口的工作。

应对策略

“困难”专业酌情减少招生

2012年,教育部曾发布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要求优化学科专业和人

 

才培养结构,健全专业预警、退出机制,连续两年就业率较低的专业,除个别特殊专业外,

 

应调减招生计划直至停招。根据社会需求、就业情况及其他因素,各高校也会调整冷门专业

 

的设置,一般情况下,高校首先会采取减少招生的方式,再一步就会停止招生,停止招生的

 

专业还不是撤销专业,如果社会有需求还可以继续招生,如果这个专业确实没有“用武之地

 

”,高校才会撤销专业。对停止招生或者撤销的专业,高校对其师资一般会予以分流,安排

 

到相近或者相似的学科专业上,如果实在不能安排则安排正常的人才进出。

大河报记者了解到,我省高校也在根据社会需求状况缩招或者停招专业。郑州大学就业

 

服务指导中心副主任张钦举例,若是该校某专业就业率低于全校就业率的15%,再次招生时

 

,就会考虑减少招生数量。“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一套办法,虽然这些年我们还没有哪个专

 

业低于这个比例,但是有些我们认为‘困难’的专业,也会进行减招。”

专家建议学生切忌盲目跟风热门专业

卢宇表示,被贴上“红牌”的专业在填报高考志愿时考生并非不可以选择,毕竟这不能

 

代表4年之后的趋势。卢宇分析说,应用心理学、人力资源管理这两个专业,近些年就业情

 

况逐渐好转,尤其是应用心理学,起码在近一两年之内,其需求情况将非常好,因为自媒体

 

时代到来,大部分企业在做企业宣传和自媒体营销时,更多地需要应用心理学,去研究如何

 

让更多的人通过微信、微博平台了解企业。卢宇说,“中国微博营销教父”杜子建曾表示,

 

一个企业人员的组成架构,如果30%的人懂心理学、30%的人懂传播学、30%的人懂营销、10%

 

的人会管理,那么这个企业将能更好地适应移动互联网时代,小米公司的成功就是这样。而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企业如今也愈来愈重视,从最近几年的招聘情况看,每个企业都会需求

 

1-2个人力资源管理岗位。

省内一高校招办的老师表示,就业率偏低的专业,有些是盲目扩张所导致招生数量过多

 

,还有一些专业是因为长期投入不足。考生在选报专业时,也不应该一味盯热门或冷门,兴

 

趣最重要,填报志愿时也要做好功课,对所报专业有个充分的了解。

(作者:《大河报》记者 王灿 谭萍,摘自《大河报》2014年10月14日第9版)

 

 

?专业设置与评估

辽宁省创新高校专业评估 理性为专业设置“减肥”

    “专业评价”,即辽宁省教育厅从2012年启动的“高校本科专业综合评价”

 

,与以往不同的是,“专业评价”以学生和教师为重心,建立分类分专业的评价体系,采取

 

专家不进校、利用信息技术手段采集分析数据的评价方式和委托专家组织实施评价的组织机

 

制,注重建立评价诚信体系,创新评估方式方法,探索推进管办评分离,提高教育治理能力

 

截至目前,辽宁省总计对省内53所高校42种692个专业布点进行了评价,评价布点数占

 

全省本科专业布点数的30.57%,约覆盖全省本科在校生的50%。2014年正在开展对包括10种

 

艺术类专业在内的20类38种专业450余个专业布点的评价工作,评价结束后预计评价专业布

 

点数将达到1140余个,占全省本科专业布点数的50%,覆盖近70%在校生。专业评价的效果在

 

辽宁已初步显现。目前已有25所高校正式向省教育厅提出74个专业停止招生的报告,其中18

 

个专业已正式向教育部申请撤销。另外,今年辽宁60所地方本科高校中有33所高校申请增设

 

本科专业99个,分别比2012年和2013年下降71个、35个百分点。

既“把脉”也“开方”,专业评价的这一特色促成目前这一局面。“以往,教学评估只

 

注重学校层面‘把脉’,无法将专业‘脉’把好,‘方子’不能对症。而专业评价正是把到

 

了命脉,对症下药,药到病除。”东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张斌如此评价。

亮点一:评估下移至专业

专业是高校适应社会需求,开展人才培养工作的基石。“要使高校真正落实人才培养这

 

一最根本任务,就要建立以本科教学为中心,以提高质量为导向,引导专业内涵建设和特色

 

发展,真正以学生和教师为重心的分类分专业的评价体系。”辽宁省教育厅相关负责人强调

 

。为此,辽宁省本科专业综合评价将评价重心下移到专业层面,将关注重点放在学生和教师

 

身上。

他们从全省高校推荐的专家组成的专家库中筛选组织成立了专业综合评价工作专家指导

 

委员会(以下简称专指委)和各相关专业类教学指导委员会(以下简称教指委)。专指委和

 

