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动态
发布时间: 2024-11-05
2024年10月31日下午,中国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全国马列文论研究会常务理事、国家一流本科课程负责人柴焰教授应邀莅临文学院,为文学院师生做了一场题为“山寨的反叛与超文化的友善——韩炳哲关于东亚文化的美学思考”的学术讲座。本次讲座由文艺学专业王天保教授主持,文学院多位师生共同聆听了本次讲座。
讲座伊始,柴教授向我们介绍了韩炳哲的生平经历和主要著作,她强调,研究韩炳哲的思想对于我们深刻理解当今社会之痛以及种种美学现象有着重要的学术价值。柴教授认为数字技术的改变、新自由主义的发展以及数字资本主义的产生都影响了韩炳哲美学思想的形成,同时他的美学思想也受到了欧陆哲学传统以及东方美学思想的影响。柴教授进一步指出,韩炳哲将东西方哲学思维相比较,认为东方哲学的核心是“不在场”,而西方文化遵循的是本质/在场的文化。因此,东方的美学精神更注重表达情境性的变化和时间性的流变。她强调,韩炳哲对中国“山寨”文化现象给予了肯定性评价,其认为中国山寨艺术作品打破了原作与复制品之间等级秩序,对艺术作品摆脱资本主义物权的宰制具有重要价值。柴教授进一步阐述了超文化的特征和核心理念,她认为,超文化是由全球化不断深入推动的文化现象,它摆脱了血缘与地缘,去除边界,成为一种不具有内在性的文化。她将超文化与中国的“山寨文化”相比较,认为两者有着同样的内核,山寨文化通过复制让艺术品丧失“光韵”,超文化通过“去居处化”的并置让“光晕”在彼处无法复现。在讲座的最后,柴教授呼吁我们要友善应对超文化,在面对不同的文化时,要友善而不是去压制对方,让异于自身的文化保有自身的差异性,承认其他文化的独特本质。
柴焰教授的讲座内容充实,论述深刻,使同学们对“山寨文化”以及超文化有了更清晰的认知,并进一步激发了同学们对韩炳哲思想研究的热情和思考。在讲座交流环节,柴教授同王天保老师和在座师生就超文化与超真实的区别、文化挪用与山寨创造两者的界限等问题进行了热烈的交流与讨论。讲座在师生们的热烈掌声中圆满结束。(供稿人:刘笑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