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系室导航 > 药理学系 > 正文

药理学系


师资队伍

师资队伍

药理学科现有教师24人。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12人,讲师5人;具有博士学位者23人,留学回国人员13人;博士生导师5人,硕士生导师18人。

教师简介

乔海灵,博士,药理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郑州大学学科特聘教授,享受政府津贴专家。现任郑州大学基础医学院教授委员会主任委员,郑州大学临床药理研究所所长,兼任中国药理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药理学会化疗药理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中国药理学会药物代谢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中国药理学会药物基因组学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等,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与保健食品审评专家,国家级规划教材《临床药理学》(第一版、第二版)主编,河南省科技创新杰出人才,河南省高层次人才,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河南省药理学会副理事长,河南省新药研究与评价创新团队带头人等。

主要研究方向为临床药理研究,包括药物代谢、肿瘤等炎症相关性疾病研究等。近年来,主持完成了重大新药创制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所创制的国家1.1类抗脑缺血新药正在进行临床研究;另外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对药物代谢酶CYP450的生理和病理进行了系统研究,取得了系列原创性成果,为临床个体化用药奠定了重要理论基础;发现CYP2E1为炎症反应中的新靶点,证明其与肿瘤等炎症相关性疾病的发生发展有关,并研发了CYP2E1特异性抑制剂。以通讯作者共发表研究论文近200篇,其中SCI收录60余篇,包括JCR一区论文26篇;共出版著作27部,包括主编国家规划教材《临床药理学》(第一版、第二版),主持获得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1996年至今,共培养了91名博士、硕士研究生,主持创建的研究生培养机制的“311”模式取得了较大成功,产生了良好效果。

 

 

张莉蓉,医学博士,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无党派民主人士,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现任郑州大学医学院副院长/医科院执行院长。兼任中国药理学会理事、心血管药理专业委员会委员,麻醉药理专业委员会常委,河南省药理学会副理事长,省高等学校重点学科药物基因组学实验室主任。荣获河南省科技厅学术技术带头人,河南省杰出青年基金,河南省科技创新杰出人才,河南省高层次人才,全国五一巾帼标兵,郑州市优秀女科技工作者。

长期从事药物代谢与遗传药理学和表观遗传药理学方面的研究工作,在遗传药理学和精准医疗领域取得了开拓性成就。近年来,团队致力于揭示表观遗传调控因子如miRNAs、组蛋白修饰和lncRNAs等在药物代谢酶个体差异性表达、发育表达及外源物诱导表达中的调控机制,取得了原创性的研究结果,形成了明显的优势。近年来发表研究论文200余篇(SCI收录110余篇),包括Molecular CellScience AdvancesCancer ResearchDrug Metabolism and Disposition 等国际知名期刊。出版著作13部,其中主编3部,副主编5部,获省部级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近年来主持和参与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项)、河南省杰出人才等科研课题。《中国临床药学杂志》编委,Epigenomics, Pharmacogenomics Eur J Clin Pharmacol等杂志审稿人。

 

 

 

张艳,医学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任基础医学院药理学系党支部书记。19937月至今,在郑州大学基础医学院药理学系从事药理学科研及教学工作。其中20114-20124月在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做访问学者。主要研究方向为肿瘤药理学和脑血管药理学。对消化道肿瘤的发病机制和逆转肿瘤多药耐药进行了深入研究,并进行了药物对缺血性脑损伤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工作。主持及参与多项国家级、省厅级课题,获得河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2项、河南省医药卫生科技成果奖3项,河南省教育厅科技成果奖1项。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参编教材及专著6部。

 

微信图片_20200402141533

范天黎,医学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任基础医学院药理学系主任。兼任中国药理学会生化与分子药理学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药理学会化疗药理学专业委员会委员、河南省药理学会常务理事、河南省药物基因组学专委会副主委,河南省药理学会肿瘤药理专委会副主委,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20179-20188月赴美国纽约爱因斯坦医学院做访问学者1年。

