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系新闻
发布时间: 2019-08-18
“中国•郑州•列子文化周”国际学术年会在郑州大学成功举办
3月28日,“中国·郑州·列子文化周”国际学术年会在郑州大学图书馆第三学术报告厅举行。会议由国家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主办,郑州大学文学院、河南省东方文化研究会承办。郑州大学副校长吴宏阳,中国殷商文化学会首席顾问、郑州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李民,河南省原人大常委任翠萍,郑州大学文学院党委书记甘剑锋,郑州大学文学院常务副院长许志远,郑州大学文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罗家湘,郑州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王保国,郑州大学历史学院教授戴庞海,国家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人大工委主任李国立,河南省御风列子文化研究院院长陈国勤等领导和专家出席会议,会议由郑州大学文学院教授王士祥主持。
会上,郑州大学副校长吴宏阳、国家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人大工委主任李国立先后致辞,经开区教文体局副局长孔繁强为大家介绍了列子的相关情况。随后,与会专家分别以“列子御风与工匠精神”、“《列子》真伪之辨与列子认知的重建——兼论愚公精神的解读”、“薛谭学讴的教育意义”、“专注、体悟、变通:《列子》工匠精神的三重境界”为题作精彩报告。下午,与会学者就“如何借用列子寓言故事的思想遗产构建河南文化新名片”、“列子文化传播的常态化问题”、“列子文化的现代价值探讨”、“新愚公精神的时代意义”、“关于列子思想的核心价值观及历史意义”等议题展开研讨。
列子文化是中国文化、中华文明的精髓,同时也是列子故里、经开区重要的历史文化资源。正如3600年前的商都——郑州,虽沉寂千年却也凭借稳步发展、把握机遇在1954年重新成为河南的省会;列子也在不断地学习与内炼中化物驭物,以工匠之专注入微习得一身技艺。郑州亦如御风而行的列子,以飞速的发展赢得国家的支持与关注。
列子文化是一座博大精深的宝库。《列子》书中短短的百则寓言故事,蕴含了丰富的哲理。其中对劳动技能、工匠精神、创造智慧的阐释、描述和讴歌,占很大比重,成为列子思想的核心、列子文化的精髓。传承和弘扬华夏历史优秀文化对于促进高质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作为列子故里的经开区,是全省发达的工业区和中西部先进汽车和装备制造业基地,是习近平总书记“三个转变”重要指示的发源地,更需要进一步传承、发扬工匠精神,用智慧、创新打造大国重器,早日建成现代化、智能化、国际化的先进制造业新城,为实现“三个转变”、加快高质量发展、让中原更出彩做出更大贡献。
活动结合列子寓言故事的经典之作,在传递传统文化价值和发展创新精神的基础上,以匠人、匠心、匠造整体契合列子文化内容,竭力倡导活动与参与者与社会价值观的交互效应,在讲好列子故事的同时讲好中原故事、中国故事,为实现经开创造提供精神动力。
列子,是郑州的文化符号,是郑州建设国际商城的重要文化支撑,也是建设“文化强国”大战略的需要。列子文化在形成自身文化优势的同时也以高远的文化思想、文化魅力和文化情怀代表着中原博大的精神元素。
《中国·郑州·列子文化周》国际学术年会的举办,将为河南发展中国传统文化创造优势条件,同时也为郑州经开区文化交流开辟一条新的道路。它增加了郑州的区域文化含量,提升区域文化品质,使河南的经济发展、自然环境、历史遗迹和它的思想、文化内容形成高度一致,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中国·郑州·列子文化周》国际学术年会如何有效利用城市文化遗产,如何有效利用已有的文化资源,将会打开多元化发展的文化思路,它在向世界呈现浓郁“中原文化味道”的同时也是打造文化河南、文化郑州、文化经开的重要文化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