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文讯
发布时间: 2022-05-26
重拾校友回忆,重温百味人生。
今天的桃李“友”约之校友访谈栏目,让我们一起走近郑州大学文学院2011届校友——龚自强。
人物简介
龚自强,男,郑州大学文学院2008级硕士研究生,现供职于中国艺术研究院。
1986年出生于河南省项城市三店乡(现为三店镇)小龚庄一个农民家庭,在广阔无边的乡村度过了15年让人回味无限的时光。2004年考入河南大学文学院,2008年获文学学士学位,本科毕业论文《海子诗歌的情感世界》获河南大学文学院优秀毕业论文;2011年毕业于郑州大学文学院,获文学硕士学位,硕士毕业论文《权力交织的场域——论王小波小说》获郑州大学优秀毕业论文;201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博士学位。读博期间,2013年获2012-2013学年度北京大学“创新奖(学术类)”称号,2014-2015年到哈佛大学东亚系访学,师从王德威教授。
2016年7月起供职于中国艺术研究院,在院办公室从事行政工作5年有余。2021年9月,院内调转至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所工作。目前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当代文学批评。已出版专著《中国当代文学的动力研究》,在各类期刊报纸发表学术论文、评论40余篇,其中2篇被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全文转载,1篇被《新华文摘》摘编了主要观点。
1.大学校园生活是许多人一生中最难忘的时光之一,在学院学习的过程中,给您留下印象最深刻的人是谁?让您至今难以忘怀的事情又是什么?与此同时,您能否同我们分享一下与之相关的故事。
我本科在河南大学文学院就读,后来到郑州大学文学院读研,某种程度上是一个意外。2008年考研时我的目标是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但我考研时虽然笔试成绩尚可,面试成绩却很差,以至于最后不得不调剂志愿。在调剂志愿的过程中,文学院的樊洛平老师对我帮助甚大,这样我才得以没有浪费光阴,本科毕业后随即读研。
对我个人而言,2008年考研的失利有些类似于高考的失利,对我来说这都算得上是重大挫折。高考失利时,我告诉自己大学还可以弥补;2008年考研的失利则意味着我的大学也不可阻挡地可算又一次失败,当时我是特别失落,特别幻灭,情绪也是低到了极点。我至今都能回忆北师大招办电话通知我时,我所感到的那种黑色与无助。所以,虽然我来郑州大学文学院读研是一个意外,但我确实非常感激郑州大学文学院,也很感激郑州大学。首先感谢它能“收留”我,其次感谢这里的老师对我的无限肯定与激励,这里的同学们对我的友好相待。在这里的三年时间,我得以默默涵养自己的能力,继续坚守自己对文学的热爱,同时也有了一些缓冲的余裕,去强行提升自己的“面试能力”,以及“面试能力”所折射的其他更加综合的能力。我知道,迄今为止,我都还在继续提升自己的道路上,很难说已经如何如何,但我开始确立自信,的确要感谢在郑州大学文学院度过的三年时光。
在这三年里,给我留下印象最深刻的人是一个同年级同专业的同学,他就是李玉杰。在他面前,我时时感到自愧不如。这包括在中国现当代文学方面的专业能力,也包括语言表达、待人接物等其他能力。我甚至觉得,我的很多不足之处他都不仅十分出色,而且就连我自我感觉良好的地方,他都一点不差。我们宿舍离得并不远,我时常到他宿舍串门,跟他聊天,每一次聊天都让我更加觉得自愧不如。某种程度上,我甚至有些嫉妒他的全能和才华,但也正因此,我得以让自己不那么轻易就陷入单纯的骄傲与自满,尽量保持一种必要的、发自内心的谦卑,从而得以用最赤诚的心态去阅读、去学习、去脚踏实地地提升自己。
在这三年里,我至今难以忘怀的事只有一件,那就是决定并且全力以赴去考了博士。在高考失利、考研失利的前情下,到了研二的时候,我还是觉得有一股强劲的力量在我体内滋生,它向我反复重复的大概是这样的意思:考博可能是你人生里最后一次大型考试了,你可以轻易将它放弃,做出别的选择,但如果你现在就开始觉得将来会因此而后悔的话,那么你还是再努力一把吧。所以,尽管我对自己几乎不抱什么希望,但考博仍然是我纠结之下做出的决定。我给自己的建议是只考一年,如果考不上,就顺应命运参加工作。
后来思想,可能正因为有这种破釜沉舟的心态,我才能专心备考,并时刻给自己打劲。现在重温过去,难免省略或自动过滤其中的煎熬与痛苦,但对我来说,正是考博这件事极大改变了我生活的轨迹,让之前所有的忐忑不安都有了认真的回报。严格来说,考博并非一个必选项,人的自身特点、兴趣优长、后天期望等都不尽相同,因此每人对是否考博、是否读研等会做出完全不同的选择,但对我而言,考博实在是我读研期间做出的最棒的决定。
2.您在毕业后去北京大学读博士,现又在中国艺术研究院工作,在这一过程中,您有没有成功的经验可以传授?
