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建设

樊洛平学术档案

发布时间: 2004-12-29

 

樊洛平,女,祖籍山西,生于洛阳。中共党员,大学本科,1982年初毕业于郑州大学中文系,留校任教至今。1993年晋升为副教授,1999年晋升为教授,现为郑州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带头人,硕士研究生导师。

担任中国当代文学学会理事、中国世界华文文学学会理事兼女性委员会主任委员、河南省评论家协会副主席、河南省当代文学研究会副理事长、郑州大学客家文化与华文文学研究所所长、郑州大学社会性别研究中心主任,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主要从事中国当代文学、台湾文学、女性文学方向的研究。

独立出版《当代台湾女性小说史论》、《台湾女作家的大陆冲击波》、《冰山底下绽放的玫瑰:杨逵和他的文学世界》等4部,合著《海峡两岸女性小说的历史流脉与创作比较》、《中国当代文学史稿》、《中国当代戏剧文学史》、《台湾新文学思潮史纲》、《简明台湾文学史》等10余部。

公开发表学术论文90余篇,其中10余篇被人大复印资料等刊物转载或摘录。

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当代台湾女性文学史论》、《两岸女性小说创作形态比较研究》、《族群文化视野下的台湾客家文学研究》3项,主持或独立承担国务院台办项目2项,主持教育部项目精品资源共享课1项,主持教育厅等项目4项,主要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项目、国台办项目、河南省规划办项目5项。

独立科研成果获河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二等奖3次;获其他省厅级科研奖18项,多次应邀赴台参加学术交流活动。

被评为河南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河南省优秀专家、二级教授;获郑州大学学生首届“我最喜爱的老师”荣誉称号。

一、主要著作

独著

1、《当代台湾女性小说史论》,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5.2/台湾,商务印书馆2006.4

2、《台湾女作家的大陆冲击波》,内蒙古,远方出版社1997.3

3、《冰山底下绽放的玫瑰:杨逵和他的文学世界》,北京,作家出版社 2006.7/ 台湾,人间出版社2008.5

4、《台港小小说百家精品》,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7.4

5、《巾帼不让须眉》, 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1.5 /台湾,汉欣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3.3

 

合著                                                                                                                        

1、《台湾新文学思潮史纲》 ,  北京,昆仑出版社2002.1/台湾,人间出版社2002.6

2、《简明台湾文学史》,   北京, 时事出版社2002.6 /台湾,人间出版社2003.7

3、《台港澳文学教程》,  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0.10
4、《中国当代文学史稿》(副主编) 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9.12

5、《1949-1988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评》(副主编) ,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8.11

6、《中国当代戏剧文学史》,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0.12

7、《中国当代文学名著选读》 ,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5.1 

8、《光荣的河南》, 郑州,海燕出版社1994.11

9、《世界华文文学概观》,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5.9

10、《台港澳暨海外华文文学教程》, 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9

11、《女性文学教程》,  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7.10

12、《西方自然主义与中国20世纪文学》,  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12.

 

二、主要学术论文(独著)

1、《洋溢着诗意美的篇章:读巴乌斯托夫斯基的〈盲厨师〉》,《文学知识》1981年第3

2、《与君高歌正气曲》,《奔流》1983年第10

3、《他在绿色的世界里寻觅:读青勃诗集〈绿色的声音〉》,《梁园》1982年第6

4、《李佩甫小说漫谈》,《奔流》1984年第10

5、《家家鸡黍拜曹公》,《人物》1985年第5

6、《北岛和他的诗歌》,《湖北师院学报》 1985年第2 (二人合著)    
7
、《纪实小说:刘心武的新开拓》,《文学知识》1986年第3      
8
、《顾城:一种唯灵的浪漫主义》,《湖北师院学报》 1988年第2 (二人合著)

9、《丘沧海评传》,《南都学刊》1991年第2 

10、《失落与保持:女性原始美质漫谈》,《美与时代》 1992年第11    

11、《台港小小说创作现象研究》,《郑州大学学报》1992年第6( 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1993年第2期转载)