教指委就评价指标体系的一级、二级指标和观测点以及评价的主要方式、方法与有关高校多

 

次磋商。在“共同参与”和“共同可接受”的原则下分别确定各专业评价指标体系的具体内

 

容与细节。那么,“专业评价”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据介绍,该评价体系的基础首先是设立专业评价通用指标体系,在广泛借鉴国内外经验

 

基础上,在多个反映专业办学状态的指标中,选取“生源情况”“培养模式”“教学资源”

 

“本科教学工程”“教学质量保障”“培养效果”“专业特色”7项有代表性的一级指标。

 

对于二级指标设计和观测点选取,注重遵循客观性、引导性和科学性等原则。

评价指标体系观测点的选取注重客观性,各专业指标体系平均约有40个观测点,其中,

 

近70%的观测点为易量化和可重复验证的定量指标,其评价分值可根据信息平台中参评专业

 

的相关数据,通过数学模型从评价系统直接量化生成。而对人才培养模式、教学质量保障体

 

系、优秀校友和在校生以及专业特色等定量指标不能全面反映且不易量化的要素指标,采用

 

给定“赋分区间”的方式由专家进行定性评审。

辽宁省教育厅高教处处长杨为群告诉记者,辽宁的专业评价选取“近四年本专业教授为

 

本专业本科生授课的授课率”“具有行业经历专任教师比例”“中青年教师参加实践教学能

 

力培训比例”“近四年校外实习实践基地数量及各基地实习人次数”“近四年参加创新创业

 

活动及参与科研项目学生人次数”等要素作为观测点,引导高校进一步落实“高教30条”,

 

创新培养机制,注重内涵建设,强化实践教学,将更多的精力和资源投入到人才培养之中,

 

逐步建立以提高质量为导向的管理制度和人才培养机制。

指标体系注重分类指导,在通用指标体系框架指导下,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科特点和同种

 

专业不同院校及人才培养类别的特点,分别制定出42种76个分类分专业的指标体系。考虑到

 

各个高校办学差异性,各专业的指标体系又分为“普通本科”和“新建本科”两种类型。对

 

于2000年以来未参加过教育部高校教学工作合格评估的新建本科院校,针对其开办时间短、

 

成果积累较少等情况,以及主要承担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的实际,在培养模式、实践教学环

 

节等方面指标的选取和权重上注重分类指导,与“普通本科”院校有所区别。另一方面,在

 

对“培养目标”“培养方案”等指标的考察中,被评价专业不与其他学校进行横向比较,而

 

是注重考察该专业培养目标是否与学校定位相匹配,毕业生的知识、能力、素质是否能支持

 

培养目标的实现,关注专业培养方案各要素间的相互匹配程度,以及相关要素对培养目标和

 

培养要求的支持程度,鼓励高校特色发展。

事实上,国际上早已对分类分专业、多维度的评价体系进行了探索和尝试,而此种评价

 

体系也被认为是未来评价的发展趋势。

在日前举行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国际经验与中国探索”国际学术研讨会上,德国高

 

等教育中心副主任费德凯尔指出,欧盟多维度全球大学排名计划(U-Multirank),就起源

 

于欧盟国家对大学评估新方法的需求,即在国际背景下能针对大学不同类型的优势,分门别

 

类地评价,而非给出单一的指标。这种排名主要是针对高等教育的五个维度——科研方面、

 

教学、学习知识转化、国际化程度和地区参与进行评估。“多维度排名体系的主要目的是提

 

供方便、透明和可比较的大学信息,以便学生、教师、家长等各利益相关方能了解大学在各

 

领域的表现。” 此次辽宁开展的专业评价改变了过去为评估而评估的局面,促进大学回归

 

本源,切实关注学生的健康成长。

亮点二:专家不进校同样保证评价的效度与信度

评价体系设定后,如何获取数据、如何公正评价,就成为评估工作的当务之急。“专业

 

评价采取‘专家不进校’的方式,通过网络采集汇总、分析数据,以对数据的定量分析为主

 

,以专家的定性判断为辅的方式进行评价,得出最终结果。”杨为群说。然而,担忧也随之

 

而来,“专家不进校,如何能保证数据的真实可靠”?他介绍,辽宁省专业评价通过建立本

 

科专业数据库及信息平台和评价系统平台,来采集评价数据和组织评价,采取定量指标数据

 

核查机制、定性指标评审质量保障及追溯办法,依靠专家组织这一“第三方”负责评价具体

 

实施的组织机制,并注重信息公示与公开,探索建立评价诚信体系,来保证评价基本数据的

 

真实性和规范性,主观评价的真实性和客观性。

首先,参评专业所有基本数据均来源于面向社会公开的辽宁普通高校本科专业数据库及

 

信息平台。其中,招生录取及就业率情况由省教育厅直接提供,其他教育部门不直接掌握的

 

数据,由各参评专业通过专业信息平台填报。参评专业所有相关信息均在辽宁本科教学管理

 

