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7日上午,应郑州大学英美文学研究中心、郑州大学外国语与国际关系学院邀请,厦门大学张冲教授在我院第一报告厅作了题为“文学研究的历史主义与当下主义之争:以当代莎士比亚评论为案例”和“剪不断理还乱的国事家事:重读《李尔王》”两场学术讲座。本次讲座由我院副院长高晓玲教授主持。
讲座以莎翁批评中存在的历史主义与当下主义之争开始。张冲教授对二者的定义、标准、得失分别进行了解读与分析。张教授直陈滥用“想象+推论”的生平研究之弊端,指出历史主义三大忠实标准的僵化之处。张教授随后梳理了历史主义流派的发展:历史主义批评肇始于文艺复兴和莎士比亚批评,到了新历史主义时期,文学被赋予了与政治、经济、哲学等学科地位相当的社会建构角色。然而在旧历史主义和新历史主义之间,西方出现了re-turn to history的批评流派。围绕历史和文本的争议,张教授指出,文本本身也有历史,历史感本身是变动不居的。他反对将文学与考古等同起来,质疑将历史强加给文学的做法。他认为,完全历史主义研究不可避免地将经典与我们当下割裂开来,阻碍我们认知作品的丰富性与可能性。
关于当下主义(Presentism),张教授援引“人不可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这一哲学命题,进行了生动的阐释。他认为,作为理论和方法的当下主义存在负面性,我们要避免站在当下的高地对历史的过往随意指手画脚。当下主义的宗旨不是温故而知新,而是沟通古今。王羲之的《兰亭序》证明中国古人早就认识到当下主义的重要性,马丁·路德金和莎翁的《理查德三世》《一报还一报》等经典剧作示范了当下主义巧妙对话、沟通古今的批评魅力。
高晓玲教授从人的存在、文学的价值,文学理论的应用、莎士比亚的研究四个层面对报告进行了总结。
在第二场讲座中,张冲教授运用当下主义文学研究的方法对《李尔王》中的家事进行了解读,将其拔升到了国事、天下事的高度。首先,张教授概述了不同社会阶层受众对《李尔王》的反应,引出对该剧进行阐释的文化、社会、历史、精神分析、病理分析等不同视角。通过具体分析李尔王对“We”和“I”的混用,揭示了作为国王和父亲的李尔王对宫廷和家庭空间的混淆。李尔王的双重身份和双重权威转变为单一身份与单一权威是精神分裂的诱因,他的喜怒突转是精神分裂的一种表现,而对女儿恶毒的诅咒则是老年痴呆症的症状之一。随后,张教授指出“李尔王现象”对当代的意义在于教人(特别是老人群体)应该及早意识到并接受自己的身份转换。
张冲教授随后对剧中的主要女性人物柯迪莉娅进行了反传统式的剖析和批评。他认为,小女儿柯迪莉娅对自己和父亲的悲剧负有很大的责任。在家庭角色层面,她在和父王的交流中完全违反了话语行为理论中的礼貌原则和场合原则;在国家层面上,柯迪莉娅带兵攻打英国其实是一种叛国者的行为。柯迪莉娅的命运是由莎士比亚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这种对历史的篡改背后包含的也是当下主义研究文学的理论支点。张教授指出莎士比亚对历史的改写是因为他的作品面向的观众所处的时代与李尔王和柯迪莉娅所处的时代不同。因此,对柯迪莉娅这一人物的重新认识其实也是对文本中的历史和历史中的文本二者关系的再认识。
高晓玲教授最后对张教授的讲座进行了总结,高度评价张教授“理论-文本-历史-当下”四联沟通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强调了文本细读以及开阔视野在研究生教育和文学研究中的重要性,鼓励大家要多读经典文本,尽可能地从多个角度去认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