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学普及 · 正文

科学普及

中国科协办公厅关于推进 科普中国供给侧改革有关工作的通知
来源: 发布日期:2023/04/27 点击量:

为贯彻落实《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和《中国科协科普发展规划(2021-2025年)》的总体部署,为全国学会、地方科协开展科普工作提供平台支持和资源服务,中国科协拟推进科普中国供给侧改革,赋能两翼全方位共建共享科普中国的用户、内容、渠道、活动等优质资源。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基本情况

      2015年以来,在各级科协组织的共同努力下,科普中国平台建成以科普中国服务云、科普中国网、科普中国APP为应用支撑,科普中国新媒体和多元化渠道为触达终端的体系架构。截至2022年6月底,科普中国用户总规模累积超过4000万,其中科普员超过1000万人;内容资源总量累计53TB,包含原创视频2.5万个、图文22.5万篇;汇聚活动11.7万场次,聚合传播渠道716家,传播总量超420亿人次。目前已发展成为国内最权威的科学传播品牌和最大的科普资源库。


      二、改革思路

      针对当前两翼高效协同机制不够完善、优质科普资源和服务供给不足、高粘性和强交互的应用场景不多等问题,按照“队伍培育、内容创作、渠道传播”的一体化工作机制,赋能两翼全方位共建共享科普中国,并逐步集成各类科普工作的流程和数据,推动科普中国建设成为一体两翼高效协同联动的全国性、综合性科普服务平台,为智慧科协2.0建设做好支持和服务。


      三、工作任务

      (一)优化升级科普中国平台,服务两翼提升科普效能

      中国科协全面优化科普中国平台,在科普中国网开设两翼专区(www.kepuchina.cn/recommend),专门展示两翼的优质科普内容和活动。全新改版上线科普中国资源服务(http://cloud.kepuchina.cn),包括资源中心、业务中心、管理中心三大服务模块。可通过科普员账号登录资源中心,下载使用科普中国视频、图文、挂图、音频等优质资源;可通过科普号账号登录业务中心,发布和上传科普内容,参与中国科协相关项目和活动(具体情况由相关项目约定实施);两翼可通过管理员账号登录本地管理中心,查看和管理所在区域(领域)的科普业务有关情况。

     (二)开设管理员权限,赋能两翼“建家”“开店”

      中国科协为全国学会和省级科协开设科普中国平台管理员权限,赋能两翼在科普中国平台“建家”、“开店”,并提供队伍发展、科普创作、活动管理的“一站式”服务,逐步做实四级联动的科普组织动员和服务体系。目前,管理员账号可管理科普员(省市县三级)、推荐科普号、上传下载科普资源、管理科普活动、反馈科普需求、精准推送科普内容以及查看相关数据统计,后续还将根据两翼需求逐步完善相关功能。

     (三)协同发展科普号队伍,推进资源共建和业务协同发展

      科普中国科普号(简称科普号)是在科普中国平台实名注册认证且开展科普内容生产和相关工作的用户,分为个人号和机构号,入驻方式采取推荐制和邀请制,可进入科普中国资源服务注册开通。为做好对科普号的激励扶持,中国科协于今年启动实施科普中国创作培育计划,开设科普中国创作学院,广泛组织作品征集,提供创作指导、传播推广、培育展示等多项服务,并依据作品质量、传播效果以及科普号整体情况,组织专家进行综合评价后择优扶持。

      (四)协同壮大科普员队伍,推动科普资源共享和传播

      科普中国信息员(简称科普员)是在科普中国平台实名注册认证且经常性开展科普信息传播工作的用户。中国科协为科普员提供省市县分级管理、社群传播、科普意见反馈、课程学习、成长激励、应急科普事件上报等服务,并每年发文表扬科普员队伍建设优秀组织单位。

      在全国学会和省级科协的重视推动下,科普员队伍建设取得了蓬勃发展,作为科普传播“最后一公里”,科普员下载使用科普中国APP,通过微信群、QQ群、朋友圈等社交渠道分享传播科普中国优质内容,积极推动了科普中国落地应用宣传,促进了优质科普资源向基层倾斜。

     (五)协同办好品牌科普活动,打造正能量服务矩阵

      中国科协打通全国科普日等工作平台,在科普中国APP活动版块集成展示科协系统品牌科普活动,并提供活动发布、网络直播、用户打卡、活动预约、宣传推送等系列服务。

      请全国学会和省级科协积极组织科普员队伍,登录科普中国APP发布本领域、本区域的品牌科普活动,动员相关群众积极打卡参与,形成线上线下的有效联动,增强活动的影响力和参与度。


      四、有关事项

     (一)协同推动,服务大局

      请各全国学会和省级科协重视、支持和共同推进科普中国供给侧改革工作,结合各自需求实际,制定相应落地方案,形成合力推动科普中国共建共享和落地应用。中国科协编制《科普中国平台工作手册》(附件3),并做好及时更新和服务保障。

     (二)数字转型,创新示范

      各全国学会和省级科协在科普业务数字化转型、智慧化管理过程中,不断深化探索,创新模式,形成了很多可复制可推广的应用场景和典型案例,为做好案例总结和示范宣传推动,请将有关情况及时报送中国科协科普部。

     (三)数据跟踪,动态评估

      中国科协将采用大数据技术,实时跟踪全国学会和省级科协在发展科普号和科普员队伍、上传和使用科普资源等方面的工作成效,定期发布两翼新媒体科学传播榜,并作为今后承担中国科协有关项目和评估工作绩效的重要依据。


上一条:李得天院士主讲“航天梦助推中国梦”
下一条:学习宣传贯彻〈关于新时代 进一步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意见〉工作方案

Copyright © 2023 版权所有  河南省工程图学学会 地址: 河南省郑州市高新区科学大道100号  邮编:450001 电话:0371-67781235 传真:0371-67781235