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喜爱的老师】立身杏坛培桃李,师心不减写春秋——记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张晓黎老师

文章作者: 访问次数: 发布时间:2019-05-06

在飞速穿过教学楼,坐在办公室之后,她如是说:“你们都看出来了,我是个急性子。”在尽情享受45分钟课堂,坐在下课的教室里,她被学生评价:“我们都知道,她是弄潮儿。”她,是郑州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张晓黎老师。

爱我所做

“既然你不能使我一见钟情,那我就和你日久生情。”

1993年本科毕业,2003年获得硕士学位,2011年在郑大获得博士学位,2013年又远赴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深造,漫漫求学之路一走20余年。

高中毕业后可以被保送至陕西师范化学系读书,当老师。”放弃等价于调剂至一个自己从未听说过的专业——制浆造纸,抵触不可少,但是张老师也同时知道不要闹专业情绪,要去培养兴趣,“既然你不能使我一见钟情,那我就和你日久生情。”由专业情绪转向专业培养。张老师在回忆大学时光时,想到的也是:更好的专业上、实验技能、思考方式等方面的收获。

大学毕业后又有机会做老师,但是又再次放弃了,工作6,7年后选择回到校园读书,“人生很奇妙”,在这期间,张老师选择成为一名老师。也发现,自己曾经所排斥的,教师”是适合自己的工作。“(做)老师还是蛮有意思的。”这是从教十数年后张老师对老师这一角色的评价。渐渐地,由热情走向了理性,由踌躇满志变到运筹帷幄,张晓黎老师在教育中不断的学习与进步。

所有这些,不是“一见钟情”的芳草,而是“日久生情”的素缎,其于不经意间就到达了“美的即是朴素”这一境界。

学有所得

“我喜欢他们。”“他们信任我。”

孔子曾讲:“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这种最经典的方法恰是最行之有效的,张晓黎老师教学的秘籍就是对这一方法的总结与运用。她认为学生是课堂上真正的主体,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知其然,也要知其所以然”,促使学生提出自己的新鲜想法,从而加深学生们对于知识的理解程度与记忆深度,还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我喜欢和学生在一起,这样能让我保持一个年轻的心态。”张老师基本上能记得她教授过每个同学的名字。能够清楚地记得名字即是对学生最大的尊重,尊重学生才能更好地赢得尊重。她总是焦急地翻阅着离完美还有一步之遥的成绩,她总是焦急地分析着考试结果及其成因,她总是焦急地通知大家需要召开一次班会讨论下一步的学习计划……老师也关心着每一个学生的小细节,最初相识,她就会将她所有的资讯方式公开,总是担心学生会找不到她。

她,给学生们烦恼、吐槽一个最佳聆听,给学生们失落、低迷一个最佳安慰,给学生们迷茫、无措一个最暖建议。“我信任张老师,我想给她说我的事。”见忽微而知著,以心换心来关心学生,了解学生。这是一种爱,一种母亲望子成龙般心切的爱。

尽如所期

我想,我最大的成就就是学生超过我。

成功之路从来不会处处平坦、一帆风顺,沿途总是无法避免挫折和坎坷,所以挫折是普遍存在的。挫折可能会带来伤痛,“但若是以正确的姿态和心态来对待这件事,耐得住寂寞,反思反省,不断汲取新的营养,挫折也会是成长的一个新起点。”处理得当的话,挫折是我们成长的契机。

张老师特别强调在学术研究中,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热情与坚持的碰撞。大量阅读文献,由文献发现新方向,探寻未曾被人开拓过的领域,并且迅速投入研究。实践是一种踏实的前行,是认识的来源,所以理论不可能脱离实践的。伟大的热情可以助你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挫折,顽强的毅力可以使你保持持久不息的动力,投入兴趣去坚持才有可能会成功。

“我的学生超越我,一定是我最有成就的时刻。”希望更多同学成才,可以有一个更好的未来。学生在大学时期的主业仍是学习。在学有余力的情况下,培养自己的综合素养。有意识地去训练自己的创新思维,敢于质疑权威。“只有这样,学生们才能成为有理想,有情怀,有担当的新一代青年。”

张晓黎老师拥有任课老师、班主任和科研工作者三重身份,在其中实现平衡便自然成为了一个难题。事必躬亲不是一种良好的管理模式,应当分清主次,提前做好规划,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大家为一个共同的目标努力。这样既有宏观调控,又细致到人,从而达成了一个平衡。这也是老师所传达的,人生中遇到困难是再正常不过的了,我们要做的就是耐得住,并且反思提高。

在谈及未来规划时,张晓黎老师说道:“在学生培养方面,更好的对学生进行教学的指导和心里上的引导;科研工作方面,拼搏再上一个新的台阶,出一些新的结果。”

上一篇:【我最喜爱的老师】求学钻研...

下一篇:我院举办“2020励学笃行”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