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学(学科代码:071001)
一、学科概况
植物学是生物学的一门传统经典分支学科,是以自然界植物为研究对象和材料,从微观和宏观方面开展植物的形态结构、生理生态、生长发育与代谢、起源与分布、遗传进化与分类等方面的研究。目的在于从理论上认识和揭示植物起源、系统演化与分布、生长与发育的基本规律,从而为植物优良新品种的培育与栽培技术推广、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利用等提供科学依据。
该学位点自建设以来,把培养一批既掌握扎实的植物学理论基础知识、了解植物学科发展动向及前沿,又具备熟练的植物学领域实验研究操作技能;即能适应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又能独立从事植物学及相关学科领域的科学研究和教学工作的高级专业人才作为培养目标,以生物科学与技术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郑州大学生物多样性与生态学研究所、生物学野外实习基地和研究生实践基地等为依托,积极开展学科建设、教学和科研、人才培养和实践基地等方面工作,使得该学位点从师资队伍、教学科研条件、人才培养规模和质量等方面取得了长足发展,为本学位点今后更快更好地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目前植物学科发展迅速,研究领域越来越广泛,且与其他学科交叉愈来愈紧密。近些年来该学科团队成员紧跟学科的前沿领域,以宏观与微观结合,采用多学科交叉的方式,在植物系统进化与分类、植物生理营养与抗逆性、植物生长发育与次生代谢、生物多样性及生态保护等领域不断研究探索,取得了可喜成绩。从宏观方面,开展了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的野外调查、菊科等一些复杂类群的系统分类、珍稀濒危植物和外来入侵植物的生物学特性分析、资源植物的合理开发利用、观赏植物引种繁育等方面的研究;在微观方面,利用分子生物学手段和细胞学方法,在植物细胞和形态结构、生理营养、代谢及产物、生长发育调控及环境因子的关系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近年来,主持、承担多项国家和省市级以上科研项目,其中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科技部重大专项子项目,科技部中小企业创新基金项目,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项目,农业部948项目和国家公益行业科技专项,河南省科技攻关项目,郑州市科技攻关项目等;出版学术著作数部,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研究论文百余篇,其中二十多篇论文被《SCI》和《EI》收录。
目前该学科拥有一支由多人组成的导师队伍和学术梯队,这支队伍不仅年富力强,结构合理,全部具有教授和副教授高级职称和博士学位,而且还具有极强的科学创新思维意识和研究能力,同时还具有多年从事植物学教学和研究丰富的经历和经验及积极认真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
二、主要研究方向和学术骨干
1. 植物营养生理与代谢
植物营养生理与代谢主要是研究和揭示植物生命活动过程中营养吸收转化和利用、生长发育和代谢的基本规律,包括植物的水分、矿质吸收代谢、光合作用、呼吸作用、中间次生物质代谢,以及在此基础上研究植物从种子萌发、营养器官的生长和生殖器官的形成及开花、传粉和受精、果实和种子成熟等生长发育过程的生理现象、机制及与植物生长与内外环境条件的相互关系。自上世纪以来该方向的研究愈来愈受到重视,并与农学、林学、园艺学、环境科学等有密切的联系和相互交叉,有着重要的研究意义及应用前景。主要学术骨干包括:
史团省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领域:植物生理营养与保护;植物形态与结构;植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保护;观赏及园艺植物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农业高新技术应用和推广等。德国波恩大学理学博士,郑州大学植物学科学术带头人,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研究所副所长,中国植物学会结构与生殖专业委员会委员,河南省植物生理学会常务理事,河南省创新型科技团队“生物多样性及其可持续利用研究团队”主要成员,《农业科技通讯》编委,《植物生物学》省级精品课程、校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和校级教学团队负责人。2001-2004年作为德国研究协会(DFG)重大项目的主要参加者在德国汉诺威大学园艺系果树所从事研究工作;主持和参加国家及省市多项科研课题, 如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家重大科技专项-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子课题;国家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等项目;编写著作数本,在国际、国内重要刊物及学术研讨会发表论文近四十篇,多篇被SCI 收录。由于在德国留学期间出色的工作成绩,被录入国家教育部《在外留学优秀尖子人才库》和人事部《引进优秀尖子留学人员库》。
