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7日上午,应历史学院邀请,河南博物院武玮研究员在五楼报告厅为我院师生作《阐释与对话——博物馆藏品研究与展示》的学术讲座。此次讲座通过博物馆实践真实案例,分别从博物馆藏品研究和展示两个方面入手,阐述了博物馆理论与实践的新观点。
讲座中,武玮研究员细致介绍了博物馆事业发展背景,并论述了当下博物馆的社会责任与使命。随后一步步导入所作报告的基本框架,由浅入深,先从博物馆的藏品研究说起,具体阐述了博物馆藏品的内涵、特点、以及藏品研究需注意的问题。其间,武玮研究员以对出土文物入藏真实案例——云纹铜禁的剖析为切入点,向在座师生细致阐述了博物馆藏品研究的理论与实践知识。与此同时还提出了博物馆应加强藏品研究的深度,要研究其藏品所关联的文化现象、社会生活,既研究人类的文化与社会发展过程及其规律,也要适应当代社会和历史文化发展等。随后,武玮研究员又对博物馆展示作了明确而清晰的阐述,并通过《河南博物院玉器展》《国之重宝---莲鹤方壶特展》等具有特色的展览案例启发听众思维,引人入胜。在此之后,也对博物馆展览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解读。最后,武玮研究员对此次讲座做了简短而深刻的总结,提出随着博物馆收藏对象的拓展,阐释藏品变得愈发重要。如何积极推进藏品与公众的对话,仍需要大量理论与实践的支持。

整场讲座长达两个多小时,内容充实而深刻,引发听者无限思考。讲座结束后,武玮研究员耐心与现场学生交流,并认真解答了学生所提出的“特展与一般性展览的展示效果异同”、“展览前,展览中,展览后效果评估所选取的调查对象有无针对性”等问题。

最后,徐玲老师做了总结。总结中徐玲老师从博物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论述了博物馆藏品研究的重要性,以及博物馆不同于其他文化机构的独特性等问题,启迪了学生的博物馆思维。

武玮,郑州大学历史学博士,河南博物院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战国秦汉考古、博物馆学等。先后在河南博物院陈列部、信息中心、研究部工作,现担任河南博物院研究部主任、《中原文物》杂志副主编、编辑部主任。兼任中国博协出版专委会常务理事,中国汉画学会理事。主编《河南博物院镇馆之宝》等书目,发表了《公众视野下的博物馆藏品研究》《试析河南汉墓出土陶仓楼的分期及区域特征》《汉代模型明器所见的丧葬观念》《河南南阳汉墓出土陶井明器的区域特征》等多篇重要学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