我能去北京大学读博士,到中国艺术研究院工作,某种程度上都有运气的成分。在我的基本面保持不变的情况下,我也许能去更好的学校学习,也许能去更好的单位工作,但也许一切正相反。因此是否去北京大学读博、到中国艺术研究院工作就算得上是“成功”,我觉得还不是那么确定,这牵涉到对“成功”的理解,牵涉到判定“成功”的标准。在我的理解里,终极的成功是对于自我的丰富提升,这涉及心理的、精神的、伦理的、专业能力的丰富提升等方方面面,在这个意义上,“止于至善”才是成功的最终定义,而这是一个无限趋近而绝无可能到达的目标。因此,我并无成功的经验可以传授,而只能说一下我在目前的这个阶段的一些心得体会、心路历程。
我觉得成年人,或大学生应该认识到的一个事实是:付出一定有回报,但付出所得到的回报并不见得完全符合自己的预期或理想。人生更多的不是如愿以偿,而是事与愿违。因此,如何正确地面对挫折而不是享受成功的快感,才是人生的常题。不夸张地说,人生的路途必然是迈过一个又一个真实的挫折与困难,只有如此,才能有真正沉甸甸的收获,也才能真正“增益己所不能”。北大教授戴锦华在北大中文系2018年毕业典礼上的致辞中说的一段话在这个意义上深得人心,也是我想在这里与大家共勉的:“曾经说过,也许人生的第一课,也是毕生之课,是学会输得起。输得起,是当年我步入高考考场时的自勉,也是我一生的功课。我说过,输得起就好。我仍要说,祝你们成功,若果你们不甚成功,甚或落败,那么,输得起就好。输得起,凭借的是一份自知,更是一份自信。生命的价值,原本并不缘自通用价值的评说。”
如果非要让我说经验的话,我只想跟你们认真地说:人生是一场在时间中的长跑,而不是短跑,因此三五年间的起伏升降没有什么太大的参考价值,重要的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时刻在自己认定的方向上持续发力,孜孜以求。人生并不是追慕如同昙花般的一闪,而是用力于钻石般的恒久。更彻底一些说,人生最重要的成功不在于被社会化的目光给以嘉奖,而在于真正找到自己内心的力量感和存在的意义感。
3.已经在工作和生活中积累了一定的社会经验,能为我们分享您毕业后的心路历程吗?在您当初就业之时和之后的工作中有没有经历过曲折、经受过磨砺等?您又是如何应对的?
与工作、生活(指的是成家立业后自己独当一面的那种生活)相比,学生时光相对来说永远是单纯的、简单的、愉快的。找工作的经历对我来说始终如同梦魇,突然面对无数可能的就业选项,自己很有一些慌乱,但又想找到一个理想的工作,因此总是在不同的可能之间犹豫、纠结、动荡。因为每个毕业生都想要追求最优的归宿,就业的竞争相对惨烈,并因此催生诸多人性阴暗面的显威,这一切都很难真正以过来人的身份讲清楚,只有亲身体会才知其中滋味。但找工作以及工作中必然会存在曲折与痛苦,这是有很大概率会普遍发生的事,所以与其回避这些曲折与痛苦,不如直接面对它。
与找工作的曲折与痛苦相比,工作中的曲折与痛苦可能还更多,更加难以仅仅靠自我调控就能把握、扭转,那牵涉到更加复杂、旷日持久、与此生伴随的人际往来与纠葛。所以,我的建议是在广泛、充分阅读,尽可能提升自己能力的前提下(我觉得这是学生时代的唯一主业),要尽可能提早为将来的就业提前准备,尽可能提早明确就业的方向(这点越早明确越有利于将来的就业),同时也要尽可能在学生生活之中和之外,了解掌握更多的人际往来与交往的规则、潜规则与经验教训。
我们的一生都在跟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因此搞好人际关系并非意味着要你八面玲珑、见风使舵、巧舌如簧、看酒下菜,而是要你学会正确地处理人际关系中的矛盾、冲突、别扭、尴尬等等。无论是在学习还是在工作、生活中,一方面仍要时刻注重提升自己的硬实力,保持终身学习的好习惯,另一方面则也一定要注意正确处理人际关系,不要将处理人际关系当成什么麻烦事或不愿认真面对的累赘。
工作后一个重要的难题可能是你的工作内容与你的专业之间多数时候似乎没有太大的关系,这时候也需要你尽量去调整自己,从学生的思路中走出来,在现有的工作环境与条件下重新规划自己的职业预期,以找到志趣、专业与工作之间新的结合点。必要的时候,换工作也不是什么不能接受的事情。所谓“君子不器”,用在就业这件事上也相当恰当,可以作为宽慰自己的凭据。
4.有些人认为文学是不实用的专业,不能直接地创造经济价值, 您如何看待这种观点?
