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字职能及相关字词研究 (七)

发布人:管理员 时间:2017-09-20 点击数:

时玲玲

  4 总结

4.4 “内”字职用变化的原因

李运富先生在《汉字语用学论纲》一文中指出,汉字职能变化的原因有如下几个:

“济字用之穷(借用);应语言之变(分化);求书写之便(简化、异写);为避讳之需(同音避讳、同义避讳、变形避讳);呈修辞之异(以形寓褒吉、以形示贬凶);玩游戏之趣(联边、离合字);讹错误之形(讹变字、错别字);合规范之制(正字标准、异体字整理)。”

根据李先生分析的这些原因,我们认为“内”字职能变化的影响因素主要有:

1)应语言之变

语言发生了变化,文字相应地也会发生变化。造字之初“内”是用来记录其本用的,由于词义的引申并伴随着读音的变化,就分化出了新的词,并用新的字形来记录。如由“内”字派生出了“汭”“枘”“讷”。另外,通过异体字分工来分化“内”字职能,如“内”和“入”两个字都可以用来记录词项{进入}。由于这两个字记录的词项沿着不同的途径发展,最后由“入”字专记{进入},“内”字专记{里面}

2)济文字之穷

在文献中“内”常被借用来记录与本用无关的词项,如{}{退}等词项。早期文献字少词多,人们便借用已有的字来记录,后来又另造本字或者是借用其他的字。如“纳”字古已有之,人们用它来分化“内”字记录{}词项的职能。

正是由于语言之变和济文字之穷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内”字记录职能发生不断的变化。

4.5“内”字职用考察中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

通过对“内”字职能的测查,我们掌握了“内”所记本词本义及引申义,派生词同源义及他词借义;梳理了“内”所记词的各义项产生及消亡年代;厘清了“内”记录词语过程中产生的字词关系、字际关系、词际关系。在全面测查“内”字记录职能的基础上,梳理了“内”字职能的发展演变脉络,并统计出相关字的分布情况。但是,在测查的过程中仍有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的探讨。

首先,在讨论“内”字所记录本用章节中,“内”字的构形是进入的动作,这个动作与进入的处所应该是密切相关的。但是,这两项记录职能的最早时代却不是一致的。是否因为测查材料所限,还是另有他因?这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学习中继续探索。

其次,在测查楚系文字时,我们发现只有“内”字,没有“入”字。在此之前的文字以及之后的文字都不存在这一现象,我们猜测,这大概是由于用字的地域特点造成的。

再次,出土文献与传世文献在用字上不是完全一致的。文献在后世流传的过程中,经过一次次的转引或翻刻,导致与文献最初形成时的原貌渐行渐远。非常明显的例子就是“纳”字。我们测查了《甲骨文合集》《商周金文》《商周金文选》《上博简》以及《睡虎地秦墓竹简》,都没有发现“纳”字,一直到汉代初期才有这个字形。而在传世文献中,先秦典籍中则出现多例,例如在《左传》中出现了一百多个用例。我们不能仅凭一类文献就判断某字产生及消亡时代,需要将两者结合起来进行参考。这也就提示我们考查用字情况,不仅要注意书写的时代性还要考虑用字的当代化。

另外,后世文献中的用例多是前代文献用例的因袭相承。“内”字最开始记录引申义,后来为了分化其职能,或分化新字或另造新字。后出的本字在文献中用例多承袭前代的。例如,{}最先出现的用例是“圜凿而方枘”,在后代的用例中或者是用“方枘”或者是“凿枘”“枘凿”“正枘”“方枘”“圆凿方枘”等。

通过测查结果,我们还看到有些后出的字一出现就取代了“内”字的某一个义项;有些字在出现后很快就消失了。这些情况可能与人们的使用习惯、当时的用字规范有一定的关系,还没有来得及普及就消失了。


