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年来,他情定中原,无数次的跨越8800公里,从英国伦敦到中国郑州,志为1亿河南人民健康赤诚奉献,他就是堪称“癌症克星”的英国医学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郑州大学医学科学院院长尼克·莱蒙。
续写中国情缘
志为1亿河南人民做点事
尼克·莱蒙是世界著名的分子肿瘤学、基因治疗和医学转化研究专家,英国医学科学院院士,曾任世界Nature集团著名期刊《Gene·Therapy》杂志主编,英国国家卫生研究院临床中心主任,伦敦玛丽女王大学巴茨癌症研究所所长,英国国家癌症中心主任和英国国家卫生研究院国家临床主任。
2004年,尼克·莱蒙受聘英国伦敦玛丽女王大学巴茨癌症研究所(简称Barts)所长。在他的带领下,Barts从当初只有3个研究室发展到拥有320个科学家、38个临床实验室的国际顶尖研究所。尼克·莱蒙在Nature Biotechnology等国际一流期刊上发表论文300余篇,带领团队建立了国际上第一个胰腺表达数据库PED(Pancreas Expression Database),该数据库是目前国际上可用于胰腺相关疾病文献数据挖掘的唯一平台,每月有2000多人使用该平台,为胰腺相关疾病的基础与临床应用研究作出了卓越贡献。
居高声自远。2005年10月,尼克·莱蒙受聘郑州大学分子肿瘤学客座教授。之所以选择来到河南、来到郑州大学工作,他说这是源自他的“中国情缘”。尼克的祖父曾是一名海员,年轻时常年往来香港、上海,祖父带回的精美中国工艺品和东方故事,让他从小就对中国充满向往。“我是英国人的脸,中国人的心”,这是尼克·莱蒙时常挂在嘴边的话。
“河南有1亿人,癌症发病率高,我得为大家做点事”“郑州大学的癌症研究特别是食管癌研究起步早,具有很好的研究基础”“河南人民热情好客”,这是尼克·莱蒙决定扎根中原、扎根郑州大学的重要原因。2006年,他促成伦敦玛丽女王大学与郑州大学联合建立中英分子肿瘤学研究中心,并任英方主任。在他的带领下,该中心取得丰硕科研成果,2013年被评为河南省细胞与基因治疗国际联合实验室,2014年成为科技部批准的我国第一个国家级细胞与基因治疗国际联合研究中心。
多年来,尼克·莱蒙坚持将胰腺癌诊疗等高发肿瘤的先进技术、理念引进来,针对河南食管癌高发的现状,实现本土科研转化,建立了一个新型食管癌早期诊断、个体化分型及个体化肿瘤免疫治疗的体系,以期提高早期食管癌的诊断率和五年生存率。尼克·莱蒙作为发明人之一,与团队合作研制了抗肿瘤Ⅰ类新药,领导团队研究开发了新型溶肿瘤病毒Ad-TD-nsIL-12,解决了人白介素12临床应用中的毒性问题,提出序贯应用溶肿瘤腺病毒和痘苗病毒治疗肿瘤新策略。
为表彰尼克·莱蒙在医学研究和教育领域做出的突出贡献,河南省人民政府于2009年授予他河南省“黄河友谊奖”,2017年他又荣获“中国政府友谊奖”,并受邀出席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8周年招待会。2017年11月,尼克·莱蒙当选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面对纷至沓来的荣誉,尼克·莱蒙表示“这些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脚踏实地为中国和河南人民做些事情”。
尼克·莱蒙荣获“中国政府友谊奖”
秉持国际标准
打造国际化医学科学平台
2015年,郑州大学医学科学院成立。尼克·莱蒙被聘为医学科学院院长,也是郑州大学的第一个外籍院长。在受聘仪式上,58岁的尼克·莱蒙信心十足地说,“我从未感觉自己像今天一样年轻……我要用5年的时间,把郑州大学医学科学院建设成国际一流的医学科学院。”
明镜筑高台。尼克院长按照国际化的理念制定发展规划,亲自主导设计实验大楼,建立完善与国际接轨的教学、科研、管理模式及运行制度体系,按照国际标准指导建设转化医学研究平台和实验动物平台,推动建设高水平实验室和国家级科研基地。郑州大学医学科学院常务副院长张利荣说,“尼克院长学术成就卓著,管理理念先进,是一个真正的站在国际舞台上的科学家与管理专家,引领了郑州大学医学科学院的建设发展。”
“学科连接平台,平台汇聚人才,人才促进学科发展”,这是尼克院长的生态循环理念,在打造学科和实验平台的基础上,他带领医学科学院制定了国际化“人才特区”政策体系,先后邀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巴里•马歇尔教授任郑州大学马歇尔医学研究中心主任,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美国费里德•穆拉德教授、德国生物物理学家厄温•内尔教授任客座教授,10余名海外知名专家分别担任研究中心主任和PI。
