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动态
发布时间: 2024-04-19
四月的校园,草长莺飞,春意正浓。4月13日下午,我院在202会议室举办“濠梁青年学者工作坊之二:东西方文学研究中的文献学概念”。工作坊邀请了来自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洛阳师范学院、河南省社科院等高校、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以及郑州大学中国古代文学、古典文献学与外国文学教研室的部分教师。工作坊由梁帅主持,辛雅敏、梅启波、张相逢、孙晓博四位学者围绕主题分别进行了发言。
辛雅敏教授首先对西学中的“文献学”概念流变进行了简要而清晰的梳理,认为20世纪上半叶英文中的literary scholarship可译为“文献学”。梅启波教授深入浅出地论述了由文献到文本,再到文化的演进过程。他认为文学研究应从扎实的文献出发,对文本各个层次和维度进行分析,从而达到对精神、灵魂与文化的思考。张相逢老师提出在中国传世典籍中,“文献”一词最早见于《论语·八佾》,但在后来的使用过程中从并列结构转变为了偏义结构,并对“文献学”作为一门学科的定义及概念内涵进行了讲解。洛阳师范学院孙晓博副教授从李正荣对莱蒙托夫《别了,满目疮痍的俄罗斯》一诗的翔实考证出发,肯定了乾嘉考据方法在外国文学领域的实用价值。河南财经政法大学钟彦飞副教授据此谈到胡适校勘学思想中的西方视角,以及学术研究中手稿、抄本的校勘原则。工作坊最后,梁帅总结了中西文献学研究的差异,指出学科交流的必要性,并对下期议题进行了初步汇报。
本次青年学者工作坊由郑州大学文学院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主办。中心今后将继续以“濠梁论坛”“濠梁青年学者工作坊”为平台,积极组织国内外学者开展学术活动,努力在学界展现“郑大”声音。(徐静敏,梁帅)
上一条:俞绍初先生为广大师生开展学术讲座
下一条:文学院开展教师教学能力专题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