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公告
人事要闻

践行初心,共克时艰——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战“疫”故事

发布时间 :2020-03-16    阅读次数 :

疫情刚刚爆发时

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的28名医疗队队员

就毅然决然地

冲在了疫情防控的最前线

 

临危不惧,众志成城

护佑生命,大爱无疆

医护人员们连续多日的救援工作

为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着巨大的力量

今天

让我们一起看看这些白衣战士的战“疫”故事

平凡中的崇高

——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感染疾病科援鄂工作阶段总结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院领导班子未雨绸缪,从2020年1月20日开始,第一时间落实国家、省委、省政府、省卫健委决策部署,采取科学有效防控措施,组织专家援鄂开展新冠病毒肺炎的救治工作。我作为河南省及郑大二附院首批援鄂医生,主动请缨、奋勇争先、迎难而上,冲在抗疫第一线。现将45天援鄂工作总结如下:

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2020年1月25日面对疫情加快蔓延的严重形势,河南省卫健委启动疫情一级应急预案,在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上来,认清肩负的责任使命,按照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的要求切实做好工作,牢记人民利益高于一切。郑大二附院领导班子于当晚8点接到组织河南省首批援鄂医疗队的通知,决定抽调医院骨干力量组成郑大二附院首批援鄂医疗队。

从1月20日开始,郑大二附院感染疾病科陈颖主任已敏锐察觉到自2019年12月下旬湖北省武汉市特殊肺炎(当时未明确为新冠肺炎)的疫情报告,指派我立即支援发热门诊工作。我和贺新伟大夫每天坚守岗位,克服发热门诊条件简陋、防护不足、人员紧缺等困难,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加班加点工作,经常加班加点工作之后才能和贺新伟大夫轮换吃饭,但工作中我严格要求自己,牢记“以病人为中心”的宗旨,执行发热门诊科学工作流程,合理安排病人就诊,保证就诊效率,避免交叉感染,应用非接触红外线体温枪、一次性使用外科口罩、就诊病人信息登记本、手消毒剂、过氧乙酸卫生湿巾、分发疾病宣教单,既保护患者,又防护工作人员。同时在休息时间,进行了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部分科室的宣教工作,将感染疾病科的工作落到实处,圆满完成领导交给的各项任务。

二.挺身而出、英勇奋斗

2020年1月25日晚上20点(农历大年初一),我才从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忙碌的发热门诊下班回到家中,爱人吴睿(郑大二附属院神经康复科主任,工作原因也刚回家)把儿媳送来的饺子热了一下,我们边吃边开始交流新冠肺炎疫情,爱人通告我军队已开始组织紧急医疗队支援武汉医院防控疫情,由于我们夫妻均参加过2003年“非典”救治一线工作,有过重大疫情考验经历,所以考虑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在河南省医疗系统的关键地位,肯定要派遣医疗队支援武汉,我们应该责无旁贷,挺身而出、前往危险的抗疫一线。随后我们夫妻立即行动,找出旅行箱,开始准备日常生活用品、换洗衣服、常用药品,正在有条不紊整理物品,21:12感染疾病科陈颖主任打来电话,通知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组织河南省首批援鄂医疗队,我毫不犹豫,立即向陈主任请战,并向陈主任汇报,我和爱人正在打包前往武汉物品,准备放到医院,随时听命,支援武汉。陈主任考虑我已50多岁,让我征求家人意见,我再次说明会克服一切困难,听候组织安排,无论生死,不计报酬,前往武汉救死扶伤、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决心,陈主任终于同意我的申请,我有幸成为了河南省暨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第一批支援武汉抗击新冠肺炎的一员。

2020年1月26日上午在雨雪交加中,我积极参加的河南省第一批支援武汉医疗队完成集结,先后在单位、河南省卫健委领导一声令下,请缨出战,发出若有战、召必来的铮铮誓言;在单位、河南省卫健委领导一声令下,肩负河南省一亿人民重托,恪守健康卫士职责,义无反顾、冲锋陷阵,毅然逆向而行,留下不计报酬、无论生死的坚定背影。肩背行囊,身着戎装,告别年迈父母,泪别孩子爱人,舍小家为大家,再一次勇敢地奔赴抗击疫情的最前沿。在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时候,我用实际行动阐释了“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职业精神,筑起了一道抗击疫情的钢铁长城。

三.扎实工作,爱护同事

2020年1月26日晚19时,我随河南省第一批支援武汉医疗队抵达武汉,匆匆安置好住宿后,明确武汉市第四人民医院古田院区作为河南省首批医疗队定点救治医院,河南省随队领导要求必须保持高度清醒,增强风险意识,坚持底线思维,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把防控疫情作为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具体行动,践行“一切为了人民健康”的初心使命,把各项防控救治措施做得细之又细,把各项工作责任压得实上加实,持续发扬抗击非典精神,以昂扬的斗志、饱满的热情、坚韧的毅力,坚决遏制疫情扩散蔓延势头,有力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安全,提振公众信心,让党和人民放心!

