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裕平院士 简介

发布时间:2016年12月07日浏览次数:

 

 

 
 

中科院院士、 郑州大学教授、 北京大学兼职教授。

1937年生于北京,195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

1959年至1980年,霍裕平在中科院北京物理所、合肥等离子体物理所从事理论物理研究工作,在当时的条件下在国内外主要刊物上发表近五十篇论文,并出版专著“非平衡态统计理论”(科学出版社)。他的工作以思想新颖而著称。六十年代初,他与郝柏林、于渌、陈式刚、陈春先等共同讨论宏观系统趋向平衡等基本问题,从物理、数学等方面为本课题做了初步准备。其后他与实验物理学家孟宪振合作,发展了强耦合共振系统的理论,完全解决了国际上关注的,稀土离子引起铁氧体铁磁共振诸多特异反常的现象。1964年霍裕平首先预言了激光输出存在不稳定区域。七十年代初,他与杨国桢等合作,将泛函分析方法引入光信息学中,讨论了现代光学设计的基本问题:用全息光学系统实现任意光学变换的可能性,并发展了一些可能的具体设计途径。主要由于一系列创新性的理论研究工作,1978年他在全国科学大会上获奖。

在美国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工作一年,于1980年回国并全力投入领导和组织科学院核聚变研究工作,担任中科院合肥等离子体物理所所长,并兼合肥分院院长。霍裕平开始一方面着力于建设研究所的多种技术条件与力量,开展了多项技术研究及开发工作。另一方面强调在中小装置上作深入的物理研究工作。他亲自组织和直接领导的,有关螺旋磁场对托克马克等离子体影响的一系列实验和理论研究工作,得到科学院科技进步一等奖。在九十年代初,抓住与俄罗斯合作的机会,排除了来自各方面的困难和阻力,亲自主持和组织建设了大型超导托克马克HT-7装置。HT-7于1994年底建成。它是世界上第二个能成功开展高温核聚变实验的大型超导托克马克。霍裕平还是国家“八六三”高技术计划能源领域首届专家委员会成员,参与了计划的形成与制定。在其中他提出了开展“聚变—裂变混合堆”研究计划,并组织开展了包括概念设计在内的一系列研究工作。我国“混合堆”的研究计划也曾引起国际聚变界的高度重视。霍裕平还组织、领导和参与我国电磁发射技术的研究和发展工作。

霍裕平于1996(58岁)年初辞去科学院的职务,到郑州大学当一个普通教授。他在郑州大学强调地方院校科学研究应主要与国家和地方发展的重大需求相联系。为此,他亲自领导将凝聚态物理学科调整为材料物理学科,建设以研究铝合金为主的金属物理方向。十年来,研究工作取得实质的进展,并由此提出了一条在我国普遍提高铝合金性能的可能途径。他还领导将物理系核物理学科转向为主要面向农业和医学的核生物学,领导了离子束生物技术实验室的建设,以及小麦的离子束诱变育种和转基因的工作。十年来郑州大学物理系成为物理学科博士点、国家凝聚态物理重点学科、物理学科博士后流动站。物理系还建成河南省及教育部材料物理重点实验室及河南省离子束生物工程重点实验室。

    从1997年起,他积极参加了我国应用基础研究的组织工作。他长期都是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规划(九七三计划)专家顾问组的成员,并是其能源小组的“召集人”。10年来他一直坚持强调要支持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的基础研究工作。特别在能源领域,他从战略研究、提出申报指南、课题评审及课题检查等方面都主动作了大量工作。这些,对加强基础研究与社会的联系、对我国基础研究的健康发展、对我国能源的发展都会是有意义的。

    2002年,受国家科技部委托,霍裕平主持了“中国参加ITER计划”的科学技术评估。所作的评估报告,成为其后我国参加ITER计划科学和技术上的依据。2003年初,被任命为中国参加ITER计划专家委员会首席科学家,负责谈判有关科学、技术方面工作。他还在科技部领导及核聚变界的支持下,以自己的学识和品格,领导了我国参加ITER计划在科学技术方面繁重的组织和准备工作,是我国参加ITER计划对外的技术总代表。五年来,他再一次为我国核聚变研究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

    长期以来,他始终关心和考虑“宏观系统时间不可逆性”等基本物理问题,并和一些专家讨论。从2005年开始,他有了一些新的认识。2007年到北大兼职,打算建立一个“非平衡态研究组”,在有生之年重回基础研究的阵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