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建设

中国语言文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发布时间: 2010-08-28

基本情况:

郑州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设立于2009年,依托郑州大学文学院。

该流动站所在学科实力雄厚,拥有1个中国古典文献学二级学科博士点,中国语言文学、艺术学理论、影视与戏剧学为一级学科硕士点,其中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涵盖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文艺学、汉语言文字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秘书学等8个二级学科硕士点,此外还有美学硕士学位授权点和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学位点成功实现了语言、文学、哲学、艺术学各学科的交叉与渗透,形成了宽口径、重基础、优势互补、特色鲜明的高层次人才培养模式。

中国语言文学学科是河南省一级重点学科,拥有《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国家级精品课程及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中原名寺诗旅》为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中国古代文学史》、《语言学概论》为省级精品课程及精品资源共享课;拥有一个国家级专业学会——“中国文选学研究会,拥有“河南省中原文化研究中心”省级文科基地和“郑州大学中原文化资源与发展研究中心”河南省普通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基地,这些资源都为人才培养和合作研究提供了有力的学科支撑。

该学科现有在编专职教师61人,其中教授18人,副教授21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40人,博士研究生导师5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人员3人,河南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2人,河南省优秀教师3人,河南省优秀青年社科专家5人,河南省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13人,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2人,为人才培养和合作研究提供了有力的学术支撑。

该学科成员承担科研项目数量多、层次高,近5年来共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1项(其中重点项目3项),承担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11项,全国高古委项目4项,省社科基金项目近20项。

该学科藏书丰富,设有专题资料室,工作条件优越,研究经费充足,是从事博士后研究的理想之地。

竭诚欢迎有志于中国语言文学研究领域的优秀青年博士进站研究!

 

合作导师及研究方向:

二月河: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近古文学文献;

罗家湘: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上古文学文献;

刘志伟: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中古文学文献;

王保国: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中国传统文化;

王书才: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中古文学文献。

 

联系人:

许志远(常务副院长)   电话0371—67780173  15837123999  邮箱:xzy@zzu.edu.cn

刘志伟(副院长) 电话0371—67783182  15981856965  邮箱:liuzhiwei1115@163.com

上一条:边让见袁阆原型故事发生的时间与真相蠡测
下一条:《法苑珠林校注》补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