主要从事肿瘤药理和肿瘤标志物研究。对食管鳞癌的复发、转移及耐药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发现了Bit1的新功能;近年来主要研究了外泌体在肿瘤耐药及转移中的作用和机制,根据其机制应用木犀草素对食管鳞癌化疗耐药的逆转进行了初步探索,为寻找评价食管鳞癌预后的分子标志物、开拓逆转耐药新思路提供了理论依据。在国内外期刊发表研究论文70余篇(其中SCI收录40篇),参编著作4部;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自然科学基金、教育厅高校科技创新人才、教育厅重点科研、科技厅基础与前沿、省医学科技公关及省级教改等项目,参与了多项国家及省部级课题,获得5项科研成果奖。

 

 

韩圣娜,医学博士,教授,硕士生、博士生导师。现任基础医学院药理学系副主任,兼任中国药理学会麻醉药理专业委员会委员、河南省药理学会麻醉药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河南省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委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心血管药理和表观遗传药理。2015.02-2016.02赴美国耶鲁大学做博士后1年,主要研究免疫炎性小体的信号通路。近年来应用膜片钳技术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研究hERG基因变异与药物致QT间期延长的遗传易感性及分子机制,以及NLRP3炎性小体参与心肌损伤电重构的分子机制,为心律失常发生的病理机制研究和临床个体化用药提供理论依据。近年在国内外期刊发表发表研究论文40余篇(SCI收录30余篇),参编著作5部。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1项,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1项,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参与国家级课题和省级课题多项。

 

 


郜娜,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任基础医学院药理学系副主任,兼任河南省药理学会常务理事,先后被评为郑州大学及河南省青年骨干教师,并多次荣获郑州大学三育人称号,研究方向为临床药理学和药物代谢动力学。2015-2016年赴美国匹兹堡大学访学;近年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项目、河南省高等学校重点科研项目及河南省医学教育研究项目等,并参与国自然项目多项;荣获河南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两项(分别为第2名和第3名);在国际国内杂志发表论文30多篇,其中以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约10篇;参编《药理学》、《临床药理学》教材多部。

 

杨琳琳,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计算驱动的创新药物发现与作用机制研究。擅长联合使用计算化学、计算生物学方法(如分子动力学模拟、分子对接等)与多种实验手段,解析药物靶标的构象动态变化机制,开展新机制、新位点的活性调控分子发现,同时在分子、细胞和动物水平开展分子作用机理研究。近年来系统研究了2型糖尿病药物靶标胰高血糖素受体(GCGR)和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GLP-1R)的动态构象和激活机制,发现一批高活性、高特异性的新型变构调控分子,促进对BG蛋白偶联受体的结构功能关系的认识,推动创新药物研究。主持国家自然基金1项和国家博士后基金面上资助1项,作为项目骨干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项。在NatureScienceNature Structural & Molecular BiologyNature CommunicationsJournal of Medicinal Chemistry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等国际期刊发表论文18篇,其中高被引论文2篇。参编研究生教材1部。入选中国科协“2018年度未来女科学家计划,中国青年科技工作者协会第六届理事,河南省药理学会理事,郑州大学青年拔尖人才。

 

郭玉忠,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承担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的临床药理学教学和科研工作。主要研究方向,肿瘤药理学。

 

DSC04278

张宏伟,日本富山医科药科大学药学博士,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高级访问学者。1999年之前主要从事新药研发工作,参与或作为主要完成人完成了十多个新药的临床前或临床I期的研究工作。1999年之后的研究领域为:慢性疼痛发生机制及镇痛新药的筛选。曾参与制作了国际上第二个成功的癌痛小鼠模型,为癌痛机制的探讨及抗癌痛新药筛选提供了条件。近年来深入研究了小胶质细胞和星型胶质细胞在慢性痛疼痛发生机制中的作用,曾获河南省杰出青年基金资助。

热爱教学工作,积极投身高校教改活动。2012年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学习归来,率先在基础医学院开展PBL法教学尝试,并持续坚持至今,深受学生好评。主编和副主编郑州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药理学》和《护理药理学》教材各一部,作为编委参编国家级十二五及十三五规划教材《药理学教程》第5版和第6版、《药理学实验教程》和《临床药理学》共四部。2018-2019两年间,与我院胡香杰老师共同带领机能中心的全体教师和河南恒茂创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制作一系列机能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在2020年春季疫情期间的本科生实验课教学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助力“停课不停学”的完美实现。其中一项“尿液生成的影响因素虚拟仿真实验”获2019年省教育厅立项,并被推选进入ilab实验空间,参加国家级项目的竞选。作为第一完成人完成的项目“基础医学虚拟仿真实验中心建设”获2019年河南省教育厅教改成果二等奖。

