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镇豪研究员来汉字文明研究中心讲学

发布人: 时间:2018-06-15 点击数:

2018年6月12日上午,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甲骨学殷商史研究中心主任宋镇豪先生应邀到郑州大学汉字文明研究中心讲学。宋先生的报告题目为《新时代甲骨学发展史上的新际遇、新成果、新使命和新作为》,这是“跨文化汉字研究高端讲坛”开办以来的第十三场学术报告。报告由黄锡全教授主持,文学院、汉字文明研究中心的200余名师生参加。

 宋镇豪先生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第十一、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先秦史学会会长,中国古文字研究会理事,主要研究领域为甲骨文古文字学、历史文献学、中国古代史。

 宋先生首先介绍了甲骨文入选“世界记忆名录”的几个重要时间节点。他认为这在新时代甲骨学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也为甲骨学发展提供了新的历史际遇。宋先生指出,120年来甲骨文研究主要在文字考释和殷商史料的解析利用方面,而持续不断的甲骨文材料的发现、整理和著录,甲骨残片缀合、甲骨组类区分、甲骨文例语法研究等诸多方面堪成规模,集大成性甲骨著录集与大型甲骨文献集成、各种完备工具书的相继问世,都为甲骨文整理研究带来了新契机。

 紧接着,宋先生介绍了他所带领的团队近年来所取得的主要成果。一是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重点课题暨中国社科院重大科研项目《甲骨文合集三编》,历经前后6年的艰辛工作,总计著录甲骨文达3万片,为学术界提供了宝贵的第一手材料。一是完成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创新工程项目的分项目“历史所藏甲骨墨拓珍本的整理与研究”。进而谈到如何站在学术前沿,把握甲骨学科发展方向,扩大历史所藏甲骨墨拓珍本整理与研究的视野,深入挖掘每宗甲骨资料的来龙去脉及其学术史价值,横向加强与海内外甲骨收藏单位的交流合作,在整理研究中搜集补充甲骨新资料,并注意吸收甲骨文的最新研究成果等;同时配合甲骨学科建设并加强中青年高端专业人才培养,不断奉献出精品力作。近10年来,宋先生主持编纂推出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所藏甲骨墨拓珍本丛编”,先后搜集整理与著录出版了10种总计9230多片殷墟甲骨文的学术著作,包括《云间朱孔阳藏戬寿堂殷虚文字旧拓》《张世放所藏殷墟甲骨集》《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藏甲骨集》《俄罗斯国立爱米塔什博物馆藏殷墟甲骨》《旅顺博物馆所藏甲骨》《笏之甲骨拓本集》等,从中发现新见字与新见字形90多个,以及一批新见辞例,充实了甲骨文字库,也有助于甲骨学与殷商史的探索。宋先生还介绍了目前在研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山东博物馆珍藏殷墟甲骨文的整理与研究”和国家社科基金重大委托项目“大数据、云平台支持下的甲骨文字考释研究”子课题“天津博物馆藏甲骨文的整理与研究”的进展情况。

 最后,宋先生指出了当今甲骨文与甲骨学研究面临的新问题,如选题呈碎片化,甲骨字体组类区分标准不一,研究面临瓶颈,甲骨文字考释内容陈陈相因等。宋先生建议:应该重视运用考古学方法,标准化断代,对甲骨出土地点与地层情资,坑位与甲骨瘗埋层位迭压状况,甲骨钻凿形态,共存陶器类型与考古文化分期,乃至与周围遗迹的关系,进行精细分析;在甲骨文资料全面收集的基础上,应加强门类各异、相得益彰的甲骨文专题研究;在甲骨文字考释方面,当注重内在的取证方法,即通过甲骨文例与辞例语境比对,从相同及不同类组卜辞内容比对上确定相关字的词位、词性及用法,结合字体部件构形分析,由已知推未知,钩沉文字与史的表里,实征殷商考古发现,坐实甲骨文释义。

 宋先生高屋建瓴,从学术史的高度阐述新时代甲骨学发展的新际遇、新成果、新使命和新作为,报告内容厚重、材料丰富,让在座师生大开眼界。

 黄锡全教授总结指出,宋先生继承了其导师胡厚宣先生的优秀传统,在收集、整理、著录甲骨文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大家都知道甲骨文成功入选“世界记忆名录”,也知道宋先生所在的单位出版了这么多著作,但是大家不知道其背后艰辛的过程,宋先生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讲述了甲骨文申请“世界记忆名录”以及出版书籍背后艰难的历程,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宋先生及其团队在艰苦的环境中,甘于寂寞,坚持研究,勤于奉献,成就卓越,为国家争得了荣誉,值得我们学习。

                               微刊链接 汉字学微刊 2018-06-14

联系我们

地址: 河南省郑州市高新区

      科学大道100号

电话: 0371-67780907

邮箱: zdhzwmzx@126.com

邮编: 450001

友情链接

郑州大学 郑州大学文学院 安大汉字发展与应用中心 北京师范大学民典文中心 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中心 华东师大中国文字中心 吉林大学古籍研究所 清华大学出土文献中心 上海交大海外汉字中心 武汉大学简帛中心 西南大学汉语言文献所 中山大学古文字研究所 世界汉字学会 东亚文化交涉学会 殷契文渊——甲骨文大数据平台

中心公众号

Copyright© 2018-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郑州大学汉字文明研究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