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6月22日下午3点,应宿迁学院二十周年校庆学术活动月邀请,我院英美文学研究中心主任张莉教授作题为“作为共同体的‘姐妹情谊’:一个历史的视角”的学术讲座。本次讲座由宿迁学院付春明、杨会敏两位老师主持并评议,全国多所高校、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及师生300余人,通过“腾讯会议”平台相聚云端,共飨此次学术盛宴。
张莉教授首先谈及“姐妹情谊”(Sisterhood)如何内化在我们的生活里,成为大众话题、文化符号、流行时尚。她认为,“姐妹情谊”一词具有强烈的情感吸引力、文化流行度和政治影响力。梳理这样一个概念的历史及其意义演变过程,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它的丰富内涵,辨析它在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对现实的关照意义。
张莉教授从不同时期、不同领域的学者对于“姐妹情谊”的界定入手,指出“姐妹情谊”不仅指女性之间的亲密关系,也包含了她们基于共同的权利诉求和理想愿景而形成的共同体性质的合作关系。在西方文学史上,女性之间的友谊经历了被屏蔽、被否认的漫长过程,直至15世纪才出现了女性对她们之间友谊的辩护和阐释;17-18世纪,中上阶层的女性开始获得越来越多的社会交往的权利,她们之间的友谊也因她们组织的文学社群等的出现而得以加强;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运动对情感的强调和重视间接地鼓励了女性友谊的表达;19世纪兴起的俱乐部、女子学院、神学院、大学等机构为女性提供了参与社会生活、建立女性友谊的机会;20世纪女性主义运动的发展使“姐妹情谊”逐渐发展成为政治术语、文化符号而越来越为民众熟知;20世纪70年代之后,作为女性诗学话语的“姐妹情谊”吸引了不少女性主义学者对其进行了理论阐释与解读。
基于对于“女性情谊”的历史梳理,张莉教授认为,女性友谊的社会化、公开化、被正名是同女性获得平等权力的斗争密不可分的。它经历了从私人情感走向公共领域,从家庭范围内的亲密关系到文化共同体的历程。作为共同体的“姐妹情谊”是女性之间的情感链接和团结协作的场域,同时还发挥了镜像和乌托邦功能。张莉老师以美国左翼女作家马瑞戴尔·拉苏尔(Meridel Le Sueur)的小说《姑娘》(The Girl,1939)和玛丽·麦卡锡(Mary McCarthy)的小说《她们》(The Group,1991)为例,具体探讨了“姐妹情谊”在女性文学中的表征。
张莉教授援引美国女性主义批评家肖瓦尔特(Elaine Showalter)对“姐妹情谊”的阐释,指出“姐妹情谊”体现了内在的文化聚合,对女性传统建构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但张莉教授同时指出,作为共同体的“姐妹情谊”本身存在同一性与异质性的悖论,展现出内在的心理矛盾性。
最后,张莉教授指出,姐妹情谊不仅是基于女性同一性所建立起来的情感纽带,也是一种多元文化聚合体。它将理想共同体的追求比拟为和谐家庭关系的实现,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表征之一。
主持人杨会敏老师对张莉教授的精彩讲座表达感谢以及高度肯定。她认为张莉教授在中⻄方文学比较的宏大视野下,全面细致地阐述了“姐妹情谊”这一理论术语的生成历史和多重内涵,并指出了“姐妹情谊” 这一共同体自身所蕴含的同质与异质、建构与解构、乌托邦与反乌托邦等多重二律背反,促使我们对这一话题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进行再审视和再思考。
讲座最后,张莉教授还回答了参会师生的提问,进一步阐释了当下语境中“姐妹情谊”意义的延展和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供稿:梁亚琼
审校:张 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