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院材料物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在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复合阴极的研发和机理方面取得新进展,相关成果以《A high performance thermal expansion offset composite cathode for IT-SOFCs》为题,发表在国际知名期刊J. Mater. Chem. A上。论文第一作者为我院硕士研究生刘康,通讯作者为我院蔡彬教授。
《中国氢能产业基础设施发展蓝皮书》和《河南省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2-2035年)》中都强调了氢能在新能源领域的重要作用。全固态、低成本的SOFC是一种将燃料中的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电化学装置,若对其进行反向通电(逆过程)则可把电能转变为燃料,此时称为固体氧化物电解池(SOEC),统称固体氧化物电池(SOC)。由于能量转换过程不受“卡罗循环”限制,转换效率通常在60%以上,热电联供效率则在80%以上。因而,SOC在固定电站、家庭电源、船舶动力、汽车动力、空间宇航和新型储能等领域均具有重要价值。
世界各地已有近千台SOFC示范系统运行成功,最长运行时间达4万小时。但过高运行温度(>1073 K)所导致的制造困难、运行不便和成本高昂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其推广应用。工作温度降低,则导致电化学性能急剧下降。因而,如何将有效工作温度降低至中温(873-1073 K),甚至是低温(673-873 K)已成为国际上SOFC研究与开发的热点。
在前期工作基础上,蔡彬教授指导硕士生刘康,博士生卢飞等,通过在SDC基SOFC的PBSC阴极中添加负热膨胀氧化物SZM降低复合阴极热膨胀系数,在显著改善阴极/电解质界面热匹配性的同时,增加三相界面长度和离子传输通道,从而显著提升单电池长期稳定性和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SZM含量为20%的复合阴极构成的单电池具有最优电化学性能,723-923 K峰值功率密度可达231-1462 mW/cm2,并具有优异的长期和热循环稳定性,综合指标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借助微结构表征、阴极材料电导率弛豫和对称电池弛豫时间分布等分析,对其内在机理进行了深入讨论。该研究对降低SOFC工作温度,促进其早日应用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该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南联合培育项目(U2004167)和面上项目(11974316)的资助,微结构观察得到了郑州大学现代分析与基因测序中心的帮助。
论文链接: https://doi.org/10.1039/d2ta04899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