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07日下午15:30至17:30,应郑州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邀请,北京邮电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黄赛教授为我院师生作了题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经验分享与交流”的学术报告。报告会由副院长姚利娜主持,学院二十余名师生共同参与。
黄赛教授是北京邮电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泛网无线通信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他长期担任中国通信学会高级会员、IEEE Senior Member,兼任中国通信学会信息通信测试技术专业委员会委员,并曾担任IEEE ComSoc认知无线网络技术委员会委员。黄赛教授主要从事无线通信及信号处理研究,聚焦于通信电磁信号盲解析与深度认知理论,在该领域具有深厚的学术积累与丰富的科研经验。他在IEEE Transactions o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IEEE Transactions on Vehicular Technology、IEEE Transactions on Communications等国际权威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研究成果受到同行广泛关注。其科研工作屡获重要奖项,包括2023年北京市科技进步一等奖、2021年中国通信学会技术发明一等奖、2022年日内瓦国际发明金奖,并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成果展仪器路演中荣获第一名。
报告中,黄赛教授系统解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撰写逻辑与评审要点,结合具体案例深入剖析了申报书的关键细节,为科研工作者提供了实用的写作策略与方法参考。在交流环节,参会教师积极提问,围绕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中的具体问题与黄教授进行了深入探讨。黄教授耐心细致的解答赢得了与会师生的一致好评,现场交流热烈,与会师生纷纷表示收获颇丰。(供稿人:李双志)


报告人简介:

黄赛,北京邮电大学教授、国家优青
报告题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经验分享与交流
个人简介:
黄赛,北京邮电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泛网无线通信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长期担任中国通信学会高级会员、IEEE Senior Member,并兼任中国通信学会信息通信测试技术专业委员会委员,曾担任IEEE ComSoc认知无线网络技术委员会委员。黄赛教授从事无线通信及信号处理方面的研究,专注于通信电磁信号盲解析与深度认知理论的研究与技术突破,在该领域积累了深厚的学术造诣与丰富的科研经验。他在IEEE Transactions o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IEEE Transactions on Vehicular Technology、IEEE Transactions on Communications等国际权威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成果受到同行广泛关注。其科研工作屡获殊荣,包括2023年北京市科技进步一等奖、2021年中国通信学会技术发明一等奖、2022年日内瓦国际发明金奖,并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成果展仪器路演中荣获第一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