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心理健康状况对孩子的影响

文章作者:女性关怀中心 访问次数: 发布时间:2016-05-24

父母心理健康状况对孩子的影响
 

 
中文摘要:本文通过例证阐述父母健康和不良心理状况对孩子的影响,说明父母的心理健康状况对孩子的影响是巨大的,父母要认识到自己在养育孩子过程中的特殊作用,并时时保持主动地位,扬利除弊。
关键词:心理,健康状况,道德观,价值观
    父母在家庭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他们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对子女发展有着巨大影响力。父母心理健康状况对孩子的影响已被国内外的一些研究所证实。
    俗话说:言传身教,身教重于言教。父母的行为举止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孩子。大部分孩子出生后就跟着父母生活,每天都在模仿和学习父母亲的行为,他们可能学到了父母好的行为,也可能学到父母不好的行为,所以,每一位父母都应该了解自己的心理健康状况,并向自己提出下列问题:我们的心理健康吗?我们的心理可能存在哪些问题?我们在哪些方面可以成为孩子的榜样,哪些方面不希望孩子向父母学习,而应该比自己要更好?
    父母的心理健康状况对孩子心理发展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儿童对父母行为的学习和模仿能力是极强的,他们一天中的大部分时间与父母生活在一块,他们学习和模仿的对象首先是父母亲,父母与人相处的方式,对待事物的态度,父母的爱好和兴趣,习惯方式、动作,甚至走路的姿态和说话的语调等等,都能成为孩子习惯行为的模式。他们向父母的各种行为进行模仿和学习,并且他们的行为也主要受父母的规范。不论父母良好的行为还是不良行为,儿童都可能会模仿和学习,甚至成为孩子人际交往的方式,对待事物的态度和解决问题的手段。
    家庭教育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前提和基础。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良好的家庭环境是维护学生健全心理的基础。通常情况下,家庭内部成员关系和睦融洽,孩子性格开朗乐观,适应环境的能力会更强。在中国,一般认为父亲是一家之主,要承担养家糊口,保护家人的角色;而母亲则是慈爱的,操持家务,抚养子女,维持家庭正常运转的角色。由于这种角色上的差异,父母就很“默契”地将养育子女的任务做了分工:父亲常与孩子游戏,教孩子学习,帮助孩子与外面世界打交道;母亲主要负责孩子的饮食起居,日常生活的照顾。通过与父亲的交流,孩子学习到更多的责任、义务;在和母亲的生活过程中,孩子将学会如何去关心、体贴他人。一个内心积极健康的父亲对于孩子的社会适应具有重要的作用,而一个乐观、慈爱的母亲则对于孩子安全感的建立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父母的不良心理健康状况直接影响父母的孩子的态度。有的父母对孩子缺乏耐心,急燥,看见孩子做错事,不是耐心地讲道理,面是大发脾气,不是打,就是骂。有的父母情绪不稳定,焦虑。时而高兴,时而发脾气。对待孩子的态度以自己的情绪变化而变化,自己心情高兴时,即使孩子做了错事,也一笑了之。情绪不好时,即使孩子很好,也会冲着孩子发脾气。使孩子对父母的态度模不定。有的父母心情忧郁,常常不高兴,对待孩子的态度也比较淡漠。有的父母有神经症、精神病、人格障碍,有的父母可能有神经症倾向,常常感到焦虑,心烦不安,心情忧郁、不高兴,胆小怕事,常常感到恐惧和不安全,内心常常有矛盾和冲突,与其他人人际关系较差,敌对感较高,不能以正确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缺乏用情感交流和沟通的能力等等,这些不良的心理状况和不健康的行为对孩子都有很大的影响。可能使孩子学习到父母的不良行为,父母可能会把自己的不健康的心理状况移给孩子。父母也会因自己不健康的心理状况影响到自己对孩子的态度,而进一步影响到孩子的心理健康发展。
  父母的价值观,道德观是父母心理健康状况的组成部分,儿童吸收父母的道德准则,儿童是非观念的形成和善恶标准的形成,主要受父母是非观念和善恶标准的“同化”。儿童在家庭生活中学习父母的是非观念和善恶标准,父母也以自己价值观,是非观,丑恶观去规范儿童的道德行为,而形成儿童的价值观,是非观和丑恶观。儿童从父母处理事情和他人的关系中学习父母的各种行为,孩子看到父母对其他人总是很有礼貌,他会用这样的行为作为标准要求自己。看到父母经常说脏话骂人,他也不会为说脏话和骂人感到羞耻。看到父母经常把公家的东西拿回家,他也不会认为这是错误的行为。父母用自己的价值观去要求孩子,当孩子的行为与父母的价值观一致时,父母可能会感到高兴、赞扬,给予精神和物质上的奖励。大部分儿童在父母的影响下,建立自己理想和良心,儿童的自我理想与父母的道德观相吻合,儿童的良心形成与父母的丑恶观相一致。
    父母的心理健康状况对孩子的影响是巨大的,父母要认识到自己在养育孩子过程中的特殊作用,并时时保持主动地位,扬利除弊。
参考文献
1.王立伟,张明园. 精神卫生的未来方向:WHO 的10 点意见。上海精神医学,2002,1(14):21~22.
2.李慧民. 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个性及父母养育方式的关系。健康心理学杂志,2002,10(6):417~419.
3.李薇,谭代林,刘国清,等. 父母养育方式与中学生个性特点及心理健康的相关分析.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0,9(6):421~422.
4.闻吾森, 王义强, 赵国秋. 社会支持。心理控制感和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0,14(4):258~260.
5.孙树芝,王泉英,王树元,儿童精神分裂症患者父母心理健康状况, 中国临床康复,2003,7(15):2216~2217.
6.杨宏飞. 中学生心理健康与父母的相关研究. 浙江预防医学,2003,15(1):9~10.
7.Loebel AD, Lieberman JA, Alvir JM, et al. Duration of psychosis and outcome in first-episode schizophrenia. Am J Psychiatry 2003,149(9):1183~1188.
8.Power P, Elkins K, Adlard S, et al. Analysis of the initial treatment phase in first-episode psychosis. Br J Psychiatry Suppl 2004,172(33):71~76.
 
 


 
 

--------------------------------------------------------------------------------
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安继业

上一篇:悦纳自己,快乐生活--献给身材稍胖的女大学生

下一篇:输卵管妊娠发病因素及相关伦理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