平台(www.upln.cn)开设专题页面公示,并将评价结果面向社会公开。

为了确保评价数据的真实准确性,在专业评价过程中,各专指委根据各专业评价方案共

 

分别成立42个专家工作组,对定量指标数据进行核查并对定性指标进行评审。对不符合采集

 

标准、与公共信息不一致或需要提供证明材料的定量指标数据,要求有关高校进行核实或提

 

供证明材料。对定性指标进行分组评审,每组至少聘请3名以上专家,对专家评分与平均分

 

差距在30分以上的数据予以排除后计算平均分。对于聘请5名以上专家的,则去掉最高和最

 

低分后计算平均分。在具体赋分过程中,专家需对各项定性指标加(减)分的理由进行说明

 

,使得定性指标赋分更加有据可循。同时,根据各专业评价指标体系及指标权重,对参评专

 

业定量指标数据得分、定性指标专家赋分进行综合计算,得出各参评专业分数,最终形成两

 

类指标体系的42种692个参评专业布点评价结果。

辽宁省高校专业综合评价工作专家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副校长张佐刚

 

说:“虽然目前我国第三方评估机构尚不成熟,但是辽宁在专业评价的组织机制方面,主要

 

以专家组织为主制定评价体系、评价标准并负责定量指标核查和定性指标评审,力求体现客

 

观性、科学性和公平性,初步具备第三方评估的特质,较好地保证了评价的效度与信度,为

 

未来评估管办评分离提供了一定借鉴。”

亮点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以评促建”目标

专业评价连续三年列入了辽宁教育厅(省委高校工委)年度工作要点。

专业评价不仅是对高校专业的一次体检和“把脉”,而且给出“药方”,实现真正意义上

 

的“以评促建”。通过对评价数据的分析,使得参评高校发现专业建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明确薄弱环节,提出措施和办法来优化专业结构,加强专业建设。各专业教指委也通过总结

 

定性指标专家评价情况,指出部分高校在培养方案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进行深入分析和指导

 

,达到以评促改,以评促建的目的。

一些学校通过分析2013年参评的专业数据,发现在培养方案、教师科研教研情况、实践

 

教学条件、教学质量保障、专业特色建设等方面存在共性的问题,提出了建立专业预警与调

 

整机制、落实专业负责人制度与培养工作、加强卓越计划制度体系建设等措施。外国语言文

 

学类等专业教指委也就在专业评价中发现的问题召开会议进行深入探讨,使各校对比优势和

 

差距,互相交流专业建设经验,并就如何强化薄弱环节,进一步加强专业建设,提高人才培

 

养质量提出意见建议。

“专业评价带动校内专业自我评估,进而调整和优化专业结构,加强专业建设。”沈阳

 

师范大学副校长夏敏表示,在有明确专业分数、排名的情况下,各校普遍开始重视专业建设

 

,推动校内专业自我评估,针对薄弱专业予以调整或撤销,加强骨干优势专业,使高校教育

 

资源得到优化配置,促进高校关注本科教学,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渤海大学砍掉了在评价

 

中排在倒数第一的专业,甚至一些落在其他院校后面的专业。这样才能集中人力、财力和精

 

力,使我们的专业特色更加突出。”渤海大学校长杨延东介绍,渤海大学停止了国际经济与

 

贸易、广告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公共事业管理、电子商务、音乐表演、视觉传达设计

 

等专业的招生。据了解,这些专业均为辽宁教育厅建议高校暂缓申请增设的本科专业。

事实上,专业评价带动的不仅仅是一两所学校的发展与建设。据了解,在2012年专业评

 

价试点工作后,包括大连理工大学、沈阳农业大学、渤海大学、沈阳师范大学在内的多所高

 

校分别开展了校级专业评价,并结合社会需求和学校实际,提出了学校专业调整及建设方案

 

沈阳工程学院院长张铁岩说,高校本科专业评价为政府宏观调控教育资源提供了决策性

 

依据,让高校根据社会需要、学校定位和办学实际来设置和调整专业,扎实推进了专业建设

 

,促进了内涵和特色发展,让大学回归本源。

对学生而言,专业评价带来的效益更加直观。“每一年的综合评价资料、数据及结果均

 

在辽宁省本科教学管理平台上开设专题页面进行公示和公布,使社会各界了解不同高校的专

 

业特色及总体运行情况。”杨为群说。目前辽宁本科专业综合评价的影响力逐渐增大,已成

 

为学生填报高考志愿的参考依据。“据辽宁省本科教学管理平台的统计,2014年高考填报志

 

愿期间,尤其是6月24日当天,该网站访问量达峰值,浏览次数近20万。”

(作者:晋浩天,摘自《光明日报》2014年10月28日第13版)

关闭

版权所有:郑州大学规划与学科建设部    地址:郑州市高新区科学大道100号

Copyright © 郑州大学规划与学科建设部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