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系新闻
发布时间: 2019-08-17
中国人民大学程光炜教授为文学院师生做报告
4月23日下午,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著名文学评论家程光炜教授应郑州大学文学院之邀,在我院二楼报告厅举行了以“一篇文章与对‘伤痕文学’历史记忆和问题的检讨”为主题的讲座。我院常务副院长许志远、部分教师、研究生及本科生出席了此次讲座。
讲座开始,程教授从海外学者徐贲的一篇文章——《文化批评的记忆和遗忘》出发,重新检讨自己对伤痕文学的理解并回顾伤痕文学转型到改革文学过程中的问题。他首先应用哈布瓦奇的“历史记忆”和“自传记忆”的概念指出伤痕文学的兴起具有重要意义,接着联系当今社会的现象重新审视了文化革命对于文学的意义和影响,指出伤痕文学更大的意义在于“对当下性记忆做了永久的保存”。之后程教授通过具体作家的断裂性变化以及海外作家对抗“集体记忆”的事例展示了“自传记忆”与“集体记忆”的矛盾与对抗。接下来程教授论证了文化批评的另一功能——对语言的更新能力,他希望同学们增强辨别和对抗网络语言的能力,并对当代正面引导性语言的缺失感到遗憾。最后他回答了“怎么坚持反记忆”的问题,强调以自己的方式解释而不是片面地否定记忆。
讲座在轻松的气氛中进行,程光炜教授旁征博引,博学多才,引起在场师生阵阵掌声和会心微笑。讲座尾声的互动环节把气氛引向高潮,师生们积极提问,问题独到而有思考,颇得程教授赞许。
最后,我院现当代文学学科带头人樊洛平教授高度评价了此次报告会,她认为程光炜教授有三重身份,即亲历者、阅读者和学者,他通过对伤痕文学的再次关照体现了对文学历史时代的反思精神,指出“老的历史在新观点的关照下仍能产生新的效果”。
程光炜,男,1956年12月生,江西省婺源县人。现任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现当代文学专业学科带头人,文艺思潮研究所所长。同时是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常务理事,北京市“十一五”社科规划文学艺术评议组召集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理事,北京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首都师范大学诗歌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中国闻一多研究会理事,人大报刊复印资料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期刊主编等。
下一篇:我院师生参加升国旗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