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工作
发布时间: 2020-12-15
12月6日,由我院承办的郑州大学2020年度第十五届研究生学术论坛——文学院专题创新分论坛取得圆满成功。在本次论坛中,我们也有幸邀请到两位2017届优秀校友郭思颖、杨林飞围绕“创新创业驱动下研究生的创业指导”分别为研究生做了分享交流。
人物简介
郭思颖,郑州大学文学院2017届本科毕业生。现任郑州河之洲国学教育培训学校董事长兼校长。在校期间曾任院学生会外联部副部长,曾获校“创业之星”荣誉称号。带领团队参加“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荣获院系一等奖。毕业后,同团队成员创办郑州河之洲国学教育培训学校。
杨林飞,郑州大学文学院2017届本科毕业生。2017年10月开始负责奶牛牧场的实际经营与管理,经过一年的整合,牧场成功实现转型,扭亏为盈。现牧场有存栏800余头,日产奶量7吨,集规模化、科学化、机械化为一体,年产值1000余万。曾与花花牛、蒙牛有过合作,目前是君乐宝河南区域第三大供方。
坚持梦想,脚踏实地
两位优秀校友郭思颖和杨林飞创业的成功,为我们文院学子在创新创业方面树立了榜样。通过对两位优秀毕业生的访谈,我们也进一步了解到更多创业背后的故事。
对郭思颖而言,“河之洲”不仅是他的创业项目,更是他青春理想的实现。从本科“创青春”创业大赛中初步具有培训学校的概念,到邀请王保国老师题名,正式以“河之洲”作为项目命名;从毕业后将近一年到处奔波的职场遭遇,到2018年正式成立国学培训学校并延用“河之洲”,郭思颖用坚持诠释了理想的实现。在他看来,文学院的学习经历让他受益匪浅。“河之洲”作为一家以国学教育为特色的教育机构,文学院学到的各种基础知识,受到的国学熏陶自然成为他有力的武器装备。此外,院外联部的各种活动经历,也让他在管理能力上有很大的提升,当时的各种义卖活动至今让他印象深刻。当聊起毕业时是否有过迷茫,是继续升学还是就业,他多次提到:迷茫是肯定的,但人在二十多岁的时候,选择是大于能力的。在不知道自己要什么的时候,首先做出一个选择,之后在过程中不断总结、不断思考,不要害怕犯错,永远不能停滞不前。创业,需要的就是初心不改、志同道合与坚持拼搏。
杨林飞看似是在一个和我们文学毫不相关的行业,做出了自己的事业和成绩,这背后同样有他的想法。2017年6月毕业,在工作几个月之后,毅然决定回去从事牧场的管理工作,这在当时看来是不可思议的。在一个与文学毫不相关的行业,从哪里开始下手,他也经历了一段难熬的经历。提到当时回去的原因,杨林飞说,这并不是盲目的选择,一切都建立在从小对牧场熟悉的基础上。因此,他强调,创业,一定要在自己熟悉的领域,虽然选择大于能力,但前提是要做出正确的选择。面对升学和创业,如果没有把握到很好的机会、拥有熟悉的行业,还是继续学习会更好,在个人层次提高之后,就会有更高的视野和更多的可能性。他之所以选择回到牧场创业,是因为传统的牧场需要革新,在父辈们由于知识和技术被市场淘汰的时候,他可以利用自己的知识和视野完成牧场的更新。其实在创业初期,巨大的心理压力导致他经常整夜失眠,杨林飞说,经常去参加培训,提高技术水平是他的解决办法。在创业的过程中,一定要多向行业内部的前辈请教,这样才能少走弯路。
寄语学子,莫负青春
最后,郭思颖和杨林飞作为优秀学长也为文学院在校的学弟学妹们留下了真切的寄语。
郭思颖用他非常喜欢的一句诗——“须知少时凌云志,曾许人间第一流”来告诉学弟学妹们永远不要忘记年轻时候的梦想,要珍惜当下。把当下作为我们人生中最好的一段时光,希望大家努力开创更好的未来。
杨林飞则借用三毛的“你若盛开,清风自来”鼓励大家永远保持上进,在不断地学习中完善自我。
郭思颖和杨林飞用他们创业过程的实际经历为我们文院学子讲述创业故事,分享创业技巧。他们创业的成功为广大学子提供了更好的借鉴意义和榜样力量,将来,也会有更多的学子愿意选择创新创业,成就自己的事业。我们文学院的广大学子也将在创新创业方面取得更好的成就。未来,让我们在更高处相见!
上一条:东亚大学闫先会教授莅临我院讲学
下一条:我院本科生受聘《文化产业》编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