12、《角度.力度.深度》,《文艺报》 1994 9 10 5

13、《喧嚣过后的沉思:陕军东进现象探析》, 《许昌师专学报》 1995年第1( 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1995年第4期转载) 

14、《台湾抗日文学论》, 《党史博览》(学术版) 1995

15、《黑土地上盛开的抗日之花 <松花江的浪><生死场>之比较》, 《中国文化研究》1996年春之卷

16、《台湾新女性主义文学现象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6年第1(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1996.3期转载 ;《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1996.6期)

17、《台湾新抗战文学的一枝奇葩》,《赵淑敏作品国际研讨会论文集》文心出版社1996.8
18
、《中国大陆现当代文学史的著作》,(台湾)《中国现代文学理论季刊》19963

19、《当代工业文学创作现象研究》,《郑州大学学报》1997年第5( 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1997年第11期转载)

20、《华文文学研究的新趋势》,《郑州大学学报》1998年第2 ( 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1998年第4期转载 )

21、《工业文学在文化浩劫中的畸形变异》,《郑州大学学报》1998年第6

22、《女性心灵的阐释:席慕蓉的创作心态与情感方式》,《许昌师专学报》1998年第4

23、《黄春明乡土小说论》, 《世界华文文学论坛》1998年第4

24、《十七年工业文学形态论》,《中州学刊》1999年第3( 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1999年第9期转载)

25、《廖辉英:女性问题的文学诠释》,《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99年第4

26、《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文化产业》 ,《社会科学战线》1999年第5
27、《为两岸文化交流略尽绵薄,死无憾矣》, 《文艺报》 1999 9 14 2
28、《永远的青鸟---台湾著名女作家蓉子访谈》,《文艺报》 1999 10 19 2
29、《三毛的创作姿态与文体选择》,《信阳师院学报》1999年第4
30、《从广告人到女作家》《世界著名华文女作家传.台湾卷》,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9.
31、《新时期工业文学创作之流变》,《周口师范高等专科学报》1999.6 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文摘卡》2000.2摘录)

32、《人道主义:工业题材创作不容忽视的文学主题》 ,《郑州大学学报》2000年第1期( 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文摘卡》2000.8摘录)

33、《缪斯的飞翔与歌唱--海峡两岸女性主义诗歌创作》 ,《文艺研究》 2000年第4 ( 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2000.9期转载)

34、《台湾新文学重建的历史见证》,《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00年第4

35、《为黑土地和石油人而歌唱:试论杨利民的戏剧世界》,《焦作工学院学报》2000.2

36、《遮蔽与发现:关于40年代后期台湾文学问题的讨论》 ,《期望超越》 花城出版社2000.11

37、《台湾作家与商品社会的文学生存》,《文艺报》 2001 2 27 3
38、《我要做一个播火者:一个乡土之子的情怀》,《文艺报》  2001 4 3 4

39、《老人与社会--黄春明小说的关怀视点》,《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01年第2

40、《历史岂容虚构:台湾乡土文学论战的历史真相》,《文艺报》 2002.7.31日第4版( 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2002年第9期转载;另收入:《文艺报.文萃》,作家出版社200112月版;《中国文学理论批评文选》,作家出版社2002.5月版)

41、《回眸来时路:我与世界华文文学》,见《我与世界华文文学》,香港昆仑制作公司2002.3

42、《性别觉醒与女性成长:试论大陆去台女作家60年代的创作》 ,《新视野 新开拓》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10月版

43、《陈映真的文学再出发》,《文艺报》 2002 1 17 4

44、《在人心的原始森林里探索-:台湾女作家欧阳子小说解读》,《郑州大学学学报》2003.4

45、《海那边飘泊的一朵孤云:吉铮留学生文学的女性视角》,《华文文学》2003年第6

46、《谢霜天:拥抱乡土的客家情怀》,《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03年第4

47、《女性写作视野中的人文关怀:试论台湾女作家孟瑶的小说世界》, 焦作大学学报2004.1

48、《季季:台湾社会生活的独特透视》,  《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年第1
49、《曾心仪:台湾女性书写的新型路线》, 《许昌师院学报》2004年第6
50、《台湾客家文学的族群文化底蕴》, 《客家》2004年第5

