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维权时讯

提高女性社会地位扭转“男盈女亏”

提高女性社会地位扭转“男盈女亏”
近日,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2009年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19.45,比上一年下降了1.11个百分点,但我国出生性别结构失衡情势依然严峻。中国社会科学院日前发布的2010年《社会蓝皮书》指出,到2020年,中国处于婚龄的男性人数将比女性多出2400万人,出生性别比偏高成为中国人口结构中最突出的一个问题。自然情况下,出生人口性别比正常范围在103-107之间,即每出生100个女孩,相应出生103到107个男孩。由于男孩的死亡率高于女孩,到了婚育年龄,男女比例就趋于均等。
1982年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08.47,出生性别结构开始失衡,之后,一直快速持续上升,2004年达到历史最高记录121.20。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地区也迅速蔓延。1982年只有18个省份的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2005年,除西藏外的所有省份均偏高。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院长翟振武忧虑地说,出生性别比持续偏高不仅会产生“婚姻挤压”现象,还会危及我国人口生态安全。适龄男性,尤其是农村经济欠发达地区男性择偶困难,影响婚姻和家庭稳定,引发买卖婚姻等问题。盈余男性没有配偶和子嗣,与人口老龄化问题交织,会增加养老的复杂性和艰巨性。未来的社会阶层结构、消费结构、组织结构等将更为男性所主导,两性间不和谐问题日益突出。
翟振武指出,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一定程度上是父系继承和女儿外嫁的隐性制度造成的,根本原因则在于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直接原因是B超的普及起到了直接的推动作用。
性别比失衡问题突出反映在农村。在“重男轻女”、“传宗接代”、“养儿防老”的传统生育文化影响下,一些人借用B超等现代医学手段进行性别鉴定,人工流产女胎现象严重。
“从某种角度讲,出生性别比偏高问题实质上也是女性发展权益问题。”南开大学经济学院人口与发展研究所所长原新认为,调查显示,我国妇女除了教育程度增长幅度基本赶上男性外,其他指标尚落后于男性。
在经济生活方面,妇女获取资源的机会、收入水平处于弱势;在政治生活方面,妇女在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中仍受制较大。经济、政治生活中的弱势又会延伸至家庭、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比如沿海地区很多公司招聘农村女工时不但把年龄卡得很死,就连工作期间不准结婚、不准生育都列入内部规定。
有专家认为,关键要提高女性的社会地位,才能改变“偏好男孩”现象,从根本上扭转“男盈女亏”,改变出生人口性别比长期持续偏高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