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张琼教授讲座纪要

作者: 时间:2020-11-12 点击数:

2020116日下午,应郑州大学英美文学研究中心、郑州大学外国语与国际关系学院特别邀请,复旦大学外语学院张琼教授在学院第五会议室分别做了“阅读缔造审美世界:走进莎翁十四行诗”“文学‘失落’于文化研究吗:交流与对谈”两场学术讲座。本次会议由我院副院长高晓玲教授主持。

第一场讲座由包含了莎翁十四行诗的历史地位、诗性语言与诗人的情爱纠葛、阅读体验、十四行诗与莎剧创作的相互联系、叠加诗学等五个部分。在第一部分,张教授追溯了十四行诗的历史与发展,评述了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的重要文学地位;第二部分,张教授针对莎士比亚154首十四行诗的整体架构进行设问:它们是莎士比亚本人的真实经历还是虚构的创作,是主要歌颂友谊还是歌颂爱情?神秘的“黑女人”何许人也?以此为楔,展开对诗歌中相关人物及其关系的历史解读;第三部分,张教授认为莎翁的诗性语言在“形”“义”“音”三个维度上均充满了意义,并以“Sun”和“Will”等为例,诠释了莎翁十四行诗体现了秩序与审美的重新缔造。张教授基于自己的诗歌教学理念,提出了“三遍”有声朗读学习法。第四部分,张教授以《爱的徒劳》《罗密欧和朱丽叶》《皆大欢喜》等莎剧为例,解读十四行诗与剧作之间的相互关联。最后在对诗歌的美学主题从“冬春夏秋”四季轮回的赏析中,张教授提出了自己的学术观点:莎翁十四行诗的架构与主题蕴含了鲜为人知的“叠加美学”。

高晓玲教授对张教授的讲座进行了点评。她认为,张教授在短短一个多小时的时间内向我们展示了什么才是诗意的阅读、如何进行诗意的阅读。张教授基于自己深厚的文学功底,不仅对莎士比亚十四行诗进行学术上的拔高,同时又将自己读诗的感悟回归到生命之中。虽然时下文学研究日趋小众化,但经典作家以及经典作品永远都值得人们去思考,进而不断发掘出新的意义。

张教授的第二场讲座题为“文学‘失落’于文化研究吗:交流与对谈”。张教授就文学与文化的关系抛出议题:随着科技的进步,大众文化、流行文化、视觉文化等多元文化的兴起,传统的文学研究是否日渐式微?这一全球化的问题对我们的文学研究与教学又有何启示?张教授认为,文学是一门边界科学,从古至今,文学一直在与文艺学、哲学、历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交融,文学的边界在不断拓展。可以说,文学与文化的发展是互相交融,亦步亦趋的关系。

张教授的话题和观点引发了与会师生们的热烈回应。大家就如何借鉴莎翁国际经典化建构中华文化自信,如何评价戏剧兼具文本性与剧场性的特点,如何开展创新研究,“赞助人制度”对莎士比亚创作的现实影响,十四行诗中“黑人女性”的审美与莎士比亚的人文主义审美观是否契合、莎士比亚的教学、改写等等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

郑州大学英美文学研究中心 版权所有 京ICP备15000288 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