 

高远,医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神经药理,新药研发。先后于20047~20057月在日本和歌山医科大学、20158~11月在美国内布拉斯加医学中心做高级访问学者,研究方向分别为神经药理和为医学高等教育。近年来一直从事神经药理学和新药药理研究,主持或主要参与了国家十二·候选药物重大专项(药效学子课题负责人)、河南省重大公益项目(药效学子课题负责人)、河南省卫生厅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以及数个横向攻关项目等课题。近年来先后在 Brain Res, Frontiers in Pharmacology, Life Sci, J. Thrombosis and Thrombolysis, Blood Coagul Fibrinolysis等国内外杂志发表学术论文;承担国家级和省厅级课题5项;教改项目6项;横向攻关课题3项;专利2项。先后承担了多项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其中承担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课题4项,其中多项已获河南省自然科学竞赛一等奖、郑州大学挑战杯竞赛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优秀奖;另1项获郑州大学大学生挑战杯二等奖,相关论文已被SCI及国内核心期刊收录。

 

毕红征,博士,副教授。毕业于成都中医药大学。主要研究方向为中药治疗肝纤维化的疗效与机制。2018.8-2019.8在美国Loma Linda 大学医学院做访问学者一年。已发表文章41篇,其中Sci 5篇,参编教材1部,参与国家级省级厅级课题10余项,获省厅级奖励4项,主持横向课题3项。

 

温强,博士,副教授,中国药理学会会员,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细胞信号通路与肿瘤发生机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一项,河南省科技攻关重点项目两项;主持完成实用新型国家发明专利两项,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发表于Cellular signaling的论文入选中国科技情报研究所发布的《2012年全国最具影响力的100篇国际论文》,2013年荣获“河南省师德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聂亚莉,医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从事表观遗传药理学研究工作,近年来参与多项国家级、省厅级项目,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1项,在专业期刊Drug Metab DisposEur J Clin Pharmacol等发表研究性论文十数篇。教学方面,主持1项并参与多项河南省医学教育研究项目,参编多部教材,发表多篇教学论文。

 

 

徐霁,医学博士,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取得本科和硕士学位,美国得克萨斯大学圣安东尼奥健康医学中心(University of Texas Health Science Center at San Antonio)取得博士学位,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 Angeles)博士后。研究方向主要为小胶质细胞在神经发育和疾病中的作用,以及P2X受体在小胶质细胞中的功能。发表SCI收录文章13篇,包括Nature Neuroscience, Neuron, Circulation, Journal of Neuroscience 等杂志。现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实验室主页http://www.openwetware.org/wiki/JiXu

 

 

黄晨征,医学博士,副教授。郑州大学基础医学院药理学党支部副书记,河南省药学会药物治疗学专委会副主委,河南省药理学会肿瘤药理专委会常委。主要从事肿瘤药理和药物基因组学研究,主持、参与多项科研及教改项目,发表论文10余篇。曾荣获全国医学院校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二等奖、河南省教育系统教学技能竞赛一等奖、郑州大学中青年教师讲课大赛一等奖等奖项。被授予河南省教学标兵、郑州大学三育人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张赛扬,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河南省青年骨干教师,河南省青年托举人才,郑州大学拔尖博士。2010年于郑州大学获学士学位,2010-2016在郑州大学和加州大学欧文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Irvine)医学中心进行博士学习,并获得医学博士学位。长期从事肿瘤药物化学和肿瘤药理学研究。主要研究方向为微管蛋白聚合抑制剂和NEDDylation相关药物的研究和发现。首次报道了NEDDylation激动剂作为抗胃癌药物的机制。

张赛扬博士兼任中国药理学会化疗药理专委会青年委员、河南省药理学会理事、河南省药学会药物化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Acta Materia Medica》、《Chinese Herbal Medicines》、《中国药物化学杂志》杂志青年编委。兼任20余份专业期刊审稿人。近年来,张赛扬博士以第一/通讯作者身份在《Chinese Chemical Letters》、《European Journal of Medicinal Chemistry》等期刊发表SCI学术论文70余篇,其中中科院一区TOP期刊论文30余篇。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面上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联合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中国博士后科研基金面上项目、河南省重点研发与推广专项、河南省青年人才托举工程项目以及其他纵向、横向项目若干;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10余项;获省部级科技奖励3项。

