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实验室动态 > 正文

苏州大学熊德意教授来我实验室做学术交流

文章作者:自然语言处理 访问次数: 发布时间:2016-09-01


   2016年8月31日,苏州大学熊德意教授来我实验室做关于机器翻译的语义标注的学术交流,讲述了机器翻译本质上是离不开语义的,它不仅需要解决源语言的语义表示问题,还要保证源语言的语义完整、正确地传递到目标语言上。最近几年机器翻译研究的兴趣正逐渐从句法上升到语义,相关研究工作也从语义的各个层面展开。基于语义的机器翻译的发展,从某种程度上,离不开大规模语义标注的平行语料库的支持。熊教授以大规模自动的隐式词义和超级词义标注为案例,探讨面向机器翻译的语义标注方法以及标注的语义资源如何在机器翻译中建模和利用,报告的结尾部分还将给出语义标注的相关建议和思考,师生们受益匪浅,赢得了大家的一致好评。

 

熊德意教授简介:


苏州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2007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获得博士学位。2007年至2012年在新加坡资讯通信研究院任研究科学家。主要研究方向为机器翻译、多语言信息获取、自然语言处理和深度学习等。在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IEEE TASLP、AI、JAIR、 AAAI、 IJCAI、 ACL等国际著名期刊和会议上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SCI/EI检索论文30余篇,Springer出版英文专著一部,编著会议论文集多部。曾是亚洲自然语言处理联合会AFNLP officer之一、新加坡中文与东方语文信息处理学会理事会成员。担任国内外多个重要会议和期刊的领域主席、SPC、程序委员会委员、常务审稿人和评审人。2009年获得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二等奖,2016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