第二天我们河南省首批援鄂医疗队亲赴武汉市第四人民医院实地了解具体情况。我到达隔离病区后立即开展科学救援工作。我再次认真学习诊疗流程,通过对新冠患者的症状评估和当地医生的交流讨论,很快进入角色。根据多年临床工作经验结合非典防控措施,严格配合医疗队领导指示,与感控王高帅大夫密切合作,规范工作人员穿隔离衣流程、工作人员脱隔离衣流程、隔离病区工作人员穿戴防护用品流程、隔离病区工作人员脱防护用品流程、工作人员穿戴医用防护服流程、工作人员脱医用防护服程、床单元终末清洁消毒流程等具体工作,并对进入病区的所有医护人员的防护严格把关。每天首先抵达工作病区,按科学规范流程帮助同事工作,进入隔离病区后,尽管每天穿着厚重的防护服,满身汗水,也克服胸闷、头昏、眼花等不适,力所能及帮助护士运送药品、医用物品及给患者送餐饮,同时负责河南省医疗队接诊三层病区的消毒液配制和病区消杀工作,还有这三层清洁区的消毒。但看到越来越多的新冠肺炎患者在河南省首批援鄂医疗队治疗后逐步康复,我觉得自己再苦再累也是值得的。每天工作结束后,又督促医疗队员注意脱隔离衣流程,最后亲自将每个队员脱掉的污染隔离衣按规范消毒后,打包放入特定地方,再次将进出区域消毒,最后一个登上返回驻地的大巴。目前我们接管三个病区,共救治160名患者,治愈出院79人。

四.共克时艰,热血热心

在支援武汉的工作中,由于疫情严重,河南省带队领导关心爱护医疗队员的安全,要求住宿时开窗通风,且不能开空调,六九时节,天寒夜长,许多同事反映夜间被冻醒,为了同事们的健康,我多方考虑后,委托在武汉的爱人亲戚,自费为同事们购买电暖宝,亲戚全家出动,跑了3家超市,把所有的电暖宝买下来,同时买了超市仅有的2箱砂糖橘,送到河南省首批援鄂医疗队驻地,为大家解决了夜间睡眠的困难,带来了亲人的温暖,保证了第二天同志们的战斗力,这些自发的责任感和热心肠感染着周围的每一同事。

我生于1969年7月,今年已51岁,是河南省首批援鄂医疗队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仅有的2位超过50岁的队员。由于生理原因,我目前有更年期综合征、老花眼、肩周炎等常见病,进入隔离病区,全身会阵发性大汗淋漓、心慌、胸闷、浑身湿透、视物不清等,但看到比我年龄大的张卫青主任冲在一线,在病区晕倒休息后又起身工作的90后护士,我怀着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的抗疫决心,和全体队员一起兢兢业业坚持工作,尽到了作为医务工作者应尽的职责。

五.感激感恩,同向同心

作为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的一名普通大夫,医院党委及各位领导根据引进人才配偶政策,照顾我们夫妻团聚,不说学历职称,将我招聘在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工作,并在工作中给予多方关照,我把医院各级领导的关爱化为动力,感激感恩,勤勤恳恳、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不管是在体检科、介入科、感染疾病科工作,我都不讲任何条件,吃苦在前,坚守岗位,尽心尽责做好每一份工作。

2020年2月19日河南省卫健委又通报表扬河南省首批援鄂医疗队,通报中赞扬我们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精神,舍小家、顾大家,是英勇奋战、冲锋在前的最美逆行者。作为其中被表扬的一员,我感到无比自豪,同时又深感责任重大!在武汉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日子里,我不会忘记张卫青主任,她曾多次参加国家组织的抗击“非典”、支援“汶川地震”等等重大救灾救援行动,身先士卒,进入隔离病区,积极参与救治患者,爱护同事,时时叮嘱我注意身体;我不会忘记周正主任、卢艳秋主任、王林梅主任,我每次帮助他们防护时,都要客气的说“谢谢大姐”;我不会忘记刘晓静大夫、王高帅大夫等,为了患者康健,不顾个人安危,近身为患者取标本;我不会忘记郑大二附院护理团队的小妹妹小弟弟,不怕苦、不怕脏、不怕累,舍生忘死,每天奔波在隔离病区,从死神手中抢救患者……他们是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的脊梁,是河南人民的骄傲,是中国国家的自豪!