岳彩鹏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领域: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植物生理营养与抗逆性;植物生长发育调节与次生代谢产物研究;植物种质资源利用与保护。河南省植物生理学会理事,2002年获河南农业大学农学院作物栽培与耕作学专业博士学位。主持和参加国家和省市多项科研课题,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主持科技部中小企业创新基金项目;河南省普通攻关项目;农业部国家公益行业科技专项;湖南烟草局农业类项目; 河南教育厅科技攻关项目等;通过河南省鉴定项目4项,参与的国家自然基金项目结项1项,获河南省教育厅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二等奖,获河南省教育厅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获郑州市科技成果奖二等奖1项。编写著作数本,在国际、国内重要刊物及学术研讨会发表论文近三十篇,多篇被SCI 收录。
黄象男,硕士,高级实验师。主要研究方向:植物生理营养与分子生物学;植物种质资源利用与保护。近年来参加多项国家和省市科研项目,获科研和教学成果奖数项,发表论文10余篇,参编教材1部。
2.植物资源利用与抗性研究
该研究方向主要研究能源植物、观赏植物、防污绿化植物、药用植物、食用植物等资源植物的合理开发利用,及将植物分子生物学及植物生长发育相关学科紧密联系起来,从植物的细胞、组织、器官和整体水平上揭示植物结构和功能、代谢过程及产物、植物生长发育代谢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在了解植物生长、发育代谢等现象的基础上,重点从分子机制上认识和揭示外界环境条件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特别是不良环境条件如干旱缺水、低温冻害、盐碱、环境污染(水体、土壤和大气)等胁迫下植物的生理及分子应答,为提高植物逆境生长和提高抗逆性能提供理论依据,该方向深入广泛研究对促进植物生物技术(如植物抗性基因的筛选、克隆、转化和利用等)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将会发挥更大的作用,无疑将对农业及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主要学术骨干包括:
. 郭予琦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领域:植物生化与分子生物学;植物基因表达调控;植物生理及耐盐基因的分离与功能鉴定;植物活性成分的分离及其利用研究。2008年毕业于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获理学博士学位。主持和参加国家及省市多项科研课题,如主持国家948项目(2011-Z30):海滨锦葵的系统引进、鉴定及其利用;参加国家948项目(2011-Z38)玉米新型DHF技术的引进与利用;主持河南省科技攻关项目;主持郑州市科技攻关项目,国家“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耐盐经济植物海滨锦葵聚合育种及生理调控研究等。在国际、国内重要刊物及学术研讨会发表论文近三十篇,多篇被SCI 收录;参编著作3部,获发明专利1项:深度开发利用海滨锦葵的方法(申请专利号:200610088338.2;公开号 CN1904008)。
朱世新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领域:植物分类及系统演化、植物保护生物学、植物资源利用与保护。中国植物学会会员、河南省植物学会常务理事、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物种生存委员会(SSC)中国植物专家组(CPSG)成员。2004年获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理学博士学位。主持和参加国家及省市多项科研项目,如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000097):翅果菊属和假福王草属(菊科-菊苣族)的系统学研究;农业部项目;全球环境基金(GEF)资助的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和中国农业部(MOA)执行项目;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重大研究项目和横向合作等项目的研究工作。在国际、国内重要刊物及学术研讨会发表论文近三十篇,多篇被SCI和SCIE 收录;参编著作4部,获得河南省科技成果3项、河南省科技厅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
田曾元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生物工程系分子生物学教研室主任,河南省青年骨干教师。从事分子生物学和基因工程的教学与科研工作。2002年毕业于中国农业大学国家玉米改良中心,获遗传育种学专业博士学位,研究方向为基因表达与玉米杂种优势的分子机理研究。参加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发表文章20余篇,参编著作1部。