51、《谈当代文学史的著述》,《文艺报》200411257

52、《冰山下覆盖的民族魂:试论杨逵的文学抗议姿态》, 见《杨逵:压不扁的玫瑰花》,台海出版社20049月版

53、《男权话语遮蔽下的婚姻真相揭示》,《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05年第2

54、《社会人生的拆解与颠覆:台湾新世代女作家的小说创作态势》,郑州大学学报2005.3

55、《女性情感境遇的大胆碰撞与冷静审视:台湾女作家郭良蕙小说解读》,广州大学学报2005.4

56、《台湾怀乡文学的女性书写》,《海南师范大学学报》 20053

57、《台湾文学研究的新气象》, 台北,《文讯》 200512月号

58、《生命与岁月的怀想之歌:走进罗兰的小说世界》,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2006年第1

59、《性文学领域的大胆叛逆:论台湾女作家李昂的小说创作》, 《中国文学研究》2006.3

60、《杨逵与大陆文坛:“鲁迅情结”“胡风缘”》, 台北,《人间·思想与创作丛刊》2007年夏季号

61、《台湾客家“移垦社会”的生存形态与文化根基:以台湾客家文学为研究场域》《海南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第5

62、《复归左翼文学传统的乡土文学思潮》,《“文学台独”批判》,台海出版社2007.8

63、《客家视野中的女性形象塑造及其族群文化认同:以台湾客家小说为研究场域》《台湾研究集刊》2008年第1

64、《从台湾客家小说看“大地之母”形象塑造》,《创新》2008年第1

65、《悲悯情怀下的现实触痛与人性观照》,《名作欣赏》2008年第3

66、《文讯:台湾文坛构建的多重角色担当》,台北,《文讯》2008年第7

67、《当代文学史教学改革的思考与实践》,《语文知识》2009年第3

68、《写实的、大众的、草根的文学追求:也谈杨逵对文学理论建设的自觉意识》《语文知识》2010年第1

69、《陈映真对战后台湾历史的反思》,《郑州大学学报》2010年第1

70、《台湾女作家笔下的眷村书写》,《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10年第3

 

三、主要科研项目

1、《当代台湾女性文学史论》(主持,独立承担),国家社科规划基金项目(98BZW021   

2、《两岸女性小说创作形态比较研究》(主持),国家社科规划基金项目(05BZW056 

3、《20世纪中国工业文学研究》(主要参与),国家社科规划基金项目(96BZW034 
4
、《台湾新文学思潮史纲》(主要参与),国务院台办重点项目(2001年度)
5、《台湾女作家的大陆冲击波》(主持),河南省教育厅社科项目(94459093
6、《新时期文学现象研究》(主持), 河南省教育厅社科项目(96SJA750.11-44010
7、《日据时期台湾文学研究》(主持),河南省教育厅社科项目(111-GH-750)主持人
8、《台湾作家研究丛书<杨逵研究>》(独立承担),国务院台办重点项目(2003年度) 
9
、《依归与超越:海外华人文学传统通变研究》(第1名), 省社科规划办项目(2002DZW005

10、《西方自然主义对中国20世纪文学影响》(主要参与),教育部项目(03JD750-11-44008 

11、《解读与建构:海峡两岸女性文学比较论》(主持),省教育厅重点项目(2005-ZD-011

12、《台湾女性文学史稿》(主持,独立承担),国务院台办重点项目(2008年度)

 

四、科研获奖成果

合著成果获奖

1、《中国当代文学史稿》(合著)

中国当代文学学会“展望杯”社科论著奖(1991年),郑州大学教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1993年)

2、《中国当代戏剧文学史》(合著)

中国当代文学学会“云岗杯”优秀论著奖(1992年), 河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1993.11,河南省教育厅省级优秀教材一等奖(199512 河南省教育厅科研成果二等奖(199211

