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心灵百科

酝酿效应:多给大脑一些时间

发布时间:2022-05-19  点击:

什么是酝酿效应?

所谓酝酿效应,又称为直觉思维,是指反复探索一个问题的解决方法而毫无结果时,把问题暂时搁置几小时、几天或几个星期,由于某种机遇突然使新思想浮现了出来,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往往一下子便找到解决办法。

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对一件事情束手无策,不知道从何入手,这时思维就进入了“酝酿阶段”。但最后偶然的机会中你受到了启发,便茅塞顿开,这时,“酝酿效应”就绽放了“思维之花”,结出了“答案之果”。古代诗词说“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正是这一心里的写照。

图片

有关酝酿效应的故事

在古希腊,国王让人做了一顶纯金的王冠,但他又怀疑工匠在王冠中掺了银子。可问题是这顶王冠与当初交给金匠的一样重,谁也不知道金匠到底有没有捣鬼。国王把这个难题交给了阿基米德。阿基米德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冥思苦想,起初尝试了很多想法,但都失败了。

但是后来他去洗澡时,一边他一边坐进澡盆,以便看到水往外溢,同时感觉身体被轻轻地托起,他突然恍然大悟,运用浮力原理解决了问题。

不管是科学家还是一般人,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我们都可以发现“把难题放在一边,放上一段时间,才能得到满意的答案”这一现象。心理学家将其称为“酝酿效应”。阿基米德发现浮力定律就是酝酿效应的经典故事。

图片

酝酿效应的相关实验

美国心理学家西尔维拉曾在1971年设计过一个实验,用来验证酝酿效应的作用。

他邀请了三组被试来参加这个实验,每组被试的性别、年龄和智力水平都大致相同。

这三组被试需要完成同一道题目:每个人手中一共有4条小链子,每条链子上又有3个环,每打开一个环需要花费2分钱,封闭一个环需要3分钱。假设开始的时候所有环都是封闭的,被试们需要在花费不超过15分钱的情况下,把12个环都连接成大链子。

他要求第一组用半小时来思考问题,中间不能休息;

第二组先思考15分钟,然后休息半小时,再回来思考15分钟;

第三组先思考15分钟,然后休息四个小时,再回来思考15分钟。

结果发现,第一组被试中只有55%的人答对了问题,第二组有64%的人答对了问题,第三组有85%的人答对了问题。实验证明,酝酿效应的确能够有效帮助人们处理困难、复杂的创造性问题。

酝酿效应的运用

有时我们会发现,当我们要去解决一个创造性或比较复杂的问题时,好像再怎么努力去思考,去想解决方法都没有用,永远停留在原地。但如果我们暂时放下对这一问题的探索,却能在突然之间得到解决问题的关键信息。这种暂停就是酝酿效应。

这就有点像格式塔学派提出的一种学习理论——顿悟学习理论。德国格式塔派心理学家苛勒认为,学习不是盲目的重复尝试,而是对情境有一定认知后的顿悟。这种顿悟是自发的,突发的。

而酝酿效应则是指,即便在休息过程中,人们潜意识里的推理还在持续,但因为是在休息,整个人都会进入一种比较平和的状态,思想跟心理都得到放松。当休息过后再去面对这个难题时,当初固定的、不正确的、有偏差的思路就会被打断和取代,形成了新的,具有创造性的思维状态。

心理学家认为,酝酿过程中,存在潜在的意识层面推理,储存在记忆里的相关信息在潜意识里组合,人们之所以在休息的时候突然找到答案,是因为个体消除了前期的心理紧张,忘记了个体前面不正确的、导致僵局的思路,具有了创造性的思维状态。因此,如果你面临一个难题,不妨先把它放在一边,去和朋友散步、喝茶,或许答案真的会“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它是在对程序编码时与定势有关的一种现象。也就是说,在解决问题时会碰到百思不得其解的情形,此时,如若干脆把该问题搁置于一边而改做其它事,时隔几小时、几天,甚至长时间之后再来解决它,问题答案常可能较快地找到。这种效应产生的原因,据现代认知心理学的解释是,原初的定势不合适,致使问题得不到解决,后来通过暂时放下这个问题,不合适的知识结构得到消除,个体便能够运用新的定势去解决问题。

当我们遇到百思不得其解的难题时,我们不如先将它暂时放在一旁,去和朋友聊聊天、去公园中散散心,说不定“柳暗花明又一村”,新的灵感就能涌入脑海。


上一条:不要“踢猫” 下一条:同一屋檐下——聊聊疫情期间的寝室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