人的心灵是一个广阔无边的地带,有无限丰富的层次,有十分细微的维度,有异常广大的给精神以愉悦的空间。文学就是关于人的心灵的一种存在,它的言说可以直达人的心灵深处,让人从心灵上、精神上获得无上的愉悦与富足。只要我们仍在乎心灵的富足与愉悦,我们就没有办法远离或放弃文学。我们不能忽视物质富足、经济利益等对于个体的必要意义,但与文学这样的关注人的心灵富足、愉悦与丰富维度的事物相比,物质富足、经济利益等的价值与意义就无论如何也不能被过度拔高。
所以,我觉得文学这种“无用之用”的存在,对于个体来说,乃有“大用”。它滋养人的心灵,以使之健全、丰富、智慧、高尚,这样的作用绝非经济价值可以达成。在这个意义上,文学是不是人学暂且不论,它对于人心灵的滋养则是确定的,也非其他艺术门类可以取代。可以说,人类社会越往发达、文明的程度跃进,就越是需要重视文学的价值和无尽滋养,越需要从文学之中汲取力量与美感。另外,实用本身也不是什么值得特别夸耀的价值,文学也没有必要特意追求什么实用价值。我们需要明了的是,特别实用的东西,往往无法真正触及灵魂这个维度。就像一个人,如果特别在意实际利益,就很容易因此而忽略最高利益,忽略人之为人的那种高贵与高尚。
5.在您的工作经历中,您认为在文学院学到的知识、培养的能力中哪一些对您的帮助最大呢?
阅读与写作。纵然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读书对于我来说,仍有其不可取代的宝贵意义。它让我走出狭隘,见证广阔与浩大,它让我走出肤浅,走向深邃与深刻,它让我跨过表象,领略本质与真相。我的阅读习惯起步于大学阶段,这让我常常觉得在那些从小就知道读书之乐趣与美妙的人面前,总有些自感惭愧。现在阅读已经成为我的一个基本习惯,如同吃饭睡觉一样,不可或缺。我必须感谢那些我所阅读过的书籍,没有它们,我对这个世界的了解一定还十分简单,我在这个世界面前也大概还会有些自大或骄傲,但谢谢这些书籍,我得以逐渐更深入地认识世界与生活,也得以多少能够保持一种谦虚谨慎的生活态度。这些都已经给我并将继续给我长久的帮助。
但需要强调的一点是,阅读的时候,不能迷信任何作者,任何时候都要带着自己的独立思考与批评精神去阅读,“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在这方面,没有任何作者值得全部的、无保留的信赖,唯一值得信赖的是你的独立思考能力与自主的批评精神。如果这样去阅读,相信你也会有更多收获。
写作是将所思所想外化为文字的过程。子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这句话很有一些深意,它看似强调“言”与“意”的权重,实际上由于“言”与“意”都是转瞬即逝的,无法物化为一种实体,最难的倒在于“书”这个层面了。是否能够“书写”好无限流动的“言辞”与“思想”,因此就成为一个千古难题。古往今来,有多少精彩的人物登场、事件发生、历史巨变,到头来我们早已经无法确知原貌,但借助于史书与其他各种类型的书写,我们仍能约略感知已经过去的人物、事件与历史。在出色如同司马迁一样的书写者那里,我们甚至可以感知到历史的纤毫毕现的细节和其中的微妙氛围,这就是“书写”的重大意义与价值所在了。这也就是写作为何重要的缘由。
我们这个无限跃动、变动、流动的世界与无边无际的生活、事件、人物,只有依靠“书写”才能最终定格,成为人类历史的宝藏。也许有些人仍然推崇“述而不作”,我也不否认“述而不作”也是一种具有极高造诣和涵养的体现,但“书写”或“作”仍是一种高贵的人类行为,应当永远不断精进。而对于个体来说,写作能力始终是个体最为核心的能力之一,永远不可能被无视。在这个意义上,文学写作或文学评论的写作作为一种基本的写作训练(基本的“书”的训练),不仅有助于我们全面提升自己的各种写作能力,而且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言”与“思”,从而帮助我们成为一个更丰富、更全面、更有价值、也更为具有内在尺度的人。
6.能具体谈谈您的文学阅读吗?
