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动态
发布时间: 2024-11-08
11月4日,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特聘教授钟振振教授应邀来我院举办学术报告。报告由中国古典文献学教研室主任赵俊玲主持,中国古代文学学科带头人王建生作与谈人。
钟振振老师首先指出对于一篇文学作品的阅读包含着三个要素:文本解读、艺术分析、审美判断,其中最基本的就是文本解读。在古典文学的各类文体中,“诗词”是为人们所公认的最难读,从而误解率也最高的一类文体。对诗词内容误解的现象时有发生,原因很多,其中一个较重要的问题是:因“散文阅读惯性”而导致的诗词文本误读。紧接着,钟老师对比了散文与诗词两种文体在语言表达、书写策略及表述等方面的不同之处,并结合王昌龄《从军行》、辛弃疾《木兰花慢》以及龚自珍《己亥杂诗》第二二六首这三首诗词,进一步对诗词阅读中的理解障碍问题进行了详细解读,为我们打开了理解诗词文本的新视角。王建生老师提出,除了“散文阅读惯性”造成的阅读障碍,同学们还存在“百度阅读”造成的文本误解问题,钟老师结合自己的经历和研究感悟对这一问题也进行了解答。
钟振振,江苏南京人,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古文献整理研究所所长,清华大学特聘教授。兼任国家留学基金委“外国学者中华文化研究奖学金”指导教授,中国韵文学会荣誉会长(原会长),全球汉诗总会副会长,中华诗词学会顾问,中央电视台“诗词大会”总顾问、《小楼听雨》诗词平台顾问、国家图书馆文津讲坛特聘教授等。曾应邀在美国耶鲁、斯坦福等海外三十多所名校讲学。
上一条:文学院梁帅教授应邀赴山西师范大学参加学术会议
下一条: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傅其林教授应邀为文学院师生做学术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