3、《光荣的河南》(合著)

河南省“五个一工程奖”(1995.11, 全国第六届冰心儿童图书奖(1995.8

4、《世界华文文学概观(合著)》,

河南省教育厅2005年度人文社科研究成果一等奖(2006.9

5、《女性文学教程》(合著)                           

第三届中国女性文学奖(2009.11),中国当代文学学研究会第十一届优秀成果奖(2008.11

入选国家新闻出版署第三届“三个一百”原创工程书目名单(中国新闻报2008.10.2

6、《西方自然主义与中国20世纪文学》(合著)

2007年度河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008.9),2007年度郑州市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2008.5

河南省教育厅2007年度人文社科研究成果二等奖(2008.9

 

独著成果获奖

1、《当代台湾女性小说史论》

2005年度河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2006.6);第三届中国女性文学奖(2009.11

2、《台湾新女性主义文学现象研究》

 河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1999.1); 河南省社科联优秀成果二等奖(1997.12

3、《冰山底下绽放的玫瑰:杨逵及其文学世界》

2006年度河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007.7

4、《喧嚣过后的沉思:陕军东进现象探析》,河南省教委科研奖三等奖(1996.9

5、《台湾女作家的大陆冲击波》,河南省社科联优秀成果著作三等奖 1998.7

6、《华文文学研究的新趋势》,河南省社科联优秀成果二等奖(1999.9

7、《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文化产业》,河南省建国50周年理论研讨征文二等奖(1999.9

8、《缪斯的飞翔与歌唱:海峡两岸女性主义诗歌创作比较》,河南省社科联优秀成果一等奖 2001.9

9、《历史岂容虚构:台湾乡土文学论战的历史真相》, 河南省社科联优秀成果奖一等奖(2002.7                                                                                   

10、《人道主义:工业题材创作不容回避的文学主题》,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成果三等奖(2002.9

11、《在人心的原始森林探索:台湾女作家欧阳子小说解读》

 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研究成果一等奖(2004.7

12、《海那边漂泊的一朵孤云:吉铮留学生文学的女性视角》

郑州市社科优秀成果论文二等奖(2004.8

13、《社会人生的拆解与颠覆:台湾新世代女作家的小说创作态势》

河南省教育厅2005年度人文社科研究成果二等奖(2006.9

14、《性文学领域的大胆叛逆:论台湾女作家李昂的小说创作》

河南省教育厅2006年度人文社科研究成果三等奖(2007.9

15、《客家视野中的女性形象塑造及其族群文化认同:以台湾客家小说为研究场域》

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研究成果三等奖(2009.9

 

五、教学立项与其他获奖

教学及其他立项

1、河南省高校省优秀课程《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主持人),河南省教育厅2001.10

2、河南省高校省级精品课程《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第1名),河南省教育厅2005.9

3、国家教育部精品课程《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第二主持人),国家教育部2006.10

4、河南省第七批重点学科《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学科(主持人),河南省教育厅2008.7

 

教学获奖及其他荣誉奖

1、郑州大学教学优秀奖一等奖(1992-19931993-1994年度),(郑州大学1994.9月)

2、郑州大学文学院2002年度教学优秀一等奖  ,(郑州大学文学院2003.1月)

3、河南省优秀教师 ,(河南省人事厅、河南省教育厅2001.8月)

4、郑州大学师德标兵 ,(20059月教师节)

5、河南省高等学校优秀共产党员,(河南省教育厅2006.6

6、郑州大学第二届教学名师  ,(郑州大学2006.5.8网上公告)

7、河南省第二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河南省教育厅2006.5.31网上公告)

8、河南省优秀专家(第七批),(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2008.7)

9、首届郑州大学学生“我最喜爱的老师”荣誉称号,(郑州大学2009.12.31

 

六、教学工作

主讲本科生课程:中国当代文学史、台湾文学概观、台湾女性小说研究等

主讲研究生课程:当代小说研究、台湾小说研究、女性文学研究

 

上一条:缑瑞隆学术档案
下一条:徐正英学术档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