张赛扬博士近年来指导/联合指导本科学生主持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共获批国家级重点项目3项,一般项目5项。指导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基础医学创新研究论坛”获全国银奖1项,铜奖2项,省级一等奖3项。(论文详情:www.scopus.com/authid/detail.uri?authorId=35486193300

 

杜胜男,博士,副教授。201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部,获病理生理学博士学位。主要开展前列腺素E2受体4亚型在肾脏和心血管疾病中的作用的机制研究工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项,郑州大学优秀青年教师发展基金1项,近年来在Proc Natl Acad Sci USAJCI insightJ Mol Cell BiolHepatologyJournal of Diabetes等期刊发表论文8篇。

 

祁迎秋,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2018年毕业于东北大学,师从聂广军研究员。2019年入职郑州大学基础医学院药理学系,讲师,2020年,晋升为校聘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基于多肽自组装纳米载体的构建及其抗肿瘤效果研究。目前在Advanced Materials, ACS Nano, 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等杂志发表多篇研究论文。

江冰,理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2014年本科毕业于郑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技术专业,2019年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细胞生物学专业,师从阎锡蕴院士。目前主要从事纳米酶和铁蛋白的生物医学应用研究,探索纳米材料酶学特性和铁蛋白在肿瘤诊疗上的应用,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主持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项,在Nano Today, Theranostics, Science China Life Sciences等杂志发表中科院1区论文10余篇。

 

AB0C413F7FC327B8FAE8A353DF6_A97BB49E_8756

杨万雷,讲师。擅长数据分析,数学建模,熟悉SAS,机器学习及人工智能在临床与基础科学等方面的应用。

 

于爽,医学博士,讲师。研究方向为肿瘤药理,主要从事药理学的理论和实验教学,教风端正,教学态度认真,教学效果好,多次获网上教评优秀教师。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参与河南省医学教育研究项目1项,参编教材及专著3部,发表教学及学术论文10余篇,指导大学生创新项目5项。

 

张红雨,讲师,硕士生导师。2008年郑州大学有机化学专业博士毕业,获理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抗肿瘤药理,近年来主要研究核苷类药物抗肿瘤机理。发表研究论文5篇,主持课题3项,申请专利5项,获批专利2项,参与国家级和省厅级科研课题3项;获河南省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二等奖1项,参编著作1部,指导大学生创新项目1项。

 

察雪湘,博士,讲师。郑州大学医学博士,四川大学药理学硕士,日本北海道大学2018-2019年生命科学院X射线解析蛋白结构实验室访问学者,现任职于郑州大学医学院,研究方向为心血管药理学和遗传药理学。北海道大学访学期间,主要学习了蛋白纯化与蛋白晶体培养技术,为小分子药物与蛋白共结晶和分析研究打下基础。郑州大学基础医学院药理学系工作期间,参与了郑州大学提取及合成的化合物芹菜甲素,溴丁基苯肽、氟丁基苯肽等10多种小分子药物对血管,大脑中动脉梗塞的药理活性筛选,中药巴戟天寡糖单体对血管新生和心肌梗塞药理活性的筛选,药物作用分子靶点的捕获,小分子单体与蛋白相互作用等研究。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和省厅级科研课题3项,发表研究论文10余篇,其中SCI收录4篇,JCR一区论文1篇,参编教材及专著5部,其中人卫版教材1部,2009年郑州大学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二等奖。

 

 

99c98323f37cf91ca93c2ee54aaa7ef

王沛,博士,讲师。2020年毕业于郑州大学基础医学院,河南省优秀应届毕业博士研究生,博士论文获“郑州大学博士研究生优秀论文嵩山奖”。2017.10-2019.10 在国家留学基金委的资助下赴美国康涅狄格大学留学。主要研究早期环境因素(药物暴露、饮食等)对核受体及成年药物代谢的影响和表观遗传调控机制。近年来,在Acta Pharm Sin BToxicol SciDrug Metab Dispos等期刊发表SCI论文11篇,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