我生在干部家庭,父母一心一意为党工作了一辈子,父亲今年已86岁高龄,是汝州市政协一名退休老干部,患有“冠心病三支病变、老年痴呆”,母亲已85岁,患高血压病,需老家亲人照顾,从小父母就教育我,听党的话,永远跟党走!在这次新冠肺炎肆虐之时,我告诉在汝州老家隔离病区工作的侄女及家人,瞒着年迈高龄的双亲,毅然请愿驰援武汉。爱人更是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的“老黄牛”,每天全心全意为科室为医院不辞辛劳,每有重症患者,吃住守在科室,不顾血压高,为郑大二附院康复科发展做出了应尽的贡献。儿子儿媳听说我代表河南支援武汉抗击疫情,经常打电话关心支持我的工作,我一定不负韶华,战胜困难,取得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最终胜利!

离开单位已经42天,但我深刻感受着家人的温暖,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领导班子、党办、院办、科室党支部、医政办、工会等时刻关注着我们的工作生活,嘘寒问暖,关照我们在武汉的一切所需,同时也不停进行送温暖活动,每周都派送家里的生活物资如粮食、蔬菜、水果等,解除我们的后顾之忧,这些支持我铭记心中!春暖花开,疫情已稳,相会有期!我们在樱花盛开的武汉,衷心祝愿郑大二附院的所有亲人健康平安!衷心祝愿郑大二附院发展越来越好!衷心祝愿我们伟大的祖国繁荣昌盛!

河南省第一批支援湖北医疗队

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感染疾病科

赵涛

2020年3月7日

援驰武汉,重症、呼吸治疗在行动

崔银鸽,她是一名90后主管护师,是一名拥有呼吸治疗知识和技能的重症护士,也是河南首批援鄂医疗队的一员,当她来到武汉市第四人民医院,穿上防护服的那一刻,她首先想到的是要将自己所学的所有的知识帮助患者。在人民群众最需要的时刻冲上去,顶在前面,发挥重症护士的优势,与全国千千万万个医护人员一起众志成城,筑起一道病毒与人民之间的坚固堡垒,学以致用,用专业的呼吸治疗知识与技能来挽救每一个生命。

呼吸治疗还是一个新兴的职类,在这次重大的疫情面前,生命显得是那样的脆弱和渺小。而她很幸运的于2017年在浙江邵逸夫医院经过半年的呼吸治疗专业培训,学到了呼吸治疗相关知识和技能,才能够在今天国家需要时一展所长,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和技术为患者服务。在武汉工作期间,一位阿姨说“我胸闷,上不来气,我自己出钱你给我买点特效药吧”,她看见这样的情况,尽快给患者测量生命体征,发现患者血氧饱和度只有84%,她马上给患者加大吸氧流量并告知医生,给医生建议应用高流量吸氧,医生同意,她马上为患者更换吸氧装置,并守在床头观察患者情况,看着患者的氧饱和度增加到95%,患者也安静的休息了,她微笑的离开患者,经过积极的治疗和护理,患者现在已经不需要氧气下床活动了。

在援助武汉的时候有一位80多岁的奶奶,因为年龄比较大,听力不太好,沟通比较费力,需要很大的声音她才能听到一些,简单的一句话她们需要反复重复四五遍。尤其是在奶奶刚入院时,因为不熟悉,每次输液做治疗时都需要跟奶奶沟通半个小时左右才能把液体输上,因为她们穿着厚厚的隔离衣和口罩,稍微动作就会有些吃力,每次跟奶奶沟通完都会有点喘不上气,声音都有些嘶哑,下了班大家说,“你怎么啦?声音怎么哑了”。因为生病奶奶的行为还有些“孩子气”再加上语言上有些不通奶奶还有些许“耳背”每次让奶奶吃药吃饭时都需要沟通好长一段时间,才能哄着奶奶把饭和药吃下去,然后让奶奶休息,邻床的阿姨说:“听你们跟老太太沟通,都替你们累的慌,替你们感到嗓子疼,你们真是辛苦了,回去一定要多喝水,买点润喉糖,你们河南人把我们照顾的真好,谢谢你们”,经过一段时间的照料,奶奶情况得到明显的好转,生命体征稳定了,就在前几天给奶奶清理便盆时奶奶拉着她的手说:“谢谢你们,谢谢你们!”,看着奶奶一天天好转,她和奶奶一起笑的像个孩子。

