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系新闻
发布时间: 2022-10-30
凝心聚力新时代,团结奋斗新征程。举世瞩目的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10月16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开幕。
文学院党委组织全院师生以不同形式收看了开幕会盛况。连日来,党的二十大报告在学院教职工、学生中引发热烈反响。教工党支部书记纷纷畅谈学习体会,表示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二十大的要求和部署上来,通过支部书记带头学、党员自学、督促指导学等方式,深刻领悟党的二十大报告的要义,加强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工作。
汉字文明研究中心教工党支部书记李运富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总结了十九大以来我国取得的伟大成就,令人鼓舞;提出了今后五年乃至更长时间的任务和目标,令人振奋。
教育和文化是一个国家繁荣富强必不可少的重要方面。报告的第五部分“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第八部分“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为我们指明了科教兴国和文化自信自强的方向。作为教育工作者和文化建设者,我们感到责任重大。
报告提出了“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新概念,很值得我们深思领会。中华民族具有五千年以上的有史文明,形成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体的民族文化体系;这个文化体系经过数千年的阐释和实践,精炼出的优秀基因和科学元素,深入融合在中华民族的发展进程中;面向新时代,社会主义文化焕发新的青春,激发了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
“汉字文明传承传播与教育研究中心”作为教育部国家语委、河南省教育厅和郑州大学三方共建的文化研究机构,要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报告,深刻领会,全面贯彻。我们将结合古文字古文化的专业优势,深入挖掘古文字资源中的历史思想和文化价值,从语言文字的角度,阐发和解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体内容的中华文明思想,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从传统文化中汲取现代营养,深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而做出自己的贡献。
具体来说,我们将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普及教育和推广应用方面开展如下工作:1、深入挖掘古文字形体、结构、职用层面蕴涵的优秀文化元素以及古文字文献中记载的优秀文化内容。2、把古文字的文化元素应用到体制教育中,跟小学、中学、大学的语文教学和思政教育结合起来。3、组织古文字与传统文化主题巡展和游学,利用文博场馆、出土古文字文物和遗址等,还原古文字的使用环境,制作古文字文创产品,让古文字“活”在当代。4、编写古文字普及性读物,拍摄宣传性视频和电视教育节目。5、举办大众性古文字与传统文化知识讲座,开展大学生古文字与传统文化知识竞赛。6、开发古文字字体库、数据库、多媒体库及相关软件和应用平台。总之,要通过各种方式,让人们接触古文字,了解古文化,传承和发展中华文明。
文选学中心教工党支部书记刘群栋
10月16日上午10时,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隆重开幕,吹响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奋进号角,习近平总书记的报告站位高、视野阔、内容全、意义深,非比寻常,为我们永葆青春的百年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一道坚定自信满怀信心地建设现代化强国指明了前进方向,擘画了雄伟蓝图。作为一名奋战在教育和科研第一线的中共党员教师,深感责任重大,同时也精神振奋,坚决在校院党委的正确领导下,认真学习贯彻二十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落实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新时代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中践行好“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个教育的根本问题,秉承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断培养输送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青年人才,始终在工作中保持热情,在奋力谱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中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行政教工党支部书记郭瑞芬
党的二十大是在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党的十八以来,我们之所以能够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根本在于习近平总书记掌舵领航,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党的二十大的报告中提到“时代呼唤着我们,人民期待着我们,唯有矢志不渝、笃行不怠,方能不负时代、不负人民。全党必须牢记,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团结奋斗是中国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的必由之路,贯彻新发展理念是新时代我国发展壮大的必由之路,全面从严治党是党永葆生机活力、走好新的赶考之路的必由之路。”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胸怀“两个大局”,心系“国之大者”,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文学教工党支部书记江磊
党的二十大报告主题鲜明、内容全面、新意突出、催人奋进。报告明确宣示了党在新征程上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朝着什么样的目标继续前进,是一篇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真理光芒的文献,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新篇章,是我们党把握历史主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纲领。
作为文学院文学教工党支部书记,我认为,认真学习、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就是要把大会精神落实到党建工作和教学科研等业务工作中,努力探索党建工作与高校教师业务工作的深度融合发展,即以教学科研为中心,以提高教学和科研等业务水平为目标,兼顾支部党员的学科方向和专业特点,努力实现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的相互促进、共同提高。在教学方面,应当充分利用文学专业课程的特点,深入探索文学专业课程的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大力推进文学专业课程的课程思政建设,发挥文学专业课程的培根铸魂作用;在科研方面,应当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好报告第八部分“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的内容,从文学批评和文学研究的角度探求中国文学如何立足本土经验,面向传统资源,彰显时代精神气象,以高度的文化自信铸就新时代文学高峰的实践路径,力求为新时代文化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文艺学教工党支部书记位俊达
习近平总书记的报告给我的直观感受是,气势恢宏、目标明确、振奋人心,其中一个显著的特点是报告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百年历史和未来的百年发展浓缩于其中,体现了我们这个民族的高远境界。二十大报告中关于“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的重要论述,为今后5年以及更长远阶段的文化文艺工作提供了政治引领、思想引领、价值引领。作为从事与文学文化有密切关系的教育工作者,深感任重道远。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应以中国和时代为观照,在文学文化研究中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应当以“守正创新”为追求,把文化内容、文化自信融入到课堂教育中,将创新观念贯穿于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的每一环节,积极发现提炼优秀传统文化,并努力思考、探索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如何发挥有效的作用。
语言学教工党支部书记孙嘉铭
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回顾了过去五年的工作和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党中央在严峻复杂的国际形势和接踵而至的巨大挑战面前,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有效应对,以奋发有为的精神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推向前进。总书记的讲话让人感到无比振奋、无比自豪。总书记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总书记的讲话为我们指明了继续前进的方向。作为一名高校教师和党支部书记,我要把总书记的讲话精神落实到我日常工作的每一部分。在教学上,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尽自己的一份力。在科研上,作为一名语言文字工作者,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文化自信,以文学院即将建立的“中原语言与黄河文明研究”中心为契机,为推动中原语言、中原文化和黄河文化的发展传承贡献力量。
上一条:“新生展风采,云端启‘郑’程”——2022级本科生举办主题线上文艺汇演
下一条:学习二十大,支部书记有话说——文学院学生党支部书记热议党的二十大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