王庆东博士,讲师,硕士生导师。2007年,博士毕业于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硕士生导师,现致力于作物功能基因组学和植物花发育与调控的生物学研究。现指导和已毕业研究生共9名。在研项目:主持河南省科技厅重点科技攻关项目1项(2012.01-2014.12),河南省教育厅重点攻关项目1项(2012.01-2013.12),郑州市科技局项目1项(2012.01-2014.12);主持1项横向项目“青藏高原优良中草药引种与驯化”;参与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重大专项1项(2012.01-2016.12)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2011.01-2013.12)。曾参与国家863重大专项“玉米不育化制种技术研究与应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眼子菜属植物的自然杂交与进化”,国家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项目---“大穗型玉米杂交种豫玉22号杂种优势机理研究” 等课题的研究,现已参与出版专著1部,发表论文13篇,其中SCI刊源文章2篇。
3. 植物系统分类与生物多样性研究
植物系统分类是在个体水平上,以揭示植物起源演化规律、发现和描述植物多样性为基本任务发展起来的学科方向,该方向研究不仅基础性强,而且又是一个涉及到多学科高度综合的学科方向。目前植物系统分类研究不仅是在个体水平上,而且还涉及到各个层次的比较研究,该方向的主要研究任务除了发现和描述物种以外,还将探讨植物之间的亲缘关系、系统演化趋势及物种的起源形成等系列问题。在植物系统分类研究基础上依据植物资源的现状,就生物多样性特别是植物资源(包括珍稀濒危植物、药用植物、观赏植物等)的调查、保护、开发和利用等方面提出科学合理化的意见和建议,也是该研究方向的重要任务。主要学术骨干包括:
朱世新博士,朱世新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领域:植物分类及系统演化、植物保护生物学、植物资源利用与保护。中国植物学会会员、河南省植物学会常务理事、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物种生存委员会(SSC)中国植物专家组(CPSG)成员。2004年获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理学博士学位。主持和参加国家及省市多项科研项目,如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000097):翅果菊属和假福王草属(菊科-菊苣族)的系统学研究;农业部项目;全球环境基金(GEF)资助的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和中国农业部(MOA)执行项目;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重大研究项目和横向合作等项目的研究工作。在国际、国内重要刊物及学术研讨会发表论文近三十篇,多篇被SCI和SCIE 收录;参编著作4部,获得河南省科技成果3项、河南省科技厅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
郭予琦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领域:植物生化与分子生物学;植物基因表达调控;植物生理及耐盐基因的分离与功能鉴定;植物活性成分的分离及其利用研究。2008年毕业于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获理学博士学位。主持和参加国家及省市多项科研课题,如主持国家948项目(2011-Z30):海滨锦葵的系统引进、鉴定及其利用;参加国家948项目(2011-Z38)玉米新型DHF技术的引进与利用;主持河南省科技攻关项目;主持郑州市科技攻关项目,国家“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耐盐经济植物海滨锦葵聚合育种及生理调控研究等。在国际、国内重要刊物及学术研讨会发表论文近三十篇,多篇被SCI 收录;参编著作3部,获发明专利1项:深度开发利用海滨锦葵的方法(申请专利号:200610088338.2;公开号 CN1904008)。
唐保宏博士,硕士生导师, 1996–2003年就读于沈阳农业大学2000年获得农学学士学位(植物保护专业),2003年7月获农学硕士学位(植物病理学专业);2006年7月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获理学博士学位(微生物学专业)。2006年7月至今在郑州大学生物工程系工作。主要从事伞菌和内生真菌多样性及植物病害生物防治等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一项,参与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项目研究工作。已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其中SCI及EI论文5篇;参编专著2部;获国家专利授权1项。
©版权所有:郑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地址:郑州市科学大道100号 电话:0371-67783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