参考文献

1.陈灿.“字用学”的构建与汉字学本体研究的“三个平面”——读李运富先生《汉字汉语论稿》[J]. 语文知识,2008年第4

2.陈初生.金文常用字典[M]. 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7

3.陈年福.甲骨文词义论稿[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4.戴家祥主编.金文大字典[M]. 学林出版社,1999

5.段玉裁.说文解字注[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6.桂馥.说文解字义证[M]. 中华书局,1987

7.韩琳.字际关系研究述评[J]. 励耘学刊, 2005年第2

8.韩同兰.战国楚文字用字调查[D]. 华东师范大学,2003

9.黄德宽主编《古文字谱系疏证》[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10.季旭升.说文新证[M]. 台北:艺文印书馆,1993

11.李圃主编.古文字诂林[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

12.李荣.文字问题[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

13.李运富.汉字语用学论纲[J]. 励耘学刊,2005年第1

14.李运富.论汉字的字际关系[J]. 语言(第三辑),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15.李运富.论汉字职能的变化[J]. 古汉语研究,2001年第4

16.李运富.论汉字数量的统计原则[J]. 辞书研究,2001年第1

17.李运富.汉字汉语论稿[M]. 北京:学苑出版社,2008

18.刘君敬.唐以后俗语词用字研究[D].南京大学,2011

19.裘锡圭.《文字学概要》[M].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20.容庚编着,张振林、马国权模补.金文编[M]. 中华书局出版,1985

21.上海博物馆商周青铜器铭文选编写组.商周青铜器铭文选[M]. 北京: 文物出版社,1986

22.汪维辉.东汉隋常用词演变研究[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

23.王贵元.简帛文献用字研究[J]. 西北大学学报,2008年第3

24.王凤阳.古辞辨[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3

25.王辉.商周金文[M].  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

26.王辉.古文字通假字典[M].北京:中华书局,2008

27.王宁.训诂学原理[M]. 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6

28.王宁.说文解字与汉字学[M]. 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

29.王宁.汉字构形学讲座[M].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30.王力.同源字典[M]. 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31.徐加美.现代汉语字典中的字用学概念和研究内容[J]. 语文学刊,2011年第18

32.徐中舒主编.甲骨文字典[Z]. 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 2006

33.徐中舒主编.汉语大字典[Z] . 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1986

34.许慎.说文解字[M]. 北京:中华书局,1963

35.喻英贤.《论语》字用研究[D]. 北京师范大学,2006

36.赵菁华.郭店楚简《老子》及马王堆帛书《老子》用字比较研究[D]. 北京师范大学,2000

37.张舜徽.说文解字约注[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3

38.张世超、孙凌安、金国泰、马如森撰着.金文形义通解[M]. 中文出版社, 1996

39.张守中.睡虎地秦简文字编[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4

40.章太炎.文始[M]. 台湾:世界书局影印,1982

41.朱骏声.说文通讯定声[M]. 北京:中华书局,1984

42.朱歧祥.殷墟甲骨文字通释稿[M].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0

(本文为《“内”字职能及相关字词研究》一文第七部分,由时玲玲硕士学位论文《“内”字职能及相关字词研究》节选改写而成,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年。收入李运富主编《汉字职用研究使用现象考察》,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9月。)



 《汉字汉语论稿》李运富,学苑出版社,2008年,P63

联系我们

地址: 河南省郑州市高新区

      科学大道100号

电话: 0371-67780907

邮箱: zdhzwmzx@126.com

邮编: 450001

友情链接

郑州大学 郑州大学文学院 安大汉字发展与应用中心 北京师范大学民典文中心 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中心 华东师大中国文字中心 吉林大学古籍研究所 清华大学出土文献中心 上海交大海外汉字中心 武汉大学简帛中心 西南大学汉语言文献所 中山大学古文字研究所 世界汉字学会 东亚文化交涉学会 殷契文渊——甲骨文大数据平台

中心公众号

Copyright© 2018-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郑州大学汉字文明研究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