作为郑大二附院ICU呼吸治疗小组的一名成员,我经常利用休息时间深入学习呼吸治疗知识,学习纤维支气管技术,评估患者情况、呼吸机使用情况,尽可能的减轻患者痛苦,帮助患者早日去脱机拔管,评估并帮助患者使用无创呼吸机,尽可能使患者在不插管情况下解决患者问题,减轻患者痛苦。在科室的工作大大提高了科室内拔管的成功率,得到科室内医疗和护理人员的一致好评。

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她还利用休息时间义务到基层医院为他们进行呼吸治疗的相关知识的培训,如呼吸力学、呼吸机波形、呼吸机模式等,帮助他们更多了解呼吸机,了解呼吸治疗,能够为更多患者服务。平时她还利用休息时间到城中央社区为群众讲急救知识培训,给广大社区居民提供了专业的医疗服务,为健康中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家国有难,迎难而上,面对新冠病毒肺炎挑战,众多医护人员志愿驰援武汉,同“呼吸”,共命运,在这无硝烟的战场,扛住一定赢!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这是我的职业,我的战场

李玉雪,女,32岁,中共党员,为2020年河南支援湖北首批医疗队成员。

在普外工作期间,兢兢业业,任劳任怨,服从安排,她是一名全日制研究生,我经常说要她带动科室科研工作,我们共同努力助力科室科研发展,帮助科室在职研究生老师书写开题报告、查阅文献资料,她经常利用休息时间加班整理一些文字资料,我说她很辛苦,她经常说“能帮到别人是一种快乐,这让我找到职业价值感。”

出征的号角吹响,她第一个报名,说不报名不安心,愿意出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报上名字的那一瞬间,她说“报过名被选上了心情就平静了,认为这就是我应该做的事情,这就是我的职业,我的战场,我应该为之奋斗的方向,就像我和爱人结婚的时候,那一刻,我认为自己就应该在那里,和爱人在一起,他就是我一直寻找的那个人!”

家是坚强的后盾!父母得知她参与武汉救援工作时说:“玉雪,你不愧是我们的好女儿,好好工作,注意安全,干这一行的就得好好干,不要给医院拖后腿!”。不到三岁的儿子说,“妈妈,你上班吧,我在家和爸爸玩!”。家人比她更能理解自己,更让她坚定了必胜的信心!

去武汉后她很快把身心调整到最佳状态,舒缓精神压力,为更好的投入高强度的工作提供保障。从大年初二至今,她忘了时间,每次给她发信息总是很久很久再回复,她总说“宋老师,在这里吃的好、住的好,不要担心我,你们在家要做好防护,科室老师都要好好的”。医院向她询问家里有何困难,她总是说“家里一切都好,不要大家担心”,这也让我们非常感动。她一直承担着被称为“灵魂班次”的主班,工作中她从没有丝毫的马虎。她每天总是去得最早,出隔离病房最晚。

她平时不善言辞,总是在默默做工作,在武汉工作期间得知一名患者营养不足,家人不能及时提供营养物品时,她主动拿出自己的蛋白粉给患者喝;有一位老年患者偏瘫合并高血压,糖尿病肺结核等多种疾病,老人记不得吃药,也不知道吃那些药,每次她总是耐心的把老人的药一一找出,放到老人嘴里喂药,老人的一句:“玉雪,你来了呀”,让她感动不已,赢得患者的尊重和信任使她感到非常开心!像这样的事情很多很多,每次让她分享身边的事情时候,她总说:“都是一些平凡的事情,都是应该做的本职工作,”她这份质朴的心总是感动着我们。

在此次艰苦卓绝的抗疫斗争中,她始终用一名共产党员的行动践行着党员的初心和使命,用平凡的工作绽放着时代的光芒。

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普外科


若有战,召必回,战必胜

齐心抗“疫”,共克时艰

向所有医护人员致敬!


郑州大学人事处

2020年3月16日

上一条:郑州大学化学学科臧双全教授课题组诚聘青年...
下一条:郑州大学首次全球网络视频招聘会成功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