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系动态
发布时间: 2014-05-09
2014年4月28日上午9点,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主任康保成教授应我院邀请,在文学院二楼报告厅作了题为《“一剧之本”的生成过程与“表演中心”的历史演进》的学术报告。报告会由文学院党委副书记甘剑锋主持,相关专业教师与研究生共同聆听了康教授的报告。
康保成教授通过大量的考证资料纠正了中国戏剧史上关于“一剧之本”的来源,并严谨的指出“一剧之本”是黄佐临从戏剧观角度提出的重要观点。康保成教授从中国戏剧发展史,探讨了从金元剧本到明末清初的传奇、昆曲、折子戏等戏剧关于戏本与表演的依附关系的变化发展。并以文献资料、图片、戏本(《拷红》、《扫松》、《活捉》)等为引证,形象生动,具体清晰。接着,康教授摆脱狭隘的戏剧发展史观,把视野拓展到世界文化比较领域中,总结了中外戏剧史艺术发展线索的相似性,并指出了这种演进并非直线进行的现象。最后,康教授以梅耶荷德的一句名言,辩证分析了剧本与演出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即作家作品与表演何者更优秀更强势,何者可以在演出中起主导作用。罗家湘教授在进行总结时,高度赞扬康教授的自选题目,其不仅满足了研究生对学术的向往,而且发挥了研究生的自主能动作用。罗教授积极鼓励广大研究生参与发掘明代中后期演员对戏剧发展的引领现象,学习康教授严谨踏实的钻研精神,勇于探索,活跃思维,并发掘有价值、有新意的研究领域。
康保成教授还与师生们进行了热烈的互动与交流,并对文人精英写作对戏剧的影响、戏曲小剧场的改革、祭祀戏剧与娱乐戏剧的关系题都提出了新的看法。整场学术报告会在康教授风趣诙谐、严谨求实的讲解中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