我是大学才开始看书。高中的时候,有些同学看课外书,我还觉得不可思议,不知道除了学习课本之外,那些书有什么好看的。那时候我更喜欢的是锻炼身体,经常在早自习中间休息的时候,利用短暂的10分钟左右的时间,冲刺一两个一百米。不用说,那时候我肯定觉得冲刺几个一百米,做几个引体向上比读一本书要强得多。高中三年,只有高一学习还不是特别紧张的时候,看过从别人手中辗转过来的一本《徐志摩文集》。那应该是我最早对文学萌生强烈兴趣,看得也有些入神。这本书微黄的纸张至今于我都是一种文字之美的表征。但总体来说,整个高中时期文学阅读对我来说是几乎不存在的。
初中时也只记得看过从别人手中传过来的一本长篇小说,标题已经忘了,内容讲的是东北大兴安岭一带的青少年反特务的故事,这本也算有些看进去了,会为其中的人物担惊受怕。后来也曾试图一个字一个字地查生僻字看《西游记》,但这件事不了了之,想必是过程过于痛苦了。初三时看过鲁迅的一个小说集,开篇应该是《狂人日记》,看得囫囵吞枣,但觉得生鲜、猛烈、怪异,觉得不是课本中那个“正常的”鲁迅。
再往前推,就是我最初记忆中的两首诗了,一首是《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一首是《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据说我很小很小的时候,就会背这两首诗,当时很可能不知道这些诗句的意思。但后来直至现在,我仍觉得这两首诗有无穷的韵味,十分地朗朗上口,几乎是给出上句,我就必须将它整首顺诵下来,才觉熨帖。这或许就是文学的魔力吧。
大学的阅读是从海子开始的。已经忘了具体的促因,但读海子确实曾经达到废寝忘食的地步,也每每惊叹于海子所呈现出来的文字之美与无穷魔力。海子的诗就像是自然流淌出来的,这让我至今仍充满羡慕。海子这个人的“故事性”很强,这也许是我真正的阅读最早从他开始的缘故。大学整个四年,我都觉得海子的形象时刻影响着我,我大学时期的个人形象的确也有些刻意模仿海子,这些就是海子给我的强烈影响。
接下来是王小波。我骨子里很有一种叛逆的精神,有时候也偏激到觉得只有叛逆才能足够接近真正的真实,这让我在王小波的作品里得到某些释放。王小波是我的一个大学同学高路然给我推荐的,他有着常人难有的宽容,读书时已有丰厚的阅读经验,他当时早已经酷爱王小波,觉得我不读王小波简直就是浪费生命。我被王小波迷住了。王小波这个人的“故事性”也很强,我得以毫无保留地全部喜欢他的作品。在我看来,王小波是一个消极自由主义者,他的作品追求一种绝对轻盈,有一种节制的美,但背后却有十分悲痛的沉重。我当时很喜欢这种并置,也觉得将性爱这件事给予充分、坦荡的去神秘化处理,很有新意。某种程度上,海子和王小波改变了我某些书写的习惯,我对他们的感情太深,以至于会有些有意无意“低看”当代很多作家。换个角度看,我受他们的影响太大,某种程度上也导致对当代其他作家作品的不乐于接受,这对我来说也是一个无法两全的损失。
再后来,还有一个美国作家我特别喜欢,他就是亨利·米勒。我看过他的几个代表作,后来试图看完他的全部作品,却没能完成。米勒的作品很是离经叛道,但又总是很能抓住犀利的社会批判点。他的个人生活过于放浪形骸,但他骨子里却仍然可以说是一个温润的人。就是这个不协调得奇特的人,向我诠释了另一类作家的风采。当我能够对米勒进行批判性审视的时候,我的狂热类型的阅读时期已经宣告结束。
后来我有很多年不去读海子、王小波和亨利·米勒,也是希望自己冷静一下。我开始接触更多的作家,明白每一个作家的“三板斧子”的厉害,并逐渐开始在一个宽泛的审美尺度下,不对一些作家作品表示极端的爱或恨。我逐渐认识到,除了那些非常差劲的作家之外,每一个作家都有其足够出色的作品,而一个作家已经写出的作品越是出色,其后期写作面临的压力就越大,因此也就越容易受到批评,当然这样的作家自身也很难再写出同样出色的作品。我也逐渐认识到,每一个作品都有其复杂的渊源和现实的促因,因此有的作品的出版其实充满了无奈,提前便可宣告失败。
所以,我现在的文学阅读更加谨慎,也更加冷静,或者说更加具有批判性了,这意味着我不再狂热地热爱或反感某些作品,意味着我更加以我为主来选择作品,做出自己的评判,并决定下一本阅读什么。应该说,除了文学之外,我也逐渐开始阅读社会学、心理学、哲学等方面的书了。文学阅读对我而言无疑更加走向开放自主。
寄语
在一个西化或西式现代化的时代里,文学院的学子肩上责任尤其重大。中国语言、文字与中国文学的神与魅有待于你们来传承,来发扬光大。让我们为此目标的达成而共同努力!
(文字:王荟 高原)
上一条:文学院1964届校友郭曰方先生受邀为校友和师生讲学
下一条:桃李“友”约/笃行不怠,行而不辍——2018届校友林语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