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丹:试谈外交话语体系建设

作者: 时间:2019-06-26 点击数:

    郑州大学中国外交话语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国际生态翻译学研究会外事翻译委员会副执行长、信阳职业技术学院外国语学院副教授李志丹在《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年6月25日总第1720期语言学版发表《试谈外交话语体系建设》。《中国社会科学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管主办,是新中国成立60年来第一份全国性的大型理论、学术专业报纸。全文如下:


    在国际关系错综复杂的新形势下,通过构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话语体系,有针对性地向国际社会准确、全面、系统传递中国声音、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展现中国外交鲜明的特色、风格和气派,及时、有效回应外界疑虑和关切,是深入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进程的重要课题。


  理清相关概念


  理清“话语”(discourse)相关概念,明确其内涵和外延,是支撑外交话语体系建设的理论基础。


  结合福柯、拉克劳、墨菲和施旭等的观点来看,其核心要义是描述特定语境中受某种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及文化思维支撑的具体言语行为,是语言交际活动与语境的结合体。综合岳亮、王莉等的观点来看,“话语体系”可以描述为特定语境中交际主体通过语言符号建立的多重认知关系,用以表达特定思想立场和价值观念。金正昆、杨洁勉等认为,“外交话语”是外交实体,尤其是主权国家在外交语境中阐述特定时期外交理念、指导思想、战略立场、目标规划、政策实施等的具体言语行为,集中反映一国的意识形态、政治主张、核心利益等。基于卢静的观点,“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话语体系”是对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蕴含的理念、立场、战略、方针、政策、原则、路径等进行系统化、规范化、条理化的话语表达过程。“话语权”是外交话语体系构建的目标,涉及“话语权利”和“话语权力”两个辩证统一的子系统。拥有“话语权利”是提升“话语权力”的前提和基础,而提升“话语权力”是增强“话语权利”的必然结果。


  明确使命是增强话语体系建设时效性和目的性的必然要求。


  从长远来看,我国外交话语体系建设要紧紧围绕两大历史使命而展开。一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良好的国际环境;二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明确三大原则和四大环节


  协同性原则。中国特色外交话语要“行得通”“走得远”。一是打造符合国内民众认知的“接地气”的外交话语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这是提升话语认同感,增强民众参与话语体系建设自觉性的前提。二是深入研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将“自己讲”和“别人讲”结合起来,把“陈情”和“说理”协调起来的重要论述。通过研究受众的文化特质、思维方式、信息接受习惯和特点,建立中西不同文化和语言系统的有效衔接,创新外交话语叙事方式。


  实践性原则。实践是话语产生的源泉,是话语升华的根基,也是检验话语正确性、科学性的唯一标准。外交实践需要话语体系作支撑,这是话语理论构建的缘起和内在驱动力。更为重要的是,外交话语体系理论构建必须深深植根于鲜活、生动的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实践。


  系统性原则。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郑州大学中国外交话语研究中心主任杨明星认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话语体系建设应坚持全方位、多维度、系统化视角,通过跨学科范式借鉴与思辨创新,将外交话语中文文本建构、跨文化翻译、传播及外交话语权和国际形象提升研究有机串联起来,增强研究的集成性、逻辑性和全面性。


  杨明星认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话语体系建设包括如下内容或环节:外交话语的构建,即依据不同类别和专题进行的中文文本跨文化书写,这是外交话语体系构建的源头;外交话语的转换,即外交翻译,是外交话语的再构建、再创新;外交话语的多渠道、全方位立体传播,是外交话语产生影响力的重要环节;大国外交形象构建和话语权提升研究,是外交话语体系建设的重要目标。


  此外,近年来,伴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多模态、多语种、多功能外交话语数据库建设日益受到重视,外交话语信息化平台建设与理论体系构建的融合研究日益兴起并受到学界关注。


    回答五个问题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话语体系“特”在何处?致力于展现中国外交七个“更加”的鲜明特征,即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政治根基更加稳固;弘扬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和独具特色的东方传统价值观,文化特色更加鲜明;践行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基本外交方针、政策及优良外交传统,传统继承更加系统;站在时代高度,回答时代课题,思想内涵更加丰富;将实现“中国梦”和“世界梦”有机结合起来,目标使命更加明确;坚持“五位一体”的外交工作整体思路,战略布局更加立体;强调用合作代替对抗,以共赢取代独占,致力于全方位打造新型国际关系格局,合作意识更加凸显。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话语体系“大”在何处?一是明确外交话语体系建设的大环境,即中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二是传递中国特色外交的大格局,即超越传统的“对大国的外交”,致力于全方位、多层面开展同大国、周边国家、发展中国家、国际组织的双边和多边务实外交,充分发挥中国在全球、地区事务中的积极和建设性作用。三是展现新兴大国的气度和担当,积极承担与自身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道义。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话语体系“新”在何处?通过打造新概念、开辟新范畴、凝练新表述,系统回答涉及中国外交、国际政治及世界发展的若干新问题。坚持和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观,“互信、互利、平等、协作”的新安全观,“开放、融通、互利、共赢”的新合作观,“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新文明观,“共商、共建、共享”的新全球治理观。习近平主席在上合组织青岛峰会上首次系统提出的弘扬“上海精神”的新“五观”,对深化我国外交理念,完善全球治理体系、丰富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内涵具有重要的创新意义,也是新时代我国外交话语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和行动指南。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话语体系建设“难”在何处?一是西方尤其是美国仍是国际外交话语体系的主导者,我国外交话语权长期受压制的状况客观存在。二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念提出时间还不长,与之相适应的话语体系建设的框架、思路、方法及路径等方面相对滞后。三是我国外交话语的国际表达意识还不强,时常处于有理说不出、说了传不开、传开不入心的境地。四是外交话语的媒体传播平台相对薄弱,阻碍了我国议题设置能力和舆论场主导能力建设。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话语体系建设“路”在何处?一是筑牢话语载体。通过提升国家“硬实力”和“软实力”,筑牢外交话语的有形和无形载体。二是明确理论框架。科学回答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话语体系“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问题,系统回应中国走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在国际上扮演什么样的角色、承担什么样的义务、希望构建什么样的国际关系格局等外界普遍关心的问题。三是扩大建设视野。将中国特色外交话语与国际社会普遍认可的政治共识及共同价值观有效整合起来。四是拓展构建主体。将本土建构与海外华人、客观公正的国际学术团体和媒体构建有效对接起来,形成话语体系构建强大合力。五是完善建设内容。将外交理论、战略、规划等宏观外交话语与标识性概念、术语等微观外交话语研究结合起来,增强建设的全面性。六是强化人才培养。通过完善人才培养机制,打造一支外交话语体系建设专业人才队伍。七是坚定话语自信,推动话语实践。串联“敢说”“能说”和“会说”,衔接“说得出”和“办得到”,夯实舆论基础。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话语构建、翻译与传播研究”(17ZDA318)、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外交翻译的理论构建与中国特色外交话语体系建设研究”(17BYY006)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郑州大学中国外交话语研究中心、信阳职业技术学院外国语学院)


原文见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网站

Copyright © 2017 郑州大学中国外交话语研究院 All Right Reserved 地址:郑州市科学大道100号 邮编:45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