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场力能效应在冶金及材料制备中应用的思考》学术报告

文章作者: 访问次数: 发布时间:2018-10-12

应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邀请,上海大学钟云波教授将莅临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做学术报告,欢迎广大师生积极参加!

报告题目:电磁场力能效应在冶金及材料制备中应用的思考

人:钟云波教授

报告时间:20181014日(周日)8:30-10:00

报告地点:河南省资源与材料产业协同创新中心一楼学术报告厅

报告人简介

钟云波教授是上海市冶金工程高原学科学术带头人、上海大学材料工程系副主任、博导、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000年在上海大学获钢铁冶金专业博士学位,是中国金属学会高级会员、炼钢分会、电磁冶金及强磁场材料制备分会、纯净钢及二次精炼分会、上海市有色金属学会、EPM2018国际委员会等10个分会理事或委员。出版/参编专著各1本,授权专利56项,受理32项;发表论文210余篇,被SCI/EI收录190余篇次。获上海市技术发明一等奖(2015,2)、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2014,1)、第六届中国金属学会冶金青年科技奖、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2014,3)、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奖、国际会议“Excellent Young Scientist Award”、2018美国TMS-Nagy El-Kaddah 最佳论文奖、国际会议最佳Poster奖等十六项。同时获得上海市启明星、启明星跟踪、上海市曙光学者、江苏省创新人才等人才称号。获邀在国际会议上任分会主席或大会秘书14次;获邀在国内外会议做大会邀请、主题或邀请报告四十余次。主持或完成国家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重点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面上、863计划、教育部百优博士论文基金、上海市重大重点攻关及省部级和企业委托重点项目等三十余项,主要从事电磁冶金、超高强磁场下合金凝固、钢铁及有色合金精炼及连铸领域、电沉积、磁控电渣重熔领域的研究工作,2017年实现上海大学技术成果转化此前为止单项最高金额项目签约。与法国EPM MadylamLNCMI强场实验室、德国Rosserndorf MHD Group、德国德里斯顿技术大学、美国田纳西州立大学等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

报告简介:

电磁场具有独特的无接触力能效应,在冶金及材料制备中的应用受到广泛的关注。而随着超导磁体和电阻磁体技术的进步,人们可以长时间获得10T甚至45T的超强超高静磁场,6-20T超导磁体的室温口径也可以达到200-300mm!即使是非铁磁性物质受到的磁力也可以达到甚至超过物质的重力水平,磁场能量效应也非常显著,因此,施加电磁场将为冶金及材料制备过程提供独特的无接触多重调控手段。磁感应强度也是独立于温度、压力、浓度之外的第四个热力学参量,有望影响到冶金物理化学过程和材料制备过程的热力学和动力学,相关的机制也涉及从宏观到微观的多尺度。

报告回顾了电磁冶金领域近四十年来的发展历程,阐述中间包电磁净化钢液技术的新机制,探讨了连铸坯晶粒细化的极限和症结。介绍了超高静磁场下合金凝固、纳米材料制备、电沉积等领域的新进展以及磁场对化学反应热力学、动力学影响的初步思考,并对今后的电磁冶金及材料电磁加工领域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20181012




上一篇:《基于表面等离激元半导体的...

下一篇:关于组织开展“不忘‘红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