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⑦] 所涉信息只是笔者通过意大利的里雅斯特大学官网检索获取,不排除和原作者的语料版本及来源不一致。
参考文献:
[1] Hermans,Theo. Translation in Systems[M]. Manchester: St.Jerome Publishing, 1999.
[2] Lefevere, Andre. Translation, Rewriting, and the Manipulation of Literary Fame[M].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1992a; Shanghai: SFLEP, 2004.
[3] Lefevere, Andre(eds). Translation History Culture: A Sourcebook[M]. 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1992b.
[4] Lefevere, Andre. Translation and Canon Formation: Nine Decades of Drama in the United States[A]. Álvarez,Román &Vidal, M.Carmen-África(eds). Translation,Power, Subversion [C]. Bristol: Multilingual Matters, 1996:138-155.
[5] 巴拉达特著, 张慧芝、张露璐译. 意识形态起源和影响[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2010.
[6] 陈浪. 新世纪以来的意识形态翻译研究[J].外国语, 2014(6):65-73.
[7] 陈福康. 中国译学理论史稿[M]. 上海:外教社, 2000.
[8] 崔娟,刘军显. 论个体意识形态对翻译策略的决定作用:以严译《天演论》为例[J].
语研究, 2016(6): 81-85.
[9] 方仪力. 翻译的意识形态与意识形态的翻译:翻译研究中的“意识形态”考察[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5): 202-206.
[10] 费小平. 翻译的政治:翻译研究与文化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5.
[11] 付峰. 接受与抵制: 文学翻译中意识形态与译者主体性的关系研究[D]. 浙江师范大学, 2015.
[12] 耿强. 翻译的意识形态研究:语料库视角[J]. 中国外语, 2017(6): 70-80.
[13] 顾毅,高菲. 改写理论视角下葛浩文英译《沉重的翅膀》译者主体性研究[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10): 1060-1063+1073.
[14] 韩子满,赵志敏. 政治文本英译中的名物化及其意识形态动因研究:以2015年《中国军事战略》为例[J].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6(6):108-115+15.
[15] 何琳,赵新宇. 意识形态与翻译选材:以文革为分期的《中国文学》选材对比研究[J]. 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0(6): 29-33.
[16] 胡卫平.意识形态:操纵翻译的无形力量[J].同济大学学报, 2007(1):73-77+100.
[17] 胡希东.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意识形态悖论: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时间”维度与文学史书写[J].南京社会科学, 2012(5): 135-140.
[18] 黄睿,孙青. 翻译中的意识形态: 林纾个案分析[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8(S3): 116-119.
[19] 季广茂.意识形态视域中的现代话语转型与文学观念嬗变[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20] 姜秋霞. 文学翻译中的文化意识差异:对《红楼梦》两个英译本的描述性对比[J].中国外语, 2009(3):90-94+97.
[21] 蒋骁华, 意识形态对翻译的影响:阐发与新思考[J]. 中国翻译, 2003(5): 26-31.
[22] 金鹤哲.1949年以前韩国文学汉译和意识形态因素[J].中国比较文学, 2009(4): 61-71.
[23] 李崇月.“意识形态”概念的流变与翻译研究[J]. 学术论坛, 2014(8): 23-26.
[24] 李贵升等. 翻译研究中的词语误判与误评:以翻译与意识形态的研究为例[J]. 上海翻
译, 2013(2):72-76.
[25] 李晶. 翻译与意识形态:《水浒传》英译本不同书名成因探析[J]. 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6(1): 46-49.
[26] 李琴.中国社会意识形态与文学翻译的互动关系:中国翻译文学与本土文学的互动关系研究(之二)[J].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3): 77-81.
[27] 李素慧. 再论“意识形态”对翻译的操纵:从绝对性到相对性[J]. 新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2): 151-152.
[28] 李霞. 再论翻译的意识形态与意识形态的翻译[J]. 宁夏社会科学, 2015(6):189-192.
[29] 李媛媛. 翻译的政治:80年代的那场“西学东渐”[J].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2011(11):43.
[30] 林晓琴. 意识形态操纵下的翻译顺应与改写:中美领导人演讲译文对比研究[J].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2(9): 136-141.
[31] 刘成萍,陈家晃. 不可译性与意识形态对翻译的操纵[J]. 上海翻译, 2015(3):91-94.
[32] 刘金玲,李楠. 外宣翻译意识形态问题研究[J]. 社会科学论坛, 2014(9): 211-215.
[33] 柳鑫淼. 翻译互文中的意识形态操控:基于网络间谍事件新闻转述话语语料[J].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1): 104-109.
[34] 吕俊. 意识形态与翻译批评[J]. 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8(2): 43-46+60.