他还引进了一批海外知名高校博士研究生、博士后等青年科学家。同时,他坚持每年举办肿瘤防治国际学术会议,邀请了国内外肿瘤防治领域的一流科学家,对最新研究进展及前沿领域进行探讨,极大促进了中外医学科研交流合作,大幅提升了郑州大学癌症分子学研究和基因治疗的整体水平和国际声誉。
在尼克院长和团队的不懈努力下,医学科学院国际化建设取得突出成绩。2016年4月,国家外国专家局批准郑州大学医学科学院为“国际化示范学院推进计划”试点院校。郑州大学是我国首批入选该计划的地方院校,也是中西部地区首家入选高校。2019年11月,省部共建食管癌防治国家重点实验室获批建设,尼克院长是实验室的首席科学家。郑州大学校长刘炯天给予高度评价,他说“尼克院长在推动郑州大学医科发展以及中外医学科研、教育交流合作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
尼克·莱蒙受聘成为郑州大学医学科学院院长
心存无私大爱培养医学精英人才
Barts是全球顶尖的癌症研究所,想去进修的学生需要排很长时间的队。为了给学生创造更多接触前沿科学的机会,到目前为止,尼克院长已经累计把30多个学生送去免费培训。说起两次到Barts的学习经历,王鹏举脸上洋溢着骄傲和自豪,他是医学科学院细胞与基因治疗研究中心的核心骨干成员,也是尼克院长的学生。
“第一次去的时候是因为中英双方第一个国家级的国际合作项目,我作为研究骨干去英方学习最新的溶肿瘤病毒技术。尼克院长安排专门的实验室工作人员帮助我,使我学习了最新的实验技术。在我有一定的基础后,为了中心的发展和人才梯队建设,他再次派我去学习,并安排和他在同一个实验室做最具创新性的研究方向。”
王鹏举提起老师充满着感激与钦佩,他认为尼克院长是一个真正秉持科学无国界精神的人。印度诗人泰戈尔说过:“埋在地下的树根使树枝产生了果实,却并不要求什么回报。”尼克院长一片冰心,甘为人梯,对学生毫无保留,让人感佩。
尼克院长的严谨在师生中是出了名的。15年来,只要工作需要,尼克院长就会不远万里地来到研究中心进行课题和实验指导。他曾告诫大家:“实验是做出来的,不是编出来的;数据是做出来的,不是想出来的。”在他的要求下,所有的实验数据都具有可重复性,坚持科研诚信。张利荣表示,“尼克院长秉持学术标准和医学伦理,在研究生录取和中心人才引进上一直坚持很高的标准,真正做到了宁缺毋滥,对违反医学伦理更是不留任何余地。”
提起这位“洋导师”,2018级硕士研究生王亚超说:“尼克院长风趣幽默,平时会和我们开一些小玩笑,参加元旦晚会和大家乐成一团,与学生之间毫无距离。”给他印象最深的是尼克院长开会的时候总是喝咖啡,刚开始以为这是英国人的习惯,后来才知道,这是尼克院长刚下飞机就第一时间召集大家开会,他是在倒时差提神。尼克院长总是称呼他的学生为“我的孩子们”,他会从英国给学生带巧克力,也时常自费请学生吃饭,尼克院长对学生的爱溢于言表、淌在心间。
尼克·莱蒙指导学生做实验
2020年新年伊始,新冠疫情的爆发犹如消散不去的阴霾,笼罩全球,也牵动着大洋彼岸尼克院长的心。尼克院长立马组织实验室开展科研攻关,并鼓励大家“你们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他邀请世界著名传染病和冠状病毒专家Alimuddin Zumla爵士与医学科学院展开病毒科研攻关。医学科学院青年教师程振国协同团队成员,加班加点集中精力开展科研攻关,成功研发出“新型冠状病毒假病毒评估系统”。他坦言:“尼克院长经常鼓励我们,并提出了很多关键建议,在疫苗选择优化上给与充分的支持。在研发光谱的抗病毒药中,他建议做中药的成分评估,然后往中成药和西药的方向走,更有利于成果走向国际。”
“虽然因为疫情影响,阻碍了他返回实验室的脚步,但他几乎每天都在线指导团队开展工作,听取汇报,他的工作已经变成了全职和全天候。”国际交流与合作处的孙雪莲老师深有感触的说。病毒是人类共同的敌人,隔绝了社交距离,但相知无远近,并没有隔绝尼克院长的无私大爱。疫情期间,他仍然在积极促进郑州大学与伦敦玛丽女王大学开展合作办学项目,为广大学子能够享受优质高等教育积极奔走奔波。
自尼克·莱蒙第一次来到郑州大学,15年过去了,他对中原文化更加痴迷与热爱,除了家里精心保留的当年祖父从中国淘回的纪念品,他英国办公室的墙上还挂着《清明上河图》和少林寺赠送的宝剑,而且还摆放着许多中原特色的装饰物。尼克·莱蒙参加重要活动或者每逢重要节日的时候,他时常会穿上红色的唐装,向大家推介中国、推介河南、推介郑州大学,他说,“这样大家一看就知道,我有一颗中国心。”
尼克·莱蒙和他中国的故事还在继续......
来源:郑州大学官方网站
文稿:王元锋 张宁 刘乐乐
图片:郑州大学官方网站
编辑:李思琪 李京桦 王子涵沈欣仪
审校:杜红婧 申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