[35] 马士奎. 文革期间的外国文学翻译[J]. 中国翻译, 2003(3): 65-69.
[36] 毛泽东. 毛泽东文艺论集[M]. 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2002.
[37] 申学敏. 在文化与意识形态之间:全球化视阙中的哲学思考[J]. 魅力中国, 2010(3): 244-245.
[38] 沈江平. 文化的意识形态性与意识形态的文化性[J]. 教学与研究, 2018(3):68-74.
[39] 孙艺风. 翻译研究与意识形态:拓展跨文化对话的空间[J]. 中国翻译, 2003(5): 4-10.
[40] 孙志祥. 翻译意识形态维度研究的辩证考论[J].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9(2):149-152.
[41] 孙志祥. 国内翻译的意识形态维度研究回顾与展望[J]. 上海翻译, 2009(2):18-22.
[42] 汤君. 翻译语境中的意识形态研究[J].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4): 73-77.
[43] 汪晓莉,胡开宝. 民族意识形态与少数民族题材小说翻译:以《额尔古纳河右岸》英译为例[J]. 中国外语, 2015(6): 90-98.
[44] 王东风. 一只看不见的手:论意识形态对翻译实践的操纵[J]. 中国翻译, 2003(5): 18-25.
[45] 王静,周平. 意识形态对辜鸿铭翻译的操控[J]. 外语学刊, 2010(2): 124-127.
[46] 王宁. 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9.
[47] 王晓元. 意识形态与文学翻译的互动关系[J]. 中国翻译, 1999(2):10-14.
[48] 王晓元. 翻译话语与意识形态:中国1895-1911年文学翻译研究[M]. 上海:外教社,2010.
[49] 王友贵. 意识形态与中国20世纪翻译文学史 (1899 -1979)[J]. 中国翻译,2003(5):11-15.
[50] 吴莎,屠国元. 论中国近代翻译选材与意识形态的关系(1840-1919)[J]. 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7(11): 38-40.
[51] 谢盛良. 论意识形态对翻译操纵的理据[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16(5):156-159.
[52] 徐英. 翻译意识形态研究的发展历程探析[J].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5(4): 105-112+160.
[53] 许钧. 翻译概论[M]. 北京:外研社, 2009.
[54] 杨琍玲. 论翻译对意识形态的影响力[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3(3): 169-173.
[55] 杨柳. 翻译诗学与意识形态[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0.
[56] 杨平. 翻译的政治与翻译的观念再思考[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7(2):11-12.
[57] 于坚,谢有顺. 诗歌是不知道的,在路上的[J]. 南方文坛, 2003(5):38-44.
[58] 余小梅. “意识形态与翻译”国内研究之分歧、不足与展望[J].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17(11): 122-126.
[59] 岳峰. 意识与翻译[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8.
[60] 查明建. 文化操纵与利用:意识形态与翻译文学经典的建构:以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的翻译文学为研究中心[J]. 中国比较文学,2004(2): 86-102.
[61] 张小波,张映先. 从古籍英译分析意识形态对翻译的影响[J]. 中国科技翻译, 2006(1): 39-42.
[62] 张颖,吴景明. 意识形态与诗学的博弈:《译文》杂志英美、苏俄文学译介比较研究[J].文艺争鸣, 2018(2):154-158.
[63] 张永喜. 影响译者选择翻译主题的多重因素:以王佐良的两部译作为例[J].外语研究,
2009(6):70-73.
[Abstract] With Note Express, the paper, based on data samples between 1998 and 2018 from CNKI, gives a visualized analysis on field concerning translation and ideology. It is found that relevant studies mainly center on six aspects, the definition and classification of “ideology”, theoretical studies, sub-fields in which ideology mainly affects, its manifestation, interaction between ideology and translation, and research reviews. It is believed that other more aspects need to be strengthened, improving critical use of textual materials,promoting practical definition and classification of “ideology”, reinforcing academic criterion, enhancing the credibility and logic of the argument,deepening research topics, perspectives and methods.
[Key words] translation; ideology; manipulation; visualized analysis
[作者简介]李志丹,信阳职业技术学院外国语学院副教授,郑州大学中国外交话语研究院特约研究员,研究方向:政治话语,翻译理论与实践。
[通讯地址] 河南省信阳市大庆路百花园小区3号楼 13507600450 lzd801215@163.com
[基金项目]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话语构建、翻译与传播研究”(17ZDA318);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外交翻译的理论构建与中国特色外交话语体系建设研究”(17BYY006);河南省高校青年骨干教师培养计划“‘一带一路’背景下河南省外宣语言能力建设现状及路径研究”(